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银河补习班》为什么离《三傻大闹宝莱坞》那么远?

2019-07-26 14: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缺乏动作,过度煽情,这无疑是剧作中的大忌。这部影片不是一个人抵抗腐朽的应试教育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父亲殚精竭虑,抚养自己儿子长大的故事,而是一个用鸡汤将小孩泡大的故事。这一句一句的鸡汤,似乎是影片中最重要的,而影片中那些情节,似乎只是为这些鸡汤寻找一个合适的场合。

相似的结构,不同的成色

《银河补习班》,在大的剧情结构上和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有着很多相近的地方。

同样以一个现在的事件作为契机回溯整个故事。在《三傻》里面,是开车去找失踪已久的男主角兰彻,而在《银河补习班》里面,则是在太空遇险。

同样最大的反派是学校的负责人,同样是以成绩作为筹码的一场赌局。而这两位负责人都有一个由他们自己造成的子女的悲剧,《三傻》里面是儿子自杀死亡,《银河》里面同样是自杀,只是没死,成了一个疯子。

这两部电影中男主角都有一个他们人生当中无法对人言说的痛苦,在《三傻》中是兰彻实际上是替自己的主人来学习的,而在《银河》当中,父亲则是因为桥塌了替整个设计院背了黑锅。

不同的地方在于《三傻》里面是兰彻拯救他的两个同窗好友,而《银河》里则是父亲对儿子的拯救。所以《三傻》里面多的是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情义,而在《银河》里面是舐犊情深的父子情。

但这两个有着相近戏剧结构的故事,最终成品的成色却完全不一样。

简而言之。《三傻》充满丰富细节,故事线蜿蜒起伏而又扣人心弦,人物个性鲜明而又合情合理,而《银河》在这三方面都显得力有不逮,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空洞。

太过于简单粗暴的成功学

在《三傻》里面,兰彻对抗的是迂腐僵化的应试教育,倡导的是人应该追求自己想要的,要敢于怀疑并打破以前的种种规矩。

因为此,他不愿遵守学生入学时需要在高年级学生面前脱下裤子致意的习俗,当高年级同学试图用在他门口撒尿惩罚他时,他活用导电原理,用一个通电的汤匙让这位同学的生殖器尝到了电击的滋味。

他反对死磕书本,于是在讲台上,他用两个学生的名字造了两个名词,戏弄了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他还恶作剧修改了同学消音器的讲稿,让校长病毒及教育部长大为出丑。

他还建议病毒的女儿,抛弃那个热爱炫耀自己的穿着的、以价格来衡量一切的未婚夫,他藏起了那位未婚夫送买的名贵手表,然后,那位倒霉的未婚夫对着病毒的女儿大喊大叫,然后如兰彻所预料的,准确地说出了表的价格。

病毒的大女儿难产,又适逢整个城市陷入暴雨交通瘫痪及停电,兰彻用汽车的蓄电池发电,用吸尘器和给镜头吹灰的橡胶吹管做成了一个医用的吸盘,将婴儿吸了出来。这是影片中兰彻真正打败校长病毒的地方,他用这个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在现实中最重要的是灵活应变的能力,而不是死抠课本。

所有的细节让兰彻这个人物得以真正成立,他就是这样一位胆大妄为,充满了行动力,却充满了热情的年轻人,而反观《银河补习班》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他们的形象是相当的暧昧。

我们不知道马皓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似乎是个胆大妄为的人,因为他鼓励自己的孩子不用管学校的清规戒律,自己也不管不顾地在校长的眼皮底下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旅行,但他自己,在面对自己同僚的冷嘲热讽,却又显得畏缩与平静,与之前的嚣张显得格格不入。

片中孩子马飞,被设定为一个调皮的孩子,但是我们看不到他任何调皮的细节。他与同学之间似乎也毫无互动,我们唯一看到的是他被更大的孩子追打。

整部影片我们看不到这个小孩的特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四肢不协调,在影片开头的时候,当老师要求他单膝下跪的时候,他扑通一声,双腿跪在老师面前。这个肢体不协调的孩子最终成了一个最要求肢体协调的宇航员,这也算是一种励志吧。

影片当然可以拍一个看似不可能办成事的人将一个不可能的事儿给办成了。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很多励志片的通用套路。但这部影片却完全没有涉及这块儿,它似乎认为人只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就自然而然成功了。这是一种太过于想当然的新的心灵鸡汤,太过于简单粗暴的成功学。

影片根本没有展现这个小孩如何克服自己的生理缺陷达到成功的过程。或者说,影片的主创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

这是一个用鸡汤将小孩泡大的故事

没有细节永远是中国电影的痼疾。当然没有细节,只是问题的表象,更深的问题在于没有逻辑。而没有逻辑也同样不是问题的根本,真正的问题是你到底要讲什么?

