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的意义是什么,这位女性主义人类学家有话要说

2019-08-02 12: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从小到大,从稚嫩走向成熟,我们的生活与“家”字密不可分。家,不仅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电视剧《都挺好》通过精彩地刻画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的恩怨纠纷,掀起了整个上半年大众对“原生家庭”的讨论热潮。不知你有没有因此思考过这些问题:你理想中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赋予了你那些性格?我们应该怎样原谅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电影《何以为家》在中国上映后,国内观众也好评不断,这部电影借一位来自黎巴嫩的贫民窟男孩之口,再次向我们抛出一个疑问:

        家,应该带给我们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或许这样一个人最有发言权。她就是今天我们要推荐《到得了远方,回不去故乡》一书的作者,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露丝·贝哈。

        

        作者露丝·贝哈

        露丝·贝哈,1956年生于哈瓦那,她是一位女性主义人类学家,是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她同时还是一位诗人、小说家和纪录片制作人。除此之外,她有一个更为特殊的身份:一个从哈瓦那到纽约的新移民。

        关于“家”这个话题,她的身上有太多可以探寻的地方:生于犹太家庭,

        她特殊的原生家庭对她产生的影响非同寻常;五十年间,她一次次远离故乡又回到故乡的怀抱,她对“家”的思考也更多的体现在这一点中——移民身份与祖国血液之间的矛盾;作为人类学家,她在世界范围内不停歇地游历,“家”对她的意义,甚至部分来源于陌生人的关怀……她的多重身份,像一把解密之匙,让她对“家”的理解要比常人更多一份深沉。

        希望通过阅读她诗一样的话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家”的答案。

        01

        关于原生家庭,有的人想要逃离,有的人想要直面

        受时代环境的限制,父母与子女之间往往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便成为了原生家庭矛盾的起源。相较而言,作者露丝·贝哈的家庭环境甚至要更为复杂。她在成长过程中,曾经无数次面临家庭、种族带来的困境。我们也许可以从她的经历中,找到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问题解决的窗口。

        犹太人的身份,给露丝·贝哈的成长带来了数不清的难题。露丝的母亲是波兰人所生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后裔,说的是意第绪语,而父亲是土耳其人所生的赛法迪犹太人后裔,说的是拉迪诺语。伴随着如此复杂的家庭构成和语言环境而来的,除了露丝·贝哈

        “无法摆脱的遗传自犹太人的身体与灵魂”,还有与美国社会大相径庭的犹太教条,比如:不允许与外族人交往,“我选择了一个异族男人做男朋友,这些已经引起他们无比的悲伤和痛苦。爸爸宣布我已经死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举行追悼仪式,没有完全弃我于不顾,这也是正统犹太人的习惯,但是他不再理我。”

        犹太人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也让父亲成为了露丝走上人类学家道路的阻碍。

        “他不想我去上大学。他认为,一个好女孩应该待在自己爸爸家里,直到有男人前来娶她。”

        

        露丝·贝哈家庭合影

        父母被宗族环境束缚形成的性情,正如露丝的犹太人身份,是无法改变的。露丝在刻板的教义约束中饱受折磨,但最终,家人的爱成为了解开枷锁的一丝缝隙。父亲还是带着一个对离家的女儿的爱,让露丝走上了人类学家这条道路。对人类学家而言最重要的田野调查报告,露丝也总会复印一份让母亲收着——母亲永远是女儿的读者。虽然露丝最终也没能与父亲达成和解,但她尝试着理解父亲。在给优秀的学生作业上画上“金星”作为奖励的同时,期待着来自父亲的“金星”。

        回首过往,对于她的家庭,露丝永远不忘这样一句话:

        “回家的时候,永远要带上钥匙。”

        02

        那些说着永远不要回家的人,为何听到故乡的名字总会热泪盈眶

        人生的路上总会有漂泊不定的时候。长大成人之后,许多人就要为了更好的生活离开家,开始漫长的流浪。渐渐的,故乡的影子变得模糊,家里的人和物变成了一段遥远的记忆……若你因此而感到迷茫,或许能从露丝·贝哈的经历中找到一丝共鸣。对露丝而言,这份无所依从的孤独感从5岁那年就种在了她的心中。在五十多年的不断探寻中,她总算为自己漂泊的心找到了扎根之处:无论你身在何方去往何处,对来时的路总要流连。

        

        露丝移民生活的第一个困难始于英语:还不到6岁的时候,她被送入纽约皇后区的一所小学,但她当时一句英语也不会说。这段经历令她永生难忘:

        “我说英语差不多有50年了,但是我仍然不会忘记,英语不是我的母语。”

