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的地方·回顾|再现HK-J-029-IV:发掘无名历史

孔若旸
2019-07-25 12:0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上海历史上被称为“十里洋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各类建筑,特别是里弄住宅,是这座城市的底图。时至今日,虽然不少历史建筑受到重视与保护,但更多则湮灭于城市更新改造中;保留下来的那些,多被寻常而日渐拥挤的生活侵蚀,或被自发搭建改易了骨架,或在政府整修中重塑了脸面,昔日容颜埋没于层层叠叠的历史图层之后。建筑展现出的不是自身原有的面貌,只是附带着一串“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编号。

HK-J-029-IV,正是一处优秀历史建筑:杨树浦路197-213号的编号。

围绕HK-J-029-IV,我们的地方就此展开。这是一个微观的故事,没有宏大的叙事结构;这是一个客体的故事,没有一个生长于其中的土著。但我回忆起来,仍然不由地感慨这其中的奇妙。

杨树浦路197-213号。本文图片均由作者团队所摄。

缘起

2018年10月,因为一个修理历史建筑屋顶的工程项目,我接触到杨树浦路197-213号。

这不是一个惊艳的相遇:站在杨树浦路上,从南面眺望主立面,这栋建筑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走近一看,我发现,整个墙面的砖都是假砖,不过是在缺乏质感的蓝灰涂料上,用同样缺乏质感的白色涂料,勾勒出砖块的轮廓;绕到东面小道临潼路再看,建筑的墙面突然多了几许质感,仿佛虚假的面纱被扯碎,出现零星的洞口,从中可以窥见建筑本身的青灰砖墙与点缀其上的红砖线条;待得走近建筑旁边的小弄,绕到西北面,已经看不到涂料,青红分明的砖块以及精致的元宝缝(上海近代建筑砖墙灰缝的典型做法)呈现在建筑立面上——从南面城市主路逆时针绕到北面支弄,仿佛穿过一层层历史的隧道,又如考古般掘开一个个土层最终探得遗迹本身。

建筑的南面、东面、北面墙体对比

这种变化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意识到,站在杨树浦路上所见到的形象,远非(甚至可以说不该)是它应呈现的面貌。而进入建筑之后的场景,再一次印证了我的想法——这处建筑由6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住了7-10户不等,除了2楼有一个卫生间,每个房间都只是卧室。如此不合常理的功能排布,显然不是建筑设计的初衷。与南面虚假的表面一样,时间的流逝带来了太多改变,这样一个平凡的里弄住宅,历史本来的面貌,在方方面面都被重重遮盖,似乎杳不可寻。

我们的故事

既然有了兴趣,在接下来的数月,我围绕它展开了研究,主题是分析它的原有建筑形制,与建筑面貌改易过程中居民与政府两方面的作用,并把它作为“建筑遗产保护案例研究”的课程作业。

当我做完期末pre的时候,课程朱晓明老师建议,我以它参与2018年的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 “你的地方”。

这个项目对我最初的吸引力来自这几句话:“眼中的城市因此缺失新奇,成为连锁店般千篇一律的形式,连我们自己也变得模糊不清”与“人与地方互相发现和定义,这关乎生活之独特经验何以可能”。作为活动线索的《上海行号路图录》以及“探究城市”的主题,也显得与我的工作颇为契合。于是我报名了这个项目。

《上海行号路图录》(红色)与现状地图(黑色)的叠合对比分析

2019年1月13日,在PSA的第一次见面会后,我意外发现,我似乎是所有参与者中年龄最小、来上海时间最短的(4个月)。后面难点在于,我即将离开上海回家过年,尔后又会赴韩国参与一个冬令营活动——这意味着,我将不得不错过之后所有的见面讨论会。

幸运的是,项目老师王昀在与我交流后,赞同我的探索想法,并推荐项目志愿者熏鱼同学作为搭档。作为上海人的熏鱼同学,可以在我不在上海期间发挥作用,她还进一步推荐了自己的高中同学阿邱、秋伊与君宇。

