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雨果展:逝去一百多年,这位天才的内心才刚刚向我们敞开

2019-07-28 10: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welens

        

“老天哪!整个瓷器在地上跌得粉碎!”

有一次,雨果的女仆不小心把他心爱的瓷器花瓶摔碎了,这位酷爱中国艺术的法国文豪于是写了一首诗,开头便是这样一句痛陈。

提起维克多·雨果,您会想到什么?

令人敬仰的文学家,还有初中课本里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在信里痛惜圆明园的毁灭: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浪漫主义大师,文学史丰碑,有着济世情怀的思想家,这些夺目的光环都不足以概括维克多·雨果丰富的内在,甚至让想要了解他的人望而却步。

雨果逝去已经一百多年,但这位天才的内心才刚刚向我们敞开。未来几个月里,一场“雨果大观”将来到上海,把雨果不为多数人所知的众多面向呈现在我们面前。(展览信息见文末)

让我们细数雨果这一名字背后的不同面向,了解一位立体、生动的天才。
会画画的作家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雨果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很少人了解他作为画家的一面。早在1862年雨果还在世的时候,他的画作就结集出版了。在中国,也有专门的出版物介绍他的绘画。

雨果把文学当作自己的事业和责任,而绘画只是兴之所至的涂画和试笔。他常以画画作为消遣,或是给自己的文学作品设计插图,或是送给朋友作为礼物,还画来给孙子孙女玩……

据统计,雨果的画作超过3000幅,足以说明他在绘画方面的勤奋和天赋。

此次展览将展出雨果的多幅画作,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技法,从中也可以窥见雨果的创作趣味: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风浪”或“我的命运”,1857年

墨水、水粉,17.4 x 25.9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东方景观,1837年

牛皮纸墨画,20.5 x 20.8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圣-桑普森”(或《凝视着风暴的渔夫之妻》),1864年

牛皮纸墨画,8.9 x 14.3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Roger-Viollet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平原上的城市,年代不详

墨水、水彩、水粉画,11.4 x 18.4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Roger-Viollet

作为非专业画家,雨果的画不属于任何流派,因此也有了信笔游疆的自由气息,甚至在19世纪就有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子。在同时代或者后来的画家和诗人看来,雨果的画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法国天才的中国情结

雨果从未到过中国,但这不妨碍他对中国艺术的热爱。他的绘画里有东方的风景和人物,还热爱收藏中国的年画、铜炉、瓷器、陶器、丝织品等,并将它们用于家居装饰。

匿名

饰有鸭子图案的青花瓷盘,年代不详

陶瓷,39.5(直径) x 5.7 cm

© JulienVidal/Maisons de Victor Hugo/Roger-Violleto

高城居(Hauteville House):1856年雨果用《静思集》的稿费买下的一栋住宅,位于根西岛。雨果醉心于房屋装饰,同时帮助他的情人朱丽叶·德鲁埃安家泽西岛寓所。

皮埃尔·乔治·让尼奥(1848—1934)

高城居中的“畅观楼”,1896年

布面油画,50 x 60 cm

© Julien Vidal/Maisons de VictorHugo/Roger-Viollet

1864年,雨果又以14000多法郎的价格,为朱丽叶在高城居右边的20号,买了一幢小楼,取名“高城仙境”。由于两个人有着对中国艺术的共同爱好,于是在装饰这座爱巢的时候,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想象力,去打造“一首真正的中国诗”(朱丽叶语)。

使用现有的中国装饰物已经不能满足雨果对中国工艺的痴迷,他忍不住自己动手,专门为“高城仙境”里朱丽叶的卧室和客厅创作了整整一组的“中国题材画”,包括19幅草图,38幅烙画,共57幅绘画作品。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鸟镜,1870年

上色木制、玻璃,70 x 65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持团扇的中国女子,1863—1864年

彩绘木刻,34.8 x 68 cm

© FrançoiseCochennec/Maisons de Victor Hugo/Roger-Violet

如今根西岛的“高城居”,是一座琳琅满目的中国艺术陈列馆;“高城仙境”则成了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的“中国客厅”。

此次展览中,大家不仅可以看到雨果收藏的中国艺术品以及他设计创作的家居装饰,还能通过360度全景影像以及修缮访谈视频,来一场“高城居”漫游,中西杂糅的独特室内景观,想必会令身处21世纪的中国观众感到意外和新奇。

你最喜欢雨果的哪部作品?

