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然资源部组建一年多三申严控围填海:力度不减尺度不松
7月31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违法用海的情况,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国严管严控围填海的局面得到巩固,2019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发现并制止违法填海行为8处,涉及海域面积约2.15公顷,目前均已移交有关执法机关依法进行查处,未出现大规模违法填海现象。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通报说,2018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 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以下简称《通知》)印发前(1月-7月),全国共确认违法填海187.48公顷;《通知》印发后(8月-12月),全国共确认违法填海0.94公顷。“可以看出围填海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形成了严管严控围填海的局面。”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一年多来第三次就围填海管控问题公开接受媒体采访,并向社会传递我国对于围填海严管严控的决心和态度。
2018年《通知》印发后,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严控围填海,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滨海湿地,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陆昊作为自然资源部的首任部长公开表示要积极稳妥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停止一般性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此次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再次重申,我国对于严管严控围填海、保护滨海湿地的工作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
今年上半年8处违法填海被查处
王宏在会上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未出现大规模违法填海现象,发现并制止违法填海行为8处。
分别为,山东省1处,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用海主体为威海汇元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涉及海域面积约0.08公顷。
福建省7处,共涉及海域面积2.07公顷。1处位于宁德市福鼎市,用海主体为福鼎市桐城街道办事处,涉及海域面积约0.43公顷;2处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用海主体分别为福建宁港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宁德市蕉城宏鑫交通工程投资有限公司,涉及海域面积分别约0.23公顷、0.52公顷;1处位于莆田市荔城区,用海主体为个人,涉及海域面积约0.16公顷;1处位于泉州市南安市,用海主体为个人,涉及海域面积约0.13公顷;1处位于漳州市龙海市,用海主体为福建城投置业有限公司和天工方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涉及海域面积约0.32公顷;1处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用海主体为漳州市悦港投资有限公司,涉及海域面积约0.28公顷。
查处的8处违法填海总面积2.15公顷,王宏认为,这一数据很好地说明了在监管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使违法围填海活动在苗头阶段就能得到及时和严肃的查处。围填海严管严控15天一覆盖
在我国大陆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是如何发现这些围填海行为的?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司司长高忠文告诉澎湃新闻,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实行“15天一覆盖”的工作机制,即在15天周期里实现对用海疑点疑区发现、核查、移交这样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用海的苗头倾向,通报并移交涉嫌违法用海案件,坚决将违法填海遏制在萌芽状态。
“发现一个是通过卫星的遥感监测,再一个是目前所用的卫星在15天周期内还不能完全覆盖我国全部的近海海域,我们部署在三个海区的派出机构分段负责进行地面、海上、空中的监测,来发现用海的疑点疑区。核查,我们派出机构和地方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联合对发现的疑点疑区进行现场核查。移交,是对确认的疑似违法用海现象移交有关执法机关进行查处。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的建立,来实现15天一周期,对我国近海海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高忠文说。
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由省级政府负责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严控围填海,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滨海湿地,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澎湃新闻观察到,2018年,自然资源部组建之初就针对滨海湿地保护召开多次会议,会议得出一个共识:我国的滨海湿地正在被围垦、被改造,滨海湿地功能在锐减。
与会人员告诉澎湃新闻,那几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就是之后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上述《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要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2018年7月24日,自然资源部又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重申严管严控围填海的坚定态度。也正是当年,计划填海35万平方米的广东珠海长隆富祥岛填海工程,被广东省海洋与渔业部门正式下达文件,终止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工作,退回审批申请。此次叫停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我国严管严控围填海的态度并非说说而已。
2018年,自然资源部还全面查清了《通知》印发前全国围填海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这些历史遗留的围填海问题如何解决?高忠文在发布会上说,按照《通知》精神这些遗留问题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组织地方人民政府开展生态评估。根据违法违规围填海的现状和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责成用海主体,认真做好处置工作,进行生态损害的赔偿和生态修复。对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坚决予以拆除。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的则要最大限度地控制围填海的面积,按照有关规定限期进行整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