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漪莲《亚裔美国的创生》:华裔是种族问题争论的焦点
自2015年《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美国的华人移民和华裔美国人经历了诸多重要的变化,值得在这篇中文版序言中稍加评述。
首先,美国的移民人数大幅增长。当前美国人中约有4400万人出生在美国之外,占美国总人数的13.5%,是自1910年以来的最高值。其次,移民的来源地也发生了改变。数十年来,墨西哥一直是美国新移民的主要来源国。这种情况已发生历史性转变,当前美国移民的最大来源国变为中国和印度。自2013年开始,中国成为美国移民的第一大来源国(14.7万),其次是印度(12.9万)和墨西哥(12.5万)。从2000年到2016年,在美国的华人数量增长近75%。这些变化是更为宏大的国家和全球变化趋势的一部分。总的来说,在过去50年里,亚洲人移民到美国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美国的亚洲移民人数从1960年的49.1万人增至2014年的1280万人,增长了2497%。同时,美国仍然是亚洲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吸引了9220万亚洲移民中的14%。中国移民亦是如此。在所有居住在中国以外的华人中,大约有22%生活在美国,其次为加拿大、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此外,从中国移民的人数也增加了。2013年,中国移民占全球移民总额的4%,成为第四大新移民来源国。华裔美国人的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间从401万增加到494.8万,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新移民的到来。根据最近的趋势,美国之外出生的美国华人仍然比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要多(63%对37%)。多数人(66%)在美国居住超过10年,其余34%的人在美国居住的时间则少于10年。近期的中国移民对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招收外国学生最多的国家,在中国出生的学生进入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深造的比例,是移民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此外,在EB-5投资者签证项目的申请中,来自中国的申请人占据多数。该项目向投资至少100万美元,或在高失业率或农村地区投资50万美元,并在商业企业中创造或保留至少10个就业岗位的移民,提供合法的永久居民身份。从1992年到2014年,大约有3万名中国投资者通过EB-5项目来到美国。在2015年,中国人占该项目所有申请者的90%。他们也是获得H-1B临时就业签证的第二大群体。华裔美国人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是一群年轻的人,其中有近50%在18~49岁这一年龄区间,且受过良好的教育。53%的华人获得了学士或以上学位,27%的华人获得了研究生学位。在所有华人移民中,超过一半(大约52%)从事管理、商业、科学和艺术等职业。这一比率远高于其他外国出生的工作人员比率(32%),以及美国出生人口的比率(39%)。
但从最近美国社会的总体趋势来看,亚裔美国人和华裔美国人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事实上,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对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的最新分析,如今亚裔美国人取代了非裔美国人,成为美国在经济上两极分化最严重的种族或族群。2016年,排名前10%的亚洲人的收入,是排名后10%的亚洲人收入的10.7倍。在大约15年的时间里,生活在贫困中的亚洲人增加了44%,从2000年的17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24.5万人。2017年,近17%的在中国出生者的家庭生活在贫困中,这一比例略低于所有移民家庭的比例,但高于全美本土出生美国人的比例(14.7%)。
与许多其他移民群体的经历一样,针对华裔美国人的反移民情绪和行动,在2016年大选期间及之后有所增加。与华人移民最相关的是,美国政府设立了许多官方壁垒,以减少和限制合法移民(包括高技能工人)进入美国的机会。例如,名为“购美国货,雇美国人”(Buy American, Hire American)的总统行政命令,要求对外国临时工进行额外审查,同时对H-1B高技能人才项目进行审查。移民律师报告指出,更高的拒签率和更严格的审查,在情感上减缓了H-1B项目的移民速度。移民和种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随着有关移民的辩论越来越激烈,关于种族的辩论随之变得更加激烈也就不足为奇。华裔美国人再次成为塑造美国最引人注目和最重要的问题的核心。首先是“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平权行动是一项旨在消除歧视,改善少数群体在教育和就业上代表比例的政策。自从这一政策在民权时代实施以来,一直是社会辩论和挑战法律的话题。在这两方面问题上,华裔美国人都积极参与。