大部分人认识雨果,是从他的作家身份开始的。作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相当高产。

在展品里,有不少是艺术家们围绕雨果作品展开的创作,包括多部重要作品的插画、油画、雕塑,以及戏剧所使用的道具等:

小说

小说是雨果的文学遗产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门类,大家耳熟能详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更是被改编成电影、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这三部小说的衍生创作正是本次展览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大家还能看到其他小说作品,比如《笑面人》和《海上劳工》等。

莱昂内尔·罗耶尔(1852—1926)

爱斯梅拉达,1889—1902

木板油画,60 x 38.7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维克多·马松(1848—1917)

那是卡西莫多在掏乌鸦的巢窠,《巴黎圣母院》第四卷第三章,1868年

墨水画,25.7x 20.2 cm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古斯塔夫·布里翁(1824-1877)

云雀,1862年

蛋白印相,24.2 x 15.8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路易·马尔济斯(1862—1928)

卡佩拉尼电影作品《悲惨世界》海报,1912年

印刷品,88.7 x 103.2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诗歌

在中国,雨果小说的影响力盖过了诗歌,但是其实他在文坛崭露头角,凭借的是诗歌。19世纪初,法国文学艺术创作开始复苏,诗歌是受人尊敬的文学样式。少年雨果在母亲的鼓励下练习写诗,14岁便写成诗体悲剧《伊尔塔梅娜》献给母亲。

展览上既有早年令他声名大噪的诗集《东方集》(1829年出版)相关视觉艺术作品,也有他晚年抒发亲情的诗集《祖父乐》(1877年出版)插图展出。

沐浴的莎拉(灵感源自《东方集》中同名诗),1903年

图源网络

戏剧

开挂的雨果,创作样式并不分期,而是诗歌、小说、戏剧三管齐下,且每个门类都成绩卓著。1827年,年仅25岁的雨果写成一部长得难以搬上舞台的《克伦威尔》,紧接着为此剧本写了一篇长序,这篇序言被尊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夺去了原剧的光芒。与戏剧相关的展品更为丰富,除了画作还有演出道具,能让观众有更直观的感受。

匿名

莎拉·伯恩哈特饰演《吕伊·布拉斯》剧中王后时佩戴的王冠,1879年

黄铜,珍珠,仿制宝石,25 x 12 (直径) cm

© Stéphane Piera/Maisons deVictor Hugo/Roger-Viollet

是父亲,也是爱人

能画画、能动手制作装饰品、能写出皇皇巨著……这样多才多艺的雨果实在令人仰望。雨果充沛的创造力似乎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但天才的能量不全是一种命定,也是真实地生活着的人的表达。

读雨果的作品,常常能感受到他情感的充沛,这样的充沛情感同样保留在生活中,给了他的家人、情人和朋友们。在展览中,我们能够触及雨果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还有那些与他亲近的人。

奥古斯特·德·夏特林(1813—1881)

正在阅读的莱奥波尔蒂娜,1835年

布面油画,73 x 60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Roger-Viollet

上面这幅画中的莱奥波尔蒂娜(Léopoldine),是雨果的长女。雨果和夫人阿黛尔·富歇(AdèleFoucher)是青梅竹马的恋人,1822年结婚之后育有5个子女,其中一个夭折,长大成人的有两儿两女。

不幸的是,雨果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1843年,新婚的莱奥波尔蒂娜与丈夫在塞纳河溺亡,悲痛欲绝的雨果为此辍笔直至1852年。1871年,长子夏尔去世,其妻随后改嫁,他的儿子乔治、女儿让娜由雨果抚养。孙辈的陪伴给雨果带来安慰和欢乐,才有了晚年的诗集《祖父乐》。

阿希尔·梅兰德里(1845—1905)

维克多·雨果和孙子乔治、孙女让娜,1881年

蛋白印相,13.8 x 10.2cm

© Achille Mélandri/Maisons de VictorHugo/Roger-Viollet

1873年,雨果次子弗朗索瓦·维克多去世。而唯一长寿的次女阿黛尔·雨果在1872年发疯住进疗养院,直至1915年去世。

雨果一生推崇“爱”,他对待爱情的浪漫就像他的诗歌一样充满激情。

“真正爱情的最初症状,在青年男子方面是胆怯,在青年女子方面却是胆大。这似乎不可解,其实很简单。这是两性试图彼此接近而相互采纳对方性格的结果。”

朱丽叶·德鲁埃是与雨果相恋50年的情人知己,他们的感情长久而炽烈。五十年来,朱丽叶几乎每天都会给雨果写情书,上万封的情书见证了他们曾经浪漫的爱情。

我昨天回来的。我已读过你的诗,我吃了晚饭,我记了帐。接着我去睡觉。我读了你的报纸。我睡着了,我梦见了你……我的司令官,这就是简要的情况汇报,你满意吗?

——朱丽叶写给雨果

朱尔·巴斯蒂安-勒帕吉(1848—1884)

朱丽叶·德鲁埃画像,1883年

布面油画,36 x 31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Roger-Viollet

本次展览,观众们不仅能看到这些人物的肖像画或者照片,还能看到他们的私人物品、信件、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等。

匿名

维克多·雨果的法兰西学院院士服,1841年

呢料金丝线刺绣,103 x 42 x 32 cm

© Maisonsde Victor Hugo/Roger-Viollet

阿黛尔·雨果(1803—1868)

