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降低碳排放又有新招?英国统计局将目光瞄准泥炭沼泽地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 实习生 马小茹
2019-07-23 18:0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有报告显示,通过农业的方法对泥炭沼泽进行恢复可能是解决气候变化的一种相对廉价的方式。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23日报道,潮湿的泥炭沼泽储存了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的碳,但目前许多沼泽已经被排干并用于耕作。随着排出的泥炭干涸,就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泥炭和汽车、飞机和工厂等一样,正在造成气候问题。

但统计学家表示,部分泥炭问题可能相对易于解决且不会花费净零排放太高。

为达“净零排放”,泥炭沼泽受关注

一些相关测算统计由英国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进行收集分析,并向议会报告。他们说,堵塞排水沟和将植被带回荒原所显示出的好处远远高于投入的成本。

据估计,在未来100年内,完全恢复英国已失去的泥炭地可能会花费80至220亿英镑。但就减少碳排放量而言,预计可节省1090亿英镑,二者相比之下,花销便不足为道。

ONS自然资产部门负责人亚当·达顿(Adam Dutton)告诉BBC新闻:“恢复泥炭的方式存在有很多不确定性和变化,因此我们得出的数据其实非常粗糙。但由于成本和收益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可能会产生政策影响。”

泥炭地占英国土地面积的12%左右,提供了全国饮用水的四分之一以上。它们还是备受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并且有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在那里生活。

最近对泥炭地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是由英国生态与水文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logy and Hydrology)的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教授完成的。

他估计英国每年与泥炭有关的排放量约为15-20兆吨二氧化碳当量(而全国的排放量为380兆吨)。

“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埃文斯教授告诉BBC,“可以说,泥炭过去曾经一直是一个不太显眼的问题,但现在不一样了——很明显,泥炭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大的排放源,如果我们在英国想要实现‘净零排放’,我们将不得不解决它。”

泥炭沼泽的经济效应

同时,报告指出,泥炭地包括英国价值最高和最低的农业用地。

一方面是在低地泥炭上进行的农业耕作,主要集中于在英格兰东部,包括产出高价值作物的地区。但由于排水和耕作,那里的土壤正在大量流失。

另一方面则是旱地泥炭的农业用途,旱地泥炭被用于蓄养价值低廉的牲畜,只有通过补贴才能获利。

但这里存在一个障碍,埃文斯教授表示,在低地农业中,大约一半的潜在减排量都来自于10-20%的泥炭地区。他补充说:“这是最棘手的地方,因为这部分地区同时也是最有利可图、最昂贵的,它们带来的收益可以弥补实际上所要面对的挑战以及农业上的损失。据我所知,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fra)正在努力制定应对低地泥炭的战略。”

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告诉BBC新闻,由于退化和降解的程度、使用的修复技术和场地的可达性都有不同,修复不同泥炭沼泽地所要花费的前期成本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使用直升机运输材料必定是花费高昂的。

一位女发言人说:“在许多情况下,仅从碳的角度来看,恢复泥炭地并不具有成本效益。”但她补充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其他好处,如防洪、保水和生物多样性。

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大臣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表示,他希望,向农民们支付多少资金可以取决于他们能够提供多少服务,而不是他们拥有多少土地。因此ONS的报告可以有效地提高那些目前只是被用来蓄养低价值的羊的泥炭地的碳捕获价值。

ONS围绕山区、沼泽地和荒地的独立数据表明,这些地区在2017年消除二氧化碳当量的能力估计可使国家每年获利1.3亿英镑。

此外,数据显示,在山区、沼泽地和荒地中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清除使得2017年相关医疗费用总计节省1090万英镑。

ONS计划制定一系列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将超出国家财富的常用衡量标准——GDP的范围。而这些构成更广泛的“自然资产”估计得出的新数据只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李怡清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