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比利时农民分享:只养75头羊,也能经营好一个农场

2019-07-30 11: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森特·德洛贝尔

大家好,我是文森特·德洛贝尔,来自比利时。今天,我来跟大家讲一讲我家“灰十字山羊奶酪牧场” (La Chèvrerie de la Croix de la Grise)的故事。

01 缘起:祖父的务农心愿,让三代人传承了下来

“灰十字山羊奶酪牧场” 位于比利时图尔奈市,距布鲁塞尔一小时车程,我们的先人250年前就开始在这里务农。我祖父退休后,盘下了片区里一个颇具历史气息的瓦房。后来,我父母在这附近找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并将其修葺一新。逐渐地,我的叔辈们也加入了进来,接管了农场的工作。于是,我们的家庭农场便在这里慢慢扎下根。

〇农场的第一幢砖瓦房

叔叔们最初加入进来的时候,决心要扩建农场。他们决定要购买奶牛,做新的生产尝试。和牛儿同时入驻农场的,还有玉米、黑麦等作物。为了维持每种作物的高产量,农场每年都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15年之后,化学农业潜在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土壤退化、生态的脆弱性,无一不让我的父母感到转变种植方式势在必行。随着草场严重退化,大人们决定转型有机农业来挽救现状。通过以下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实践了15年的有机种植后,当地的草场和农业生态得到肉眼可见的恢复。

〇1982年,农场迎来了新成员,但草场退化得很严重

〇1997年,农场在有机种植的过程中,草场逐渐恢复了过来

〇2002年,整个农场的生态已经变得大不一样

施行有机种植是为了恢复生态,但在草场改良了之后,还要不要继续用有机的办法来经营农场呢?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在我父母做有机农业的时候,同时代的有机农场非常少,也没有支持生态种植的社群和基础设施。所以说,放在我父母跟前的有两条路:要么继续单打独斗地做有机,要么就回归到常规农业的大潮中去。

02 至暗时刻:如何度过有机转换期

出乎我的意料,父母最后决定,还是要继续实践有机的种植方式,抛弃过去对于化肥农药的依赖。但是,这也带来了比传统农业高出许多的成本。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我父母卖掉了一部分奶牛。紧接着,我们开始接洽食品加工企业。例如,我们开始给一个奶制品公司提供作为加工原料的有机牛奶。即便企业给到的收购价很低,但我们还天真地以为,和他们合作会是一个好机会。

我们当时也预想到,和企业合作意味着要更加有序地扩大饲养规模。但没预料到,即便我们加倍努力,我们的规模对于乳制品公司来说还是太小了。到2006年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终止了与他们的合约。

解约之后,为了增加收入,我父母将一半的羊群都出手了。为了把农场经营下去,我们又要开始探索一些新的途径。我父母思考了很久,觉得开展奶酪加工、组织食育活动似乎是个好办法。于是我们开始邀请儿童来农场参观,组织起各种各样的活动。

回顾那段低谷时期,是孩子们的到来拯救了农场,他们让周边许多家庭都了解到了我们的产品,打开了销路。到了2008年,食农教育项目已经初具规模。我父亲能够以全职的方式开展他最热爱的教育工作,农场的生意也因此维持了下来。

03 曙光初现:在有机的框架下保证奶源

我们农场里除去灌木丛、居住场所外,可耕种用地只有23亩,这还没达到当地农场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得益于合理的放牧,“灰十字山羊奶酪牧场”基本上从年初到年末都是绿油油的。

〇1982年,农场迎来了新成员,但草场退化得很严重

草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高质量奶源的稳定保证。要想保持健康的草场,就要认真对待75头山羊每天的吃饭问题。虽然农场看上去是一块绿油油的草坪,但里面的草其实也分很多种类。我的工作呢,就是要带着羊群去不同的草场吃草。

农场的草十分丰富,大家可以看到下图中开紫色小花儿的植物,是羊儿的最喜欢的饲料:菊莒,你不带它去它自己都会去吃。再看到光顾寥寥的车前草,羊群一般都不爱吃它,但其实它能提供给羊群提供很重要的营养物质。

在了解到羊的这个习性之后,我们开始混种车前草和菊莒。这样一来,羊在进食的过程中,就能既不把所有的草都吃完,还能捎带吃一些车前草补充营养。混种的方法让我们一举两得,既保持了草场健康,又改善了羊群的饮食结构。

为了降低畜牧压力,除去混种外,我们还使用了混合饲养的方法。在下图中你能看到,不仅有羊、有牛,还有马和驴。不同牲畜的饮食偏好不同,在进食的时候也会自然聚集到不同的草场上。只要数量控制得当,就能自然而然地避免过度放牧。但同时,我们也要确保有足够的室内场地,在冬天、夜晚和雨天的时候,给不同物种提供温暖的活动空间。

最近,为了让动物们在冬季的食物更绿色、更丰富,我们逐渐建立起了混合经营的食物管理模式。例如:在夏季提前准备饲料、设置一个饲料食物链。比如山羊吃剩的食物,会喂给马和驴,这样就能不浪费每一捆饲料。