孩子们,1833年

图源网络

绵延一生的荣光

天才有很多种,有的人在世时不被肯定,去世了才得到万人敬仰;有的人即便在世时已名利双收,却如绚烂烟火,来得快也去得快。

雨果不一样。

他的生命几乎贯穿了十九世纪(1802-1885),是个长寿的人,并且在事业上一路高歌猛进,状态一直很好。

“神童”雨果14岁就立下豪言壮语:“我要成为夏多布里昂,否则别无他志”。如今,说起夏多布里昂(法国作家、政治家、外交家)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说起雨果,想必无人不知。1817年,15岁的雨果参加图卢兹百花诗社的比赛获奖,颁奖人为他小小年龄而吃惊。从此,文学路上皆坦途,是大多数法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诗人和民族作家。

展览上有多幅雨果画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幅分别是意气风发的而立之年,还有饱经沧桑而目光依旧坚毅的晚年:

路易·康迪德·布朗热(1806—1867)

维克多·雨果,约1833年

布面油画,27.1x 21.7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里欧·博纳(1833—1922)

维克多·雨果画像,1879年

布面油画,137 x 109.1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十九世纪的法国政局动荡,在帝国与共和国之间频繁切换,热心政治的知识分子们也大受影响,雨果便是其中积极者。

在长达19年的政治流亡期间,雨果依旧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和可观的出版量,陆续发表包括《悲惨世界》、《莎士比亚论》、《海上劳工》在内的多部作品。

1870年,流亡结束的雨果如英雄般凯旋巴黎,继续他的事业。没有人不折服于他的才能,创作的巨著汇聚了各种精神领域的产品:诗歌、歌曲、戏剧、小说、演讲、小册子、历史著作、散文,还不包括画作。

1885年5月22日,维克多·雨果去世。

维克多·雨果,1885年

图源网络

法国所有市镇议会都降半旗以表示哀悼,在国外,许多报纸特意为此开辟专版。23日,法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费加罗报》发表文章赞扬:

“就文学方面的统治地位而言,没有人能够与他相匹敌。伏尔泰是以其他的名义进行统治的。曾有人说伏尔泰在所有领域皆位居第二,与之相反,维克多·雨果却在多种领域里独占鳌头……对我们来说,但丁、比特拉克、塔索与阿里奥斯托合在一起代表了意大利。雨果就好比一棵巨大的橡树,60年来,这棵大树繁茂的枝叶所产生的巨大树荫永不停息地为法兰西的思想和复兴提供庇护。”

1885年6月1日,法国为维克多·雨果举行国葬。等了一夜的人们对着灵车高喊诗人曾经熟悉的口号:“维克多·雨果万岁!”

聚集的人流从早上五点开始涌上街头告别雨果,一直到傍晚六点半,他的遗体被安放到先贤祠的底下墓穴之中。

维克多·雨果葬礼,先贤祠台阶上的花圈,1885年

图源网络

作为人生历程跌宕起伏的大人物,雨果本人的形象也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内容,展览有大量关于他的漫画以及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这些或歌颂或讽刺的作品,都说明着他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本杰明·鲁博(1811—1847)

《维克多·雨果,嘈杂的先贤祠》,《嘈杂声》杂志第345期,1841年12月10日周五

木刻版画,38.6 x 24.4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 Roger-Viollet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

维克多·雨果半身像,1908年

铜像,63 x 56x 65 cm

© Maisons de Victor Hugo /Roger-Viollet

如德洛·鲁瓦所说:

雨果“像高山,像森林,像龙卷风,或者像这些可以跟自然奇观一比高下的人间奇观。”

后人对雨果形象的孜孜描摹,恰恰证明——他是难以穷尽的。

展览信息

维克多·雨果:天才的内心

2019.8.13-12.1

上海明珠美术馆

(上海市吴中路1588号爱琴海购物公园8楼)

迄今国内最全雨果大观,

全方位立体展现天才人生;

首次集中呈现雨果绘画原作,

文学外的丰富图像展示;

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珍贵馆藏,

多件作品首次在巴黎外展出

五大展区逾200件雨果创作及相关作品: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经典插画

鲜为人知的雨果绘画、

装饰艺术作品与中国情结展现

绘画、雕塑、摄影、书籍、

书信手稿、室内装饰、日常用品

丰富类型展品描摹

不为人知的雨果侧面与十九世纪人文风貌

此次展览的重要来源——

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

雨果故居博物馆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孚日广场六号,雨果1832年至1848年居住在此

图源网络

1902年,在雨果诞辰100周年之际,雨果故居被改造成博物馆,并于1903年6月30日向公众开放。馆内收藏了雨果的绘画、诗歌、书籍、手稿等创作和以雨果为主题的艺术品,大量雨果生前使用过的家具和用品也陈列在内。

明珠美术馆携手巴黎博物馆联盟(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精心筹备策划3年,终于在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闭馆整修之际,将其丰富馆藏搬到了上海。

“有些藏品甚至从未离开过雨果故居博物馆的墙面或库房,第一次被借到国外。可能你在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看到的,都没有此次在明珠美术馆看到的这么全面丰富。”明珠美术馆执行馆长李丹丹说。

现在至8.12可抢购

雨果展五折优惠预售门票

详情请关注“明珠美术馆”官方微信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