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暑期实习|跨专业到世界500强企业实习,她想做更好的自己
没有了各学科厚重的暑假作业、不用赶着参加一堂堂补习班,在常人眼里,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可能与“床”、“空调”、“电子产品”等字眼紧密相连。然而事实上,每到寒暑假,各大高校中便有着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舍弃美好的假期时光,在外实习。与“象牙塔”中的理论学习所不同,“实习”二字意味着更早地踏入社会、更多地参与实践性工作。今年暑假,澎湃新闻采访了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请他们来分享一下自己实习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困难”与“美好”。
华东政法大学 新闻学专业 邓同学 实习企业:联合利华
“对未来的选择迷茫,不如出去看看”
两年前,填高考志愿时,家乡在山西的邓同学选择来到上海,一座融会了多元文化的大都市。她相信来到一座大城市学习,能比在家乡见识到更多、有着更多资源、毕业后也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新闻学这个专业并不是邓同学当时的第一志愿,和大多数报考华东政法大学的同学一样,她想来到这里学习法律,也梦想着日后能和大多数学长学姐们一样,成为一名律师。
结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她的确来到了上海,也考上了华政,但并没有录取到法学专业,对于之前自己关于未来的规划一下变得模糊了起来。究竟该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加入考研大军?是依照自己的专业之后成为一位新闻工作者,或是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做预先规划的人,所以在进了大学没多久后就开始考虑之后的道路应该怎么走了。”既然对于之后道路的选择十分迷茫,而迷茫却恰恰又来源于不了解,邓同学觉得不妨自己亲自去体验一下面前的种种选择之后,再做决定。
在这次暑假实习之前,邓同学就已经有着很为丰富的校外见习经历:电视台、新媒体工作室、市场调查公司,如同她所说的一样,她想亲身实践去看看不同行业究竟在做些什么,在有了了解之后再为自己之后的道路做一个选择。
邓同学今年暑假拿到了在联合利华实习的机会。“从五月份开始我就陆陆续续在网上给很多企业投了实习的经历,然后就是去面试,再等待通知,这样的过程将近持续了一个月。”即使到了学校期末考前的那一周,大部分同学都已投入复习,邓同学依然接到了各种企业的面试通知,从松江赶往市中心的来回4小时车程,不得已也只能来回奔波。但也就是在这一周,她收到了自己最心仪的一份offer——来自联合利华的市场部。
除了这份实习offer,邓同学表示她也得到了一些公关、广告公司的实习机会,但考虑到联合利华在世界范围的快消品领域的地位,还是世界500强企业,她觉得在这样一个平台一定能学到更多,收获更多。
从松江到市中心,通勤来回四小时
家不在上海的邓同学,暑期实习开始,每天早晨从松江赶往长宁,傍晚再从市中心回到学校宿舍。如果说在去实习前会想到之后有着什么样“刻骨铭心”的经历,她一定想不到是上下班的通勤时光。
每天早上在上海地铁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感受早高峰。邓同学还记得自己刚进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那时候她的作息还是凌晨2点睡,第二天中午醒,和大多数“修仙青年”别无两样。“那时候绝对想不到一年后的假期会过上10点睡6点起的生活。”上海早高峰“分秒必争”,每天清晨大学城地铁站安检口前的拥挤人流、只是差了几秒错过一班公交或地铁后的茫茫人群与堵车情况,使得她如今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出门前打开手机查看公交到站情况。
压力在身,责任在肩,实习生更像一颗“螺丝钉”
来到一家大企业实习,最初几天的那种紧张感让邓同学不敢主动开口和身边同事说话、吃饭时一个人坐在食堂的角落......“刚来的那几天我觉得自己和身边的人像是一种脱节的状态,每天按时到点上班、下班,似乎很难产生一种归属感。”
初到实习单位还不能立刻融入集体,吃饭喜欢寻找角落。过了没两天,这种初来的紧张感便慢慢消失了。身边的同事或实习生大多与邓同学的年龄相仿,部门里又多数是女同事,兴趣与爱好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最近追哪一部剧,或者粉哪位明星,又或者是哪款化妆品好用。慢慢地在午休的时候就和身边的同事聊得很多,也不再感觉自己是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了。”在这之后,每到吃午饭时,她也不再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了。
“虽然实习生的工作我觉得更多地是充当着螺丝钉的作用,但螺丝钉的松或紧可能也会影响全局。自己平时做的一些数据表的工作哪怕是一个数字出错了也同样会影响很大。”实习的这几周来,如果说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她觉得自己变得更严谨和细心了,打心眼里对所负责的工作要求不出一点错。
融入集体后感受到职场前辈们的专业与敬业,连办公室的水果吧都觉得亲切。“专业且得体”,这是邓同学形容身边这些优秀的职场前辈时从脑海中蹦出来的两个词汇,无论是在言语上能以最简单清晰的词句将工作分配给每一个人,又或是对待每一项工作所付出的事无巨细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她一直以来所想要做到的。“在这样一所500强的大企业实习不仅仅是丰富了自己简历上的经历,更多的还是能学到很多实际的东西,比如人际交往的能力或者是一些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跨专业实习,在邓同学看来,并不仅意味着更大的困难,通过实习中学习到更多平日在学校中学习不到的知识,假期的实习也仿佛成了一次额外的“知识充电”。
硬币的背后是责任自担,风险自负
“中学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和自己大多走在一条单行路上,不用想太多。但到了大学后,前方的选择一下子变得多样化起来,再也没有老师或家长逼迫着你一定要去做些什么。”在拥有了更多的自由之后,邓同学愈发地感受到了“自己为日后的道路做出选择并负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每一次的实习经历,在她心中,能帮助自己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发展方向。
少了身边最亲近的人的一番指引,当自己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时,邓同学想把这道“选择题”做好。而她觉得,做好“这道选择题”的前提就在于:少荒废时间,多亲身实践。
她想到了自己在民法课上老师所讲授的一个概念:私法自治,如同法律中的自然人可以按照自我的意愿与他人缔结合同,自己的人生也能由着自己做出选择,但也正如老师对于“私法自治”原则的形象解释一般,“自由”这枚硬币的背后意味着责任自担、风险自负。
澎湃新闻的读者朋友们,不管你是在校生还是已经毕业,请把自己实习的故事和更多人分享,我们非常愿意收到你的来信(请发邮箱ppzkb@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