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哑语官员”被停职,但问题水泥调查还要继续
山东枣庄问题水泥被卖到河南农村学校一事,持续引发关注。最近的一波舆论高潮是,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干部,面对采访突然只张嘴不出声,表演起了哑语,让人愕然。7月28日,台儿庄区政府发布通报称,该干部被停职检查。
问题官员得到了初步处置,但问题水泥依旧牵动人心。据最新消息,除了被河南鹿邑经销商购买的50吨,同批次的150吨流向也已查清。当事厂商已经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被立案调查。
但最可怕的不是生产厂商曾经底气十足、态度强横,也不是监管官员“哑口无声”,而是“水泥去哪了?”、问题水泥究竟用在了哪些建筑,官方仍未披露。这是目前公众心中最大的一个疙瘩。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些问题水泥会不会就在自己的脚下或头顶。
要知道,徒手就可以捏碎的水泥,一旦被使用在建筑上,基本就等于“不定时炸弹”,安全隐患实在太大。如果不彻底查清,日后出了事故,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是再多的赔偿也无法赎罪的。
当然,查清了所有流向和具体用处,仅仅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工作将会更加繁复、艰巨。因为这必将涉及到更多的检测、更多的赔偿、更多的追责。
所以,我们期待也督促调查组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务必“一斤都不能少”地追索问题水泥;已经用于建筑的,务必依照相关安全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或拆除措施。
安全面前无小事。水泥不是水、也不是泥,它是建筑安全防线上最基本的盾牌,容不得在质量上造次。
如果这次后果真的严重到“赔不起”,我们也不必介意一家水泥厂的倒闭。什么叫“零容忍”?就是在秉持法治精神,在法制的框架内,把所有罪责施罚到位。不然,就无法给受到影响或伤害的单位、个人,以及公众一个交代。
当然,也必须认识到,问题水泥背后终究是人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厂商有问题,依法按规处罚、赔偿、追责就是,但连负责监管的干部,都为其“表演哑语”打掩护,问题的想象空间就大了。是什么原因或者利益纠葛,让这位负责人不惜用如此丑态来搪塞?水泥之后,恐怕还该有一连串的围绕着“人”的问责。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