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奕华:我这样解读梁祝
文 | 林奕华
梁祝于我,精神上与实际上永远不老,因它有着先知的特性,能预知过去未来:千年以前的一则口传传奇在今天仍能是现代人的启示录,皆因在封建时代女子扮男装求学的故事里,隐藏着大量随时可被用作思考和解读现况的时代密码。譬如,女性在求知、创造的欲望上,是不是因长期受抑压而比男性旺盛?这里所指的“女性”并非止于生理上的分类,却可以是男性在心理上的性别认同:相比于给答案下结论的雄赳赳,问问题是不是看来有点娘?尤其,当问题的出发点是不切实际,不着边际,除了胡思乱想浪费时间,更有让主动被弱化成被动的政治不正确之嫌的时候。
但这不正是“创意”最被倡导的时代?吊诡的地方在于,人人都表示无奈的是,“问问题”在学校,在社会,在家庭,甚至在情人之间都是禁忌,因为问题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有发现(掘)它的胆色,就要有面对它的勇气。本来是很重要的成长经验来源,却由于借效率之名所奉行的生产代替了培育,以致千人一面,导致多数人对自身多的是无力感,欠的是开放的眼界与胸襟。遂也造成由内至外怨气日重:大家都觉得在这种环境下,自己是受害者。包括“梁山伯”。我从十四岁第一次邂逅“梁祝”,一直无法理解故事为何安排他在“楼台会”后一病不起,直至“他”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生命故事中,同时令我明白自己不知是无意识抑或有意,一次次饰演“祝英台”:不论是于从未止息的学习生涯或过往的情感生活,“同学”中都有郁郁不得志于人生发展的男性出现,最初,我会被他们的“安静”或“沉默”吸引(“安全感”!),到后来,才发现表象底下,有着太多不能宣诸言语的“秘密”:为了顾全男性形象与尊严,“男性”很多时候会抗拒触碰性格基因中的“女性”一面,如敏感、好奇,以及最大的忌讳,脆弱。但在逃避“女性化”的同时,不代表男人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不会被“女性化”。最明显的例子,是存在感完全被消费时代的价值观定位,FaceValue(颜值)比个人信念更值得追求和拥有。
“梁山伯”其实有着一种阴性的特质,这也是“他”内心深处会期望被祝英台的阳光一面照到的“明暗对比”。放诸现代两性之间,不难看见愈来愈多男性羡慕女性(的坚强硬朗),也愈来愈多女性在把对“男性”的幻想转移成自我投射,这也是为何愈来愈多女性在情感上从倚赖男性转化成“不介意”主动给予她们过往需要从男性身上得到的照顾。
这种逆转如能两厢情愿,那就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完成,但封建是数千年累积下来的空气和水分,所以造就现实中往往更多的“梁祝”在上演。“父权”的悲剧性不只是集体性的受到压逼(如对“成功”的盲目肯定),也是人们把男尊女卑内化成对自我的扭曲。不是打磨更完善的“我”,而是把精神时间用在制造如气球般靠气泵来膨胀的“我”,殊不知没有实体经验的虚有其表的一个人,往往最是不堪一击,而施以那一拳的人,往往亦非他人而是自己。“祝英台”如果是个千年不老的比喻,“她”告诉我的,是人的生命力源
于我们的女性一面,因为,不论如何受到环境的考验与挫折,“她”就是要以身心来包容、孕育、原宥世间的众生。创造,在“她”是一种天命,就如爱之于每一个人。“梁祝”之浪漫不在梁祝的年轻而在祝英台的勇敢;勇敢,又在于若把“女性”视为每一个人至少拥有一半的性格特质来看,“她”就是教人学会如何快乐的灵感泉源⸺只要能放下男性至高无上如英雄脾性的“自大”(和与它并存的“自卑”),并愿意把硕大笨重的“自我”改换成遍地种上的小黄花,我们在任何时候皆举重若轻,走到哪里都是青草地、大蓝天。
是对生命之爱令术也变艺,而非相反的由艺变术,这是我常提醒自己的一点。都怪艺术在我们的文化中常被重术轻艺:答案永远比问号受欢迎。“艺术”如是得以和“梁祝”永远携手同行:作为启迪,它们一直以比喻引发灵光闪耀,那种心灵的“看见”和领悟,实非眼见为凭与看图识字可比。
本文摘自《有一种旋律叫梁祝》,著者:非常林奕华 编著,出版时间:2019.6,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