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城》书单(2019年第6期)

2019-08-01 15: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读者推荐

1

《诗的八堂课》 
江弱水著
商务印书馆 2017年版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以抽丝织锦的方式,从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八方面来论述诗学的精神世界,用自成一派的孤绝风格向人们娓娓道来。作者对古今诗论的旁征博引,为读者铺展出了其心中诗的初貌,以别开生面的分析,给读者以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

——张春莉(书店店员)

2

《科学外史Ⅲ》
江晓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推荐理由:

《新发现》杂志同名专栏的最新合集,分“‘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幻想”等六个部分。作者自陈,既然是外史,便不是简单的科普,而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新思路、新解答,其中的核心则是他的“反对唯科学主义”。作者站在科学史的高度,为普通人抓出科学发展中的有趣细节,更新人们对科学的认识。 

——邓一超(研究生)

3

《埃及四千年》
[英]乔安·弗莱彻著 
杨凌峰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推荐理由:

关于埃及,我们的印象是追寻《夺宝奇兵》里的惊天宝藏,还是《木乃伊》里穿越千年的神秘与阴谋?与此前只注重王权和宗教对历史影响的埃及历史著作相比,《埃及四千年》更加细致地探究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与社会秩序,聚焦历史最广大的参与者——人。这是一部有温度、有趣、有料的埃及史。

——格瓦拉(书评人)

4

《港口·城市·腹地》 
戴鞍钢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版

推荐理由: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其广袤的腹地,无疑是上海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也正因此,近代上海从中国沿海各城市中脱颖而出,“以港兴市”成为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本书围绕近代上海港的内外贸易、长江流域渐次形成的分级衔接的市场流通网络,从多方面为当代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

——章云水(学术编辑)

二、编辑部推荐

1

《花间集校注》
杨景龙注释 
赵崇祚编  
中华书局2017年版

推荐理由:

温庭筠的诗歌能见二百多首,宗尚绮丽,与其词风相似,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商山早行》这一首,尤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却属例外,或许是作者不经意为之,而前人的客观描写被提炼为一种革命性的表现手法,完全以名词拼贴诉诸视觉感官,读者通过想象体验景物的萧瑟氛围与旅人的早行心境,而这两句抽离了语法与主观,却成为一幅富于韵律的构图。事实上温庭筠将这一客观手法运用到词的创作,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新词风,也为他自己带来了救赎。

——陈建华《温庭筠:美女的妆台镜像》

2

《禹域鸿爪》
[日] 内藤湖南著 
李振声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推荐理由:

内藤湖南《禹域鸿爪》之记叙焦点,不在于美人风俗,而在于考古经济,不似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之专在印象与感觉耳。谷崎润一郎与芥川龙之介之游记,是审美的、艺术的、感性的,内藤则是理性的、考据的、历史的,故落笔便趣味有殊。谷崎、芥川之文需才高八斗,内藤之文则需胸中有数千卷书。

——张宪光《经验·观念·语言》

3

 

《阁楼上的光》
[美] 谢尔·希尔弗斯坦著绘
叶 硕译 
南海出版公司2017年版

推荐理由:

正因为绘本作家、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等多重身份在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体内结晶在一起, 才使其像孩子一样看待这个奇妙的世界。希尔弗斯坦以幽默的经验拉近了诗歌与儿童,以及与成人之间的距离。于是,语言开启了它的冒险、变形、荒诞、无意义、自言自语式的狂欢。

——小婴《希尔弗斯坦的大胡话或小滑稽》

4

《沃普萧纪事》
[美] 约翰·契弗著 
朱世达译
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

推荐理由:

《沃普萧纪事》出版于一九五七年,正值“垮掉的一代”大行其道。彼时的美国, “反抗平庸”的呼声此起彼伏,俨然是新时代的主流。而新一代厌弃的恰恰就是新英格兰人引以为傲的日常。契弗不是老迈昏聩的利安德,更不是刚愎自用的霍诺拉。他不会不清楚这个时代会将他的人物带到哪里,可他的清醒决定了他的态度:旁观,冷静超然地旁观。这意味着,既不给出必要的救赎,也不指明未来的方向,只是任由他们在甜梦中酣睡,直到把梦中所见当成真实的存在。

——谷立立《被平庸绑架的新英格兰往事》

5

《吉尔·德勒兹》
[瑞典] 芙丽达·贝克曼著
夏开伟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推荐理由:

德勒兹的哲学生涯,平静无澜,一目了然。但是,假如说这样就能看清德勒兹的哲学根底却很无稽,他的渊厚与丰美让人叹为观止。米歇尔·福柯早就说过,将有一个德勒兹的世纪……这部传记固然是小的、有限的,但作为“一张地图”,它的路径极清楚,且徐徐展开的一路风景亦使人颇有收获。

——林颐《吉尔·德勒兹:一个“事件”的生成》

* 选自《书城》2019年6月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