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上丝路 | 英国摄影师镜头下的1860年代印度德里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对整个人类文明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期,MoHI君将与各位分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人物群像、生活百态、人文建筑、自然风光等。(前情回顾点这里)
前几期我们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上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以及包括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爪哇、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
接下来我们将分享的是海上丝路上印度与西亚北非的文明交会——以印度为中心,印度文化通过海陆两道向中亚、西亚、东亚和东南亚等地辐射。本篇将从英国摄影师萨缪尔·伯尔尼(Samuel Bourne)于19世纪60年代拍摄的印度德里说起。
图为从贾玛清真寺俯瞰德里。“德里(Delhi)”之名约在公元前1世纪出现,后不断改名。贾玛清真寺(Jama Masjid)则建于17世纪,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该清真寺由大理石和赤砂岩打造,四座瞭望塔用于维护安全,另有两座高达40米的宣礼塔。
从胡马雍陵(Humayun's Tomb)俯瞰旧德里的废墟及坟墓。胡马雍陵建于16世纪中叶,陵墓融合了波斯和莫卧儿元素。
此图从贾玛清真寺的高处拍摄,远处为德里红堡。这座城堡由沙贾汗(Shahbuddin Mohammed Shah Jahan)于17世纪建造。
克什米尔门(Kashmiri Gate)是沙贾汗纳巴德城(即德里)的14个入口之一。19世纪50年代,因印度兵变而受到损坏。图中的克什米尔门后,能看到圣雅各教堂(St James's Church),该教堂为英国人所建,是德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图为位于费罗兹沙堡(Feroz Shah Kotla)的阿育王石柱(Ashoka Pillar)。费罗兹沙堡由费罗兹·沙·杜格拉克(Feroz Shah Tughlaq)于14世纪建造。13米高的阿育王石柱在风之宫殿(Hawa Mahal)顶部,石柱上面刻有公元前3世纪的佛法。
顾特卜塔(Qutb Minar)始建于12世纪,是一座由红砂岩和大理石建造而成的伊斯兰教宣礼塔。塔身上雕刻着《古兰经》的经文。
月光集市(Chandni Chowk)是旧德里最古老而繁忙的市集之一,不同的宗教建筑在此并存。图为这个集市的主街。
相关阅读:
展览名称:“海上丝路与世界文明”影像展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5日 — 2019年8月30日
展览地点:越众历史影像馆
主办机构:越众历史影像馆
策展团队:黄丽平、梁秀青、刘健庚
展览设计:一木设计
*本展览系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