〇天气冷的时候,羊儿也有温暖的小窝

对于植物,我们同样采取的是混合种植的方式。水稻、蔬菜、各种谷物,都在一片田地里共同生长,有有机粪肥灌溉。我们只用自己制作的有机肥,而不是化肥。

我们的有机肥是用混养的牲畜粪便来制作的。动物们的排泄物是最天然的有机肥,我们回收它们的这种排泄物,用适当方式发酵、堆肥,让原本的废物能继续为蔬菜提供有机营养。

〇混种的谷物

○正在制作中的堆肥

04 市集上的明星产品:山羊奶酪

在加工方面,我们农场里生产十多种奶酪。

我们有自己的奶酪生产间,所有的奶酪都是在农场里生产的。去年,我们还在现有生产间的基础上做了扩张。

每周六的上午,我就到市集上去出售我们的奶酪。为什么选择在这里销售我们的产品呢?因为大家周末都爱来这边闲逛采购,所以这里的人群很多很密集。而且在我看来,农夫市集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它让人们感受到烟火气。我总是切出很多不同口味的奶酪请大家试吃,让来往的客人尝试更多的风味。

既然要拿到市集上卖,这边一定要聊到的就是许多小农户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定价。我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经验:那就是作为农民,我们一定要自己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而不被动跟着市场的定价走。这个价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要将劳动力、时间、技术成本考虑在内,也要让消费者能够接受,还要能维持一定的利润。

〇从生产奶酪的小木屋,到市集的摊档,仅仅需要1小时的车程

我希望“灰十字山羊奶酪牧场”的客户有来自城市中的各个阶级的人,也希望他们在吃过我们的奶酪后可以为我们的常客,能够经常来市集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鼓励消费者带自己的包装袋,这样就可以减少塑料的使用。他们用自己带的瓶子盒子,装上我们的奶酪,放在购物袋里带回家。这种没有中间商方式,能够让有机的产品以一种相对市场价更低一点的价格抵达客户的餐桌。既避免了长途运输,也避免了中间商压价,也保证了消费者吃到了最新鲜的产品。

05 农场的延伸:食农教育

除了制作奶酪产品以外,每一年我们会接待超过1500名儿童,还有大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到农场来体验生活,认识大自然。在沉浸式的体验当中,有关于植物、动物、野生物种、土壤的知识在年轻人的眼前变的具体可触。

这些学生研究的课题都各有面向:草场管理、饲料管理、种子安全等等。“灰十字山羊奶酪牧场”为这些学习农业的学生策划了一个为期十天的学习营。在学习营中,我们向他们介绍当地的物种、湿地状况和农场的运营方式。每一期的学生都觉得收获很大,也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

〇孩子在和羊进行互动

〇也有一些学生和研究生来农场做研究、采集素材

我们也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对许多农场管理制度做了创新,并通过他们结识了许多潜在的合作方,如城市农业组织、环保组织等。和他们的交流互动,让我们在经营和发展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来自不同领域的农人聚集到我们农场开研讨会。有混合草场管理的专家、生物多样性专家、气候变化专家等。

〇来自不同领域的农人聚集到我们农场开研讨会。有混合草场管理的专家、生物多样性专家、气候变化专家等

我说了那么多,听起来似乎“灰十字山羊奶酪牧场”做了好多事情。种植、加工,还开展课程,似乎有点跨界。但在我看来,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附加价值都是一样的:就是实践一种可持续方式,来共同应对气侯变化。同时,在这个抽象的目标以外,我们非常清楚,农户们一致的需求是:获得自主权,或者是叫自治权。在获得自治权的尝试过程中,有农友开办了农场商店,有人做了了社区厨房,还有人创业开了一个陶艺工作室。这都是通过创新来获得额外营收的路径。

06 做有机农业,是在界定自己与未来之间的关系

最后总结一下好了。我觉得有机农业,确实能够给人们带来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还有可能增加农村就业的潜力。这要感谢在农场的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是他们的加入让作为生产者的我们获得了新的启发、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建立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我个人来说,耕种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我们在用一种可持续、健康的方式来喂养我们的家庭和社区。农事活动能够激发我作为“人”的创造价值,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中国等国家支持联合国对于声援农民权利的声明,这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相信小农经济在多种农业模式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的敏感、我们的观察、我们的经验、我们的爱、我们的信念、我们的知识,以及最重要——我们的存在,总在默默地发声,默默地鼓舞更多的人们团结起来,共同保护植物、水、动物和我们生存的环境。

我们也听到了许多反馈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消费者开始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是,我同样也知道,实现小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一个很漫长的旅程。这个过程会很复杂,也一定有不少困难,但是我仍然坚信,我们应该继续这个旅程!谢谢!

●本文根据作者2019年5月7日于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举办的国际乡村振兴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这是食通社第 171 篇原创-

作者

文森特·德洛贝尔

Vincent Delobel

比利时人,第三代奶农,硕士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发展与乡村创新”专业。

对于小农,人们常常会用“落后”,无法规模化,不够“先进”等说辞来贬低他们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文森特这位年轻的比利时农民和他家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家庭经营的小规模有机农场,是可以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取得可持续的进步,而这其中蕴含的知识、对土地和自然的关爱、对传统的尊重、特别是农民的自主性,都值得中国家庭农场、生态农业从业者、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去理解和参考。

在此也推荐文森特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导师,著名农村社会学家扬·杜威·范德普勒格的重要著作《新小农阶级》。

编辑:棒恩乙

图片:文森特·德洛贝尔

排版:木又寸

阅读原文(“食通社”公众号:foodthinkchina)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