1969年,一群年轻的积极分子成立了“华人平权行动”(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组织,以促进平等,建立跨种族联盟,并领导民权运动。在过去50年的历史中,“华人平权行动”一直在挑战歧视性的雇佣关系和强迫性的移民法案。20世纪70年代,该组织协助了美国最高法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即“刘诉尼科尔斯案”(Lau v. Nichols),该案确保为公立学校的学生提供中文和西班牙语双语教育。最近,“华人平权行动”组织继续致力于在州和国家层面反对平权行动。其他组织认为,亚裔美国人也从“平权行动”政策中获益,当前对这一政策的挑战,不过是一项更大战略的组成部分。该战略旨在淡化系统性种族主义与歧视所造成的影响,并将亚裔美国人与其他少数族裔区分开来。
最近,华裔美国人普遍反对“平权行动”。2018年,一群亚裔美国人起诉哈佛大学,并指责该机构对亚裔美国人学生设置限制性配额。这群亚裔美国人主要由华裔美国人牵头,一名白人保守派反平权行动者组织和资助。包括最近在种族和大学招生问题上变得政治化的第一代中国移民在内的支持者,在政治上更加倾向于保守。然而,大多数亚裔美国人,包括老一辈华裔美国人,都支持平权行动。哈佛大学的诉讼,以及其他关于平权行动的争论,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在世代、地理和社会经济背景方面的多样性,是如何导致共同体内部分裂的。这也引发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当代美国,华人和其他亚裔美国人相对于白人和非白人的地位究竟如何。
华裔美国人塑造移民和种族公共话语的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其历史来质疑当前的仇外心理和种族主义。2017年5月6日是《排华法》(Chinese Exclusion Act)生效135周年,该法为美国国会1882年通过的专门排斥华人移民的法律。正值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实施有争议的新移民政策之际,周年纪念是华裔美国人倡导当代移民平等和正义的一个机会。在圣弗朗西斯科举行周年纪念日那天,以“不能再排斥”(No More Exclusion)为名,美籍华人积极分子组织了一次集会。该集会由社区组织和个人组成,倡导包容、正义、社区安全和家人团聚。这一群人利用《排华法》周年纪念日,抗议“穆斯林旅行禁令与不公正的反移民和难民政策”。大约750人聚集在中国城,举着写有“没有围墙”、“难民避难”和“永远不要被排斥”的标语牌,并听取发言者讲述排华的世代后果,以及“所有制度化的歧视、仇外和种族主义的可怕影响”。方国强(Norman Fong)牧师在集会上发表了强有力的演讲,并告诉记者他的家人在《排华法》下的遭遇。他说:“我爸爸去了天使岛,是最先被联邦政府排除在美国之外的种族的一分子。”他“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就像过去大多数华人移民所经历的那样”。他接着说,华裔美国人和其他人有必要记住那段历史。“今天,我们都需要与穆斯林社会和其他社群一起努力。我们呼吁所有群体团结起来。”著名制片人里克·伯恩斯(Ric Burns)和于丽欣(LiShin Yu)拍摄的一部关于《排华法》的新纪录片,也为将华裔美国人的历史与当代有关移民的辩论联系起来提供了重要机会。
在2017年和2018年,纪录片《排华法》在美国各地公映,旨在“促进公众对1882年《排华法》的历史及其影响的进一步理解和对话”。公众的兴趣很高,影片的中心问题是“谁是美国人?”这引起了那些试图理解并应对针对移民和难民新政策的美国人的共鸣。美国亚裔媒体中心(Center for Asian American Media)组织了这场教育和公众宣传活动。该中心报告称,超过4800人参加了一场放映和电影讨论,600多人要求提供相关资源给社区,旨在就《排华法》及其对当代美国的影响开展进一步教育和对话。华裔美国人观众对这部影片尤其感同身受,并受到启发,想让这部电影为更多人知晓。正如波士顿的华裔美国人公民联盟(Chinese American Citizens Alliance)成员威尔逊·李(Wilson Lee)所解释的那样:“将(这段历史)公之于众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能确保这种事不会在这个伟大的国家再次发生。”
就在2018年中期选举之前,当特朗普总统宣布他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终止非美国公民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享有美国出生公民权时,华裔美国人的历史再次被提到美国政治的前沿。在这一问题上,被引用最多的最高法院裁决是1898年的“美国诉黄金德案”(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该案认为,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的出生公民权利,也适用于中国移民所生的孩子,而与他们的种族或父母的国籍无关。美籍华人专家和积极分子再次从华裔美国人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并以之来反衬这一提议。他们警告说,回到一个公民身份不平等的时代,就像其祖先所遭受的那样,不仅会伤害移民,也会使美国公民身份贬值。在特朗普时代,美国经历的变化和动荡如此之多,很难预测未来会怎样。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移民和华裔美国人的数量、多样性和对美国社会的影响都在增长。他们一直是新(和旧)移民和种族问题争论的焦点。他们继续在建构与重建亚裔美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一个仍在被续写的故事。
《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作 者:[美] 李漪莲
译 者:伍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