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对“最佳生育年龄”,女性想说什么?
这段“最佳生育年龄”的发言,引发了舆论热议,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催婚”信号。
无疑,乔杰院士作为妇产科的专家,她提出女性从22岁到28岁是生孩子的好时机,有着明确的医学依据。从提高怀孕几率、避免流产、产后并发症、新地生儿缺陷等医学角度来说,20多岁当然是生育的最佳年龄。这话由妇产科专家说出来,没有毛病。
但进入公共舆论场之后,问题就复杂了,生理上的“最佳生育年龄”对于普通女性来说,并不是现实中的最佳年龄,因为现代女性不再把生育孩子作为唯一的人生坐标,学业、事业、爱好的进展,同样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的最佳选择。
因为两性的生理分工不同,女性对抚育后代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22岁到28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般刚刚迈出校园大门,有的还在继续深造学习,或者还在职业生涯的最初拼搏期,如果这个时期去结婚、育子,那就意味着可能影响事业和学业,相对于同龄人的竞争,就会落下一大截。事实上,晚婚晚育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选择。有的网友就直白地说:“这么好的年龄段,不想用来生孩子!”
上个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审议,其中拟降低我国法定的婚龄,结果不少网友将之误解成了某种“逼婚令”“催生号”。
其实,在年轻人看来,婚姻已经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生育孩子可能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在这个话语背景之下,要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提升生育率,还得在生育政策上发力,让有生育意愿的公民可以无后顾之忧地生孩子,提供生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降低生育的门槛和成本。实现鼓励生育政策的下沉,精准指向“不招已婚未育女性”“怀孕要向单位报备”“孕妇被单位穿小鞋”等现实问题。
人总是理性的,现代女性自然明白,在20多岁做什么事才是最有价值的。女性的人生也不止是生育后代一个维度,学业、事业、旅行都可以是人生的选择。旨在提升出生率的公共政策的落脚点,还得放在提供更适于生育的社会环境之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