到底要讲什么?这是一部电影真正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却也同样是被很多创作者轻易放过,而且自认为已经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要讲教育的僵化,那你就要展示应试教育怎样戕害我们的学生,以及更悲剧的,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如何被这样的教育所同化,为这种教育护法。说到底,你就要表现出一个孩子身上好的东西,是怎样被这样的教育所埋没的?或者说孩子身上无辜的地方,被这样的教育无情的羞辱。

但非常可惜的是,我们从马飞这个孩子身上看不到任何闪光的点,所以说我们也看不到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训诫有任何过分的地方。长时间的迟到旷课,难道不应该被惩罚吗?所以说影片里面透露出一种特别幼稚的想法,似乎理想的教育制度就是包容一切,这显然是一种文青式的想当然。

如果要表现一个从小看起来比较愚蠢的孩子,怎么找回自己的自信的话,那么,影片就必须发掘他的不为人知的优点,最终他在这一点上他获得了自信,从而重新获得了站在世界面前的勇气,以及笑面人生的生活态度。同样影片在这一方面也是浮皮潦草。

缺乏对所涉及问题的真正思索,影片也就缺乏了那种真正的思辨和真正的戏剧冲突。

整部影片,马皓文所做的,就是永远不批评自己的小孩,永远用春风般的话语温暖自己的小孩。

影片的关键台词就是那句“一直想一直想”,而马飞听了这个话,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就突然变成了一个坚毅的人,变成了一个无畏的人,先是战胜了洪水,然后又战胜了太空中的失重等恶劣环境完成了修复天线。

缺乏动作,过度煽情,这无疑是剧作中的大忌。所以说这部影片不是一个人抵抗腐朽的应试教育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父亲殚精竭虑,抚养自己儿子长大的故事,而是用鸡汤将一个小孩泡大的故事。

这一句一句的鸡汤,似乎是影片中最重要的,而影片中那些情节,似乎只是为这些鸡汤寻找一个合适的场合。这一点是《银河》和《三傻》形态上最大的区别。《三傻》讲的是要忠于自己,不要服从教条,你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因为这一信条,兰彻及他的两个小伙伴与校方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斗智斗勇的故事,这种斗智斗勇更凸现出校方思想的腐朽和无用。

而《银河》则是摆出了一个斗智斗勇的架式,然后就把全部精力放在煽情和说教上了。

理想,只有在泥泞中才会更加醒目

再说一说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教育的认知。必须承认,马皓文的想法是对的,但教导主任的想法也并没有错处,这才是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但也应该认识到一个人,他必须拥有社会性才能成为人。有罪的也不是影片中的住宿制度,而是住宿制度背后所体现出的完全剥夺学生的课余生活的这一行为。有罪的并不是分数,而是唯分数论。将其中的任何一方一棍子打死,都是不负责任的。

而影片中所强调的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当然是重要的。但必须要明白,这只是开始。如果自己所热爱的,也是自己擅长的,那他就是人生的幸运儿,如果找到的擅长和热爱的东西不一致,那也许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因为他遵循他所擅长的,他也许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但代价是他也许会失去了人生的乐趣,而如果他坚持他所热爱的却又不是自己擅长的,那他一辈子也许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他的也许是漫无止境的失败。

影片对于高考制度的潜在抨击也是相当幼稚的,高考当然在某种程度是对孩子差异性的一种忽视,是对他们个性的一种漠然,但它可能是现阶段我们最好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因为在中国当下的环境里面,如果选拔标准不是非常明确和统一的话,那所谓的择优录取,就会成为一场无法控制的权贵游戏和金钱游戏。

最后想说,我们需要鸡汤,但我们不需要兑水的鸡汤,不需要变质的鸡汤,更不需要借着现实名义实则完全不尊重现实的鸡汤。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从现实逻辑出发的散发着现实真正质感的励志故事,需要能反应出现实的复杂性却又能从中看出希望的真诚故事。

希望只有在绝望的映衬下才会更加耀眼,理想,只有在泥泞中才会更加醒目。

梅雪风,资深媒体人、影评人。

曾任《看电影·午夜场》、《电影世界》等多家电影杂志主编,著有评论集《虚无的质感》。

撰文:梅雪风

编辑:何瑫

运营编辑:佟通通

微信编辑:尹维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