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辛格自选集》:描写那些普世性的人类境况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19-07-31 09:3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辛格自选集》,该书包含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47篇短篇小说,从辛格出版于1957年到1981年间的近150篇作品中精选而出。作品中,有描绘魔鬼、撒旦、阴魂的超自然故事,比如《泰贝利和魔鬼》《那里是有点什么》;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描述波兰犹太人的生活,比如《傻瓜吉姆佩尔》《市场街的斯宾诺莎》《短暂的礼拜五》,另一类描写旅美犹太人的经历,比如《暮年之爱》《思亲小母牛》《康尼岛的一天》。《辛格自选集》由八位译者翻译,由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撰写前言。

辛格为美国犹太裔作家,他被称为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并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于波兰,1935年移居美国,辛格始终用意第绪语写作,作品通过英译本广为人知。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诺贝尔文学奖给辛格的颁奖词为: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那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植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生动描述了具有普世性的人类境况。

作家苏童曾在谈论辛格的《市场街的斯宾诺莎》时说:故事中那个迂腐、充满学究气的老光棍形象让我念念不忘。辛格的小说我一直迷恋它特有的犹太味道。……辛格的令人尊敬之处在于他的朴拙的小说观,他总是在“人物”上不惜力气,固执己见地种植老式犹太人的人物丛林,刻画人物有一种累死拉倒的农夫思想,因此辛格的人物通常是饱满得能让你闻到他们的体臭,《傻瓜吉姆佩尔》也是他的最具标志性人物文本。

活动现场

7月4日—8月1日,是犹太历的第四个月塔姆兹月,辛格的名篇《羽冠》的结局就发生在这个月份。选在这个月份,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在京举办了讲座,就新书《辛格自选集》与读者进行了分析。

《辛格自选集》

辛格最初是怎么来到中国的?

二十世纪初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陆建德称,辛格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国的读书界、文学创作界最早产生创作力量的作者之一”。1978年《世界文学》正式复刊,辛格就出现在这第一期上。1978年《世界文学》正式复刊,辛格就出现在这第一期上。此时的《世界文学》延续了三四十年的翻译浪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众多翻译家推波助澜的翻译小高潮。当今中国,五六十岁甚至更年长一些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之初,几乎无人不晓辛格的名篇《傻瓜吉姆佩尔》。

陆建德回顾说:“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辛格短篇小说集》,2006年,推出《傻瓜吉姆佩尔》,可以说,他们意识到辛格在我国外国文学翻译界和文学创作界的特殊地位。”

辛格是出生于波兰一个小村子的犹太裔作家。犹太裔作家一般身世比较复杂,他们中不少人经历过流血或者流亡,或者逃亡。而辛格的出生地,波兰的历史又比较特殊,波兰的国土曾被瓜分,国家曾被兼并。犹太民族在二战前后的一段非常历史是辛格1935年移居美国的大背景。

辛格在波兰的出生地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遵守着犹太教的一系列细致而具体的教规,他们管非犹太人叫外邦人(Gentiles)。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化潮流的到来,犹太教内部虽然有一批犹太人或是成为“完全的反叛者”,改信别的宗教,或是慢慢地世俗化,但仍然有一批犹太人“保留着自己古老的生活习惯和信仰”。他们坚守的犹太文化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强劲的生命力”。

拉比是犹太社群里的顶头人物,人们从小读经,讨论、辩论经典。在这个犹太社群里,生活不是单一、古板的,而是各色人都有,并且他们有着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的七情六欲。他们在特殊的宗教架构下过着既神圣又凡俗的生活,这种生活时常能激发出非常奇特的创造性火花。这也是辛格的创作源泉之一。

辛格到美国之后,仍坚持使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意第绪语写作。一方面,他在时间和距离上与故乡的阻隔,让他得以将“那段记忆的东西写得特别美、特别好,特别有张力”,那些看似奇奇怪怪的人在他笔下是如此合乎情理。另一方面,他对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又有很多精彩的描写,也更能锐利地对他们加以看待。这两方面构成了辛格写作小说的透视镜,他笔下的犹太人绝非刻板的固有形象,而是一个个十分鲜活的形象。陆老师说,如果他一直生活在波兰,并有幸成为二战的幸存者,应该可能不会成为如今的他,是反观为他的作品赋予了“审美和价值的力量”。

辛格短篇的独特魅力

辛格看重犹太人的个性,他所写的故事有些是可以用常理来理解的,也有大量的故事超出常理范畴,无法用理性来解释。

以《已故提琴手》为例,几个人物借助故事中的一位女性发声,让人联想到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多声部。在辛格写“神异现象”的故事里,特别热闹,好像看京戏一样。可以说,辛格笔下的人物因为生活在一个的特定信仰体系下,而被“支配或者影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

辛格的很多故事写得还很带有人间的温情。以辛格的著名短篇之一《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为例,讲一位虔敬的犹太学者最后娶了一位目不识丁的犹太女士,这是一种从“神圣性、超越性,突然回到彻底的世俗性”的转变,读来特别温馨。

《傻瓜吉姆佩尔》中,在看似特别无能、没有血性的吉姆佩尔身上,陆建德提出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欧美文学中常见的、与中国文学有别的忏悔主题,吉姆佩尔的妻子骗了他一辈子,却在临终时向他忏悔;第二,复仇和宽恕的主题,受骗了一辈子的吉姆佩尔本想利用自己面包师的职业身份,通过在面包里撒尿的方式,报复全镇嘲笑他傻的人,可最终他选择了扔掉面包、宽恕所有人。他这种道德行为的提升其实很有别于“睚眦必报”的复仇心态,也有别于“站在道德制高点,将自己想象成受害者”的心态,人不能因为别人待你这样,你就回以同样的方式,宽恕和不记仇有利于这个社会“凝结为一个有力量的共同体”;第三,一个人一旦意识到自己有德,还是不是真的有德?

此外,陆建德还讲到辛格小说中的新鲜元素,比如女扮男装的《叶希瓦的男学生妍特尔》,比如设有专人屠宰牲畜的《净屠师》,并呼吁国家设立这样专门的部门,这既有利于卫生和质量管控,也能让公众免于血淋淋的场景,如此方能发育出“自然生发的怜悯之情”,不会对暴力习以为常。

活动现场,辛格作品的译者韩颖也进行了分享,关于辛格如何处理信仰,她谈道,辛格虽然是信教的,但他是“很有怀疑精神,甚至是经常向上帝挥动老拳”的人,他总在探索、追问,并且在小说中他没有给出特别明确的答案,反而在一直追问真理,这个过程很吸引人。陆建德说,“经过怀疑最后获智的信仰,这个是对内在有张力的”,而且辛格这类的小说细腻而生动,是通过细节来反映宗教获智这个过程的种种难处和挑战的。他建议读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不要带有太多主导的抽象的观念,而要更多意识到里面那些若明若暗的启示,这种不是特别明确的文字里面往往会让人感到一种辛格呈现的信仰的力量。”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