        多年后,露丝的弟弟告诉她,她的英语是一种“大学英语”——是一名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英语,因为她害怕,如果她不努力学习,她就会被送回笨蛋班级。

        这样的一种来自异乡的漂泊感伴随了露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古巴,她被教育成一名打扮漂亮的大家闺秀,所以她从来不像其他皇后区的小孩一样参加体验乡村生活的夏令营。生活中的各种反差,让她时刻感受到移民身份与她的祖国血脉之间的矛盾。她怀念那个在古巴劲头十足地说西班牙语的女孩,所以在她作为人类学家的旅途中遇见当时年仅4岁的丹爱达时,才会那般真情流露,就像看见了多年前那个天真活泼的自己。

        是她在田野调查中遇见的坚守乡村的人们最终让她消除了漂泊在远方与故乡之间的孤独:

        “自己作为移民的女儿和移民儿童,我的历史中有太多被遗弃的地方,以至于我不再确定我归属何方,但机缘巧合的是,天意让我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决在自己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而不愿去其他任何地方。”

        “总想回到故乡去”,这最后甚至成为了露丝走上人类学家道路的原因之一。她最终明白,在美国的新移民生活重塑了她,但她身体里仍流淌着来自古巴的血液。之后长大成人的丹爱达也是,

        虽然说着永远不要回到故乡,但是听到故乡的名字总会热泪盈眶。在五十年的不断追寻中,故乡与远方,最终在露丝心中找到了平衡。

        03

        家的意义,有时候藏在陌生的怀抱里

        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时候,我们最思念的往往是那一份来自家人的无私的爱与奉献。露丝·贝哈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离家在外调研的经历,这其中最使她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来自陌生人的家人般的关怀。

        当你思念亲人的时候,或许可以试着像露丝一样,对陌生的友爱张开双臂。

        在作为人类学家的旅途中,她去过最穷的乡村,使用过碎木片做的桌子,但这样的经历却最终构成了她无比珍贵的回忆。

        “我记得,村里的每个人对我和大卫都很好。他们从自己菜园里摘下像糖一样甜的西红柿送给我们。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像读书一样看懂村里的地形,每条路、每一座山、 每一片草地都有一个名字和一段历史。他们让我给他们拍照,即使是在他们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的时候。”

        从第一次田野调查前往的圣玛利亚村离开后,露丝收到了来自村民们的信。他们不擅长写信,却还是乐此不疲地向她诉说着村里最新的消息,让她知道哪些人去世了,活着的人又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这群终生在土地上劳作的人们满是拼写错误的信件让露丝多年之后仍难以忘怀。这些村民,用一句“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承诺给予了露丝以家人般的归属感。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最终成为了她走上人类学家这条道路的最关键的原因:

        “正是在那里,在那些相信基本的谦卑感和所有人类的价值的村民那里,我才意识到我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在书中,露丝还提及到了一个有趣的“贝哈家族的第一次世界峰会”。一名名叫依艾柯·贝哈的男子通过传真发送给露丝一封神秘的邀请函,邀请函写到:依艾柯和他的家人将为所有姓氏为贝哈、贝雅尔、维加尔、贝雅拉诺或贝查拉诺的人举办第一次世界峰会。

        回忆到这次峰会,露丝说道:

        “一位碰巧和我同姓的、完全陌生的人只不过发给我一张薄薄的传真,就成为我同意参会的唯一原因。”

        在这样陌生人之间奇妙的缘分中,露丝再一次感受到了“家”带来的力量。最终,62位贝哈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先后汇集,人们来自美国、加拿大、智利、墨西哥、法国、保加利亚、以色列等地,

        “我们这些流散人的所有语言在空中乱飞,彼此碰撞在一起。”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本书开篇的那一句:

        “献给我的家人,献给把我当做家人的陌生人”。如果没有陌生人的爱,露丝对“家”的理解,也无法像今天这般丰满而深沉吧。

        ——引文部分摘自《到得了远方,回不去故乡》

《到得了远方,回不去故乡:一位女性主义人类学家的跨国成长旅行》

著者:[美]露丝·贝哈(Ruth Behar)

译者:李开

本书讲述了作者露丝·贝哈从一个被迫的旅者——移民小孩,到一个自由旅者,却始终无法摆脱“乡愁”的成长故事。人至中年,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作者,却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个名副其实的纽约“客”,她魂牵梦萦着的是那个回不去的故乡古巴、生活在那里的人和记忆中的往事。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和人类学家冷静客观的视角,将思乡之情娓娓道来,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女性半生回忆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