于是,一支平均年龄最低、来自3所高校5个专业的队伍集结完毕。我们的目标,也定为“再现HK-J-029-IV”,希望去发掘这处历史建筑中尘封的信息。

侦探的故事:发掘历史

探索的一个维度,是通过发掘建筑本身,揭开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试图使身边寻常而凋敝的建筑遗产,再现其原初健美的外貌。在报名前,我已对HK-J-029-IV进行了7场勘察,以摸索残存原貌的痕迹。

比如,建筑南面可以看到杂七杂八的多种窗户形式。居民告诉我,其中的“半圆五肋”是原有的窗户形式,其他都是后来换的窗户。但我在一个单元的入口发现了疑点:该单元大门前,出现了水磨石地面(其他单元入口都被水泥重刷地面),这是外廊的常见形式。于是,我探访居民,并在南面阳台发现几处相同的水磨石地面,且在一处发现了铁艺栏杆(也是外廊常见形式),结合南面砖墙都是涂料所画,可以推测,这里原先为敞廊,所有窗户都是后世所加,且下面的墙体并非涂料所绘的砖墙。

再比如建筑北面的附楼。第一次见到时,我们便注意到,附楼的东西两侧有水泥墙面,从材质看这显然是居民后期的加建,但奇怪的是所有单元的附楼均有这样的加建,且尺寸非常整齐划一,于是我推测应是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新加的,但原有结构会是什么形式呢?这似乎一时难以索解。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四次调研时,我正好遇到一户附楼人家搬迁,水泥墙体也被凿开,透过斑驳的墙体,我窥见了隐藏其中的敞廊木栏杆,而木栏杆上的凹槽与柱子、门上的凹槽如出一辙,可以认为是原有的构件。

现存为数不多的入口的水磨石地面(带分心石),与已经并入室内的原外廊水磨石地面

还有非常多这样的发现,这些细节的组合共同支撑起整个复原工作。这感觉类似于考古发掘堆叠的历史信息的过程,也类似于侦探透过蛛丝马迹破案的过程——大量不被注意到的细节与被埋没的信息作为物证展现在面前,并相互佐证。

记者的故事:探访市井

探索的另一重维度是访谈如今居住于其中的住户,特别是已与HK-J-029-IV相伴多年的老住户,去询问他们的生活变化,以及这期间作为他们生活背景的建筑的变迁。我们记录了对十几户居民的访谈,发掘出5个有意思的故事。

比如南面主楼的一层靠北房间,曾经是主人的餐厅,北面附楼则是仆人的活动场所:一层为厨房,二层分为两间,作仆人的卧室,而餐厅靠北墙面上开设了一个独特的小洞口,据居民回忆,曾用作仆人传菜的窗口。从中可窥见主客界限分明。但现在,所有房间都被拆分用作各户的卧室,占据厨房的住户没有给占据餐厅的住户传菜的必要,传菜窗口基本都被封住,被挡在了居民的家具背后。

这种分户导致的“逆士绅化”,不仅体现在HK-J-029-IV的室内,也体现在室外的院落。有居民讲述,目前分割各单元院落的难看灰色围墙,曾经是较低矮的竹篱笆(这曾是花园式里弄住宅的常见形式,现今仍可见于武康路、湖南路一带)。一位在这里从小居住至今的老奶奶说,以前篱笆上还爬着牵牛花藤,甚是好看。

隐藏在家具背后的传菜窗口与“还原”的传菜场景

通过访谈,我们不只是讲述又一个“七十二家房客”的故事,而是希望通过那些人的经历,了解建筑面貌是如何改易的。由此,HK-J-029-IV从时代历程的背景,成为我们观察的对象。我们通过这样的对象,剖切出一片片微观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居民,即使是一些老居民,也不会对他们居住的建筑完全了解。因为各单元情况不同,当我们归纳建筑原貌时,有时会激起居民尘封的记忆,有时是深化他们的了解。我想,这些老住户对HK-J-029-IV的“知”与“不知”,也构成了作品的一个有趣切面吧。

