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上丝路|1880年代的新加坡与1920年代的印尼爪哇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对整个人类文明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期,MoHI君将与各位分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人物群像、生活百态、人文建筑、自然风光等。(前情回顾点这里)
本篇要分享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地区之1880年代的新加坡与1920年代的印尼爪哇。
据《通典》记载,“《扶南土俗传》云:拘利东有蒲罗中人,人皆有尾,长五六寸,其俗食人。按:其地并西南蒲罗,盖尾濮之地名”。有学者认为,蒲罗中指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柔佛一带(亦有学者认为蒲罗中指的是泰国的佛统或北大年或万伦湾一带)。《扶南土俗传》又称《吴时外国传》,是三国时期吴国出使南海的官员康泰所撰,可见中国于公元3世纪便已至蒲罗中。18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将新加坡开辟为新的贸易据点,后成为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此后,新加坡贸易发展迅速,吸引移民,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尤其厦门和广东等华南沿海的帆船已于19世纪前期搭载大量移民前往新加坡,后移民数量剧增,仅汕头前往新加坡的移民人数在1915年已达5万人次。
19世纪80年代 新加坡港传统舢舨
19世纪80年代 新加坡港湾
1824年,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直至20世纪初期,新加坡一直是邻近地区的移民地,呈现多元族群共同生活的情景。
19世纪80年代 新加坡加文纳桥
加文纳桥(Cavenagh Bridge)建于1869年,该桥桥体在苏格兰建造完成,再运到新加坡组装。
《后汉书》曾记载,永建六年(131年),“十二月日南徼外叶调国、掸国遣使贡献”,“帝赐调便金印紫绶”。据伯希和等学者考据,叶调国为今爪哇岛(亦有学者认为是今苏门答腊岛或兼称两岛或斯里兰卡等)。东晋僧人法显的《佛国记》曾提及耶婆提,亦是爪哇或苏门答腊的古称。此外,中文史料中早期的“阇婆”亦是指爪哇或泛指爪哇及苏门答腊二岛。宋朝时期,才逐渐普遍使用“爪哇”一名,《元史》正式列《爪哇传》。曾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其所著的《瀛涯胜览》曾详细记载爪哇国情,并记有“中国历代铜钱通行使用……期间多有中国广东及漳州人流居此地”。由此可知,爪哇曾是南洋交通的要塞,与中国交往的历史悠久。
20世纪20年代,轮船停靠于印度尼西亚泗水港码头。
20世纪20年代 泗水港
泗水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城,也是爪哇岛重要的外贸港口。
20世纪20年代,印度尼西亚泗水街道上,电车驶过路口。
20世纪20年代,一群年轻的印度尼西亚男女在草坪上歌舞。男士在打击乐器和鼓锣,女士则伴着节奏展现舞姿。
20世纪20年代,爪哇传统戏剧演员在台上表演。
20世纪20年代,爪哇岛附近的村落,村民生活紧傍河道,就地取材,兴建高脚屋与竹筏。
20世纪20年代,托萨里(Tosari)大街上,游客们坐在路边小轿内。
20世纪20年代,爪哇岛布罗莫火山喷发。爪哇岛位于苏门答腊岛和巴厘岛之间,是印度尼西亚最重要的岛屿。爪哇岛的火山有100座以上,是当地著名的地理景观。
相关阅读:
展览名称:“海上丝路与世界文明”影像展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5日 — 2019年8月30日
展览地点:越众历史影像馆
主办机构:越众历史影像馆
策展团队:黄丽平、梁秀青、刘健庚
展览设计:一木设计
*本展览系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