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著名数学家张益唐受聘为北大客座教授,快来看北大学...

2019-07-23 11: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文原标题:《著名数学家张益唐受聘为北大客座教授,快来看北大学子与他的课间对话》

编者按
著名数学家张益唐最近受聘成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意味着这位曾在数论研究领域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学者将与北大开展更为密切的学术合作。

上周,趁着暑期学校《模型式选讲》课程的间隙,同学们和张教授进行了一次对谈——作为教师重返北大是什么体验?有哪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对年轻学子有哪些建议?快来看看吧~

人物介绍
张益唐,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82至1985年,师从潘承彪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教授,于2018年受聘为北京大学闵嗣鹤数论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于2019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2013年,他在《数学年刊》提交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差值小于7千万的素数对,从而在最终解决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百年数论难题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做出了突破性的工作。

重返北大
Q:张益唐老师您好,听闻您成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同学们都很开心。

据了解,您去年和今年夏天在暑期学校分别开设了《初等数论》和《模型式选讲》,想请问您为什么选择了这两门课程呢?

去年上《初等数论》是潘承彪老师建议的,主要面向低年级的同学。

今年是我自己选的,也有其他老师建议,说选一些层次高一点的。

想来想去,最希望找一个各方面联系多一点的,能够跨越好几个,或者说能够包括好几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比如像代数、解析函数。能够让学生惊讶,说数学原来是这样的。

7月初,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教授为张益唐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Q:老师您在北大度过了自己的本科和硕士生涯,您认为在您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北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北大长期以来都有一种特别严谨的学风,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北大相对于其他学校比较突出的。

这要感谢北大一大批的优秀的老师,他们都是“无名英雄”,他们做了很多很多事,但不会喧闹。

我很高兴的是,过了那么多的年,北大还是保留着这种学风,应该说把它发扬光大了。

张益唐教授在讲授暑期课程《模形式选讲》
Q:从学生、校友到老师的身份转换,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很欣慰。因为我在北大的时候,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有几个老师是我非常敬仰的。

我真想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讲台上,能像他们这种方式来教课。

经过了这么多年,现在我做到了,我希望能够一直做下去。

《模形式选讲》课程上的同学们
Q:您未来在北大有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呢?
我们正在考虑,以后有更多时间的话也可以开设暑期学校以外的课程,不过还没有确定下来。
张益唐教授在北大课堂上
数学人生
Q:在数学研究领域,您怎么看待在不同方向的尝试?您在做自己的研究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我觉得可以在一段时间专注于一个问题,但同时也可以关注其他的。如果只关注自己要做的问题,那真的做不出来怎么办呢,所以别的有关联的问题也可以保持关注。

其他的问题就要有自己的判断,比如说我就是因为我判断,我是有希望能把它(孪生素数猜想)做出来。我看到别人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了,最后就差了那么一点点,怎么也过不去。但我觉得我有办法,于是我就去做。

但对我来说,这个做完之后,我还有别的问题要研究,我就做别的了。

Q: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和思维的学科,那么您认为研究数学对您的生活或者价值观上有哪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应该说你真的做数学,你这个人会比较老实(笑)。一板一眼的,该怎么样就怎样。

某种程度上说有些古板,但不太会耍滑头。现在我们社会上,或者学术界都有一些这样的问题,相对来说北大是做得比较好的。

Q:听说老师您在业余时间喜欢听古典音乐,看一些文学作品。古典音乐/文学作品会不会对你在数学研究中带来启发?
应该会有这样的作用。我觉得每个人做事情,还是要有一种心理上和各方面的平衡点。你该狂热的时候可以狂热一点,但是一个人的生活还是要有这种平衡点。

我的文学的爱好,当然不是说是必须会会写诗,你才能去做数学,这个不是的,只是让思维能够平衡一些。

Q:黎曼猜想的研究最近关注度比较高,作为数论方面的顶尖数学家,老师您有没有什么比较感兴趣或者比较看好的研究方向?
黎曼猜想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时候能做出来,但相关的问题会陆续做出来。

数论是不会衰落的。但去年北大闵嗣鹤数论研究中心成立的时候,揭牌仪式上潘承彪老师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数论永远不能成为数学主流”。大家一窝蜂去做数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如果有学生是喜欢数论的话,我是特别高兴的。

张益唐教授为北京大学闵嗣鹤数论研究中心揭牌
良师箴言
Q:中国的数学基础教育是很强的,但一些数学很出色的同学最终并没有选择数学研究为职业,而选择了金融等行业,您怎么看待呢?当时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对于数学的研究?
我觉得这是个多元化的时代,各个选择都有它的合理性。

尽管我选择了数学,但我不能说别人没有选择,就一定不好。我选择数学也不是说你要我往东,我非要往西,只不过就是因为我喜欢数学,而且我觉得我能做,就一直做下去。

而对我们的一些青年的同学来讲,特别是我们北大很优秀的,对数学确实有爱好、有天分的同学,我觉得我还是想说我几年前在北大说过的:只要你是真心喜欢,就不要轻易放弃。

Q:在您看来,做好学术研究需要哪些特质?您对年轻学子有哪些建议?
我觉得做学问,在精神品质上而言,要老老实实,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是非常反感的。另外就是要专注,专注于一个事情。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是很重要的。

北大在一百多年来,形成了它良好的学风,它对学术、对真理的追求。我们这一代,是有责任把它发扬光大的。

张益唐教授在北大作学术报告
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采访:谭诗颖、齐文轩、马逸

图片: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北大新闻网

编辑:张灵凤、刘钊、吴林桐、邱添、汤继尧

排版:童祎璐

责编:谭诗颖、以栖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