展览的故事

我们计划的展陈,以图像、声音、模型为媒介,记录我们的经历与发现。

图像展现形式为一对“八”字形敞开的展板。一面展现HK-J-029-IV的现状照片、内部功能图解、周边环境分析等;另一面则展现我们根据各种发现证据还原后的HK-J-029-IV的原先的外观样貌、内部功能与周边环境。将两者进行对比。

声音展现分为两层:一层是外放的背景音,即HK-J-029-IV所处环境的水管流淌的水声、路过行人的脚步声、人们的谈话声等,勾勒出带有生活气息的场所感;另一层则是对老住户的访谈录音,以“记者的视角”记录细小的生活与微观的历史。

访谈录音以头戴耳机呈现,录音内容结合熏鱼制作的翻翻卡展示。翻翻卡表面为HK-J-029-IV的照片,但翻开其中的折叠部分,则可以看到我们还原老住户们提及的原先的生活场景。我们试图通过邀请观众动手翻看,以体会“发掘历史”的感觉。

模型的灵感则来自HK-J-029-IV内部废弃的吊灯灯座。我把它做成日晷的晷面,将日晷这一反映时间流转的典型形象与HK-J-029-IV内已不为人所关注的部件组合起来,暗喻时间对这座历史建筑的刻痕。

3月4日我前往故宫做本科毕设的助教工作,从那天开始,到开展的3月8号,熏鱼同学承担了很多工作。3月3日晚上,我在王府井,她在PSA布展现场,我们紧锣密鼓讨论着翻翻书、日晷、展示板等摆放的各种事宜。虽然有很多意外与差错,但最终还是如期完成。

故事的遗憾

3月15日晚上,我回到上海,并在第二天参加最后一场座谈会时,终于见到我的队友们与我们的展陈。3月17日,展览的最后一天,我完整地看完了“我们的地方”的全部展览。

“虽然效果未及预期,但是看到在我们展区停留观看的人们,真的很高兴呢。”我在朋友圈写道。未及预期的地方,我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没有实物。我在其他展陈中,看到许多搜集的路标、器皿、生活用品等。也许是受限于专业思维,我一直试图去做概括、抽象的东西,却缺少直接的物证。我立刻想到HK-J-029-IV的走道上搁置着住户拆下的原有门扇。在采访中,我们也听到很多关于这些门的描述,比如用料很好,因而非常沉重,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配件也是精致的黄铜。特别是,有的门扇一面被后世刷上了较新的、或白或浅黄的油漆;另一面还是原有的、年代感十足的深色木纹——这样的新旧对比,非常契合我们展陈的主题,我们本可以搬运一块门板,放在八字形展板的中间,作为正中第三块的“无字板”。

另一点是缺乏光的设计。苍蝇小馆展览的移动投影仪给我很大触动,其实我们的展陈也需要这种光的变化。特别是,我做了日晷,但日晷本身最大特性——体现时间的流动,实际上没有呈现。直到撤展时,我取下模型,一束斜光打来,我才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指针影子,观众很难意识到日晷,没有转动的指针影子,无法表达清楚时间的主题。如果加入这种移动灯光的设计,使日晷变动的影子得以呈现,效果应该会更好。

日晷理想的光环境表达

尾声

我一直很喜欢我的专业。

因为它能使我看到一般人眼中忽略掉的信息,使我体会发现的乐趣。

但我们往往也不被理解。调研中,我常常听到“什么优秀历史建筑,都是骗人的”、“这些寻常的房子,有什么好看”的声音;也遇到了对这栋建筑怀有热爱的人,他们提供给我很多有用的信息与建议。

我不知道这种乐趣是否能通过这次展览传递给更多的人。在编写展览手册的内容时,君宇提议说,加上一句“HK-J-029-IV给我们这些彼此不相熟的人一个一起探寻’我们的地方’的机会”。我想,至少我的队友们被传递到了。

感谢队友熏鱼、阿邱、秋伊、君宇,感谢这一路上所有提供帮助的人们。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