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堡荐|原来,这些作家都来过中国

2019-07-23 18: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可能曾经的中国对西方来说太过于神秘,对中国各种各样的想象和看法层出不穷。

法兰西大帝拿破仑说:“中国,那里躺着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一旦他醒来,他将改变世界。”这是外国人看中国的“崛起论”代表。

英国寇松勋爵说:“中国好比是一所大学,学者在这里永远拿不到学位。”这是外国人看中国的“神秘论”代表。

对西方而言,古代中国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个体现了富足与文明的象征。1299,马可·波罗向西方人第一次展示东方的神秘魅力。在他的书中,宫殿金碧辉煌,财富数不胜数,引来无数探险家前仆后继。

18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方面开始全面赶超中国。与此同时,所有的东方大帝国先后都出现衰落,在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中所向披靡的时候,重拾信心的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从向往掘金到轻视侮辱,甚至留下“傅满洲”这样妖魔化的中国人形象。更多的人,带着各自的目的和眼光来到这里。

今天介绍的这些作家,看似与中国的关系不大,也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到20世纪初的中国,并写出他们的所见,给我们展现了历史书不会告诉我们的事情。

毛姆看中国(On a Chinese Screen)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丨著

胡鹤宜、焦子源丨译

焦子源丨责任编辑

作品简介

1920年的中国算不上平和,“五四”尚未远离,《华盛顿公约》后的异国人却已纷至沓来。英国作家毛姆便是在这时游历中国的。自海港华都到内陆乡镇,顺黄河而下或跋涉山间,途中信手写就的这些文字,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中国背景下的浮生录。借着英国小说家的视角走近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那是当时的另一番景象,所得的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人性的枷锁》(1915) 、《月亮和六便士》(1919) 、《面纱》(1925)、《寻欢作乐》(1930)、《刀锋》(1943)。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

(支那游記: 芥川龍之介の中国旅行記)

[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龍之介)丨著

傅彦瑶、陆沉、梁琼月丨译

梁琼月丨责任编辑

作品简介

作者于1921年受大阪每日新闻社之邀踏上中国之旅,在4个月左右时间里访问了中国的华东、华中和华北大部,以及东北小部地区,也拜访了当时中国的政治或文化名人,他将途中“新奇”的见闻、对当时中国政治及发展的思考记录撰文,最终集结出版。作者是一个深受汉文和中国古典影响的文人,可来到中国之后,种种怪象随处可见,他不但将民国时期乃至当代中国也存在的一些陋俗进行了披露,发出遗憾的叹息的同时又掺杂着鄙夷的批评,有调侃,也有失望。结合上述特点,本书译文也以调侃的“吐槽式”风格译成。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年~1927年),日本小说家,号“澄江堂主人”,俳号“我鬼”。自幼爱好文学,涉猎广泛,从汉文学、日本近代文学到欧美文学,均有研究,更是个博学之士。芥川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文章短小精悍,情节新奇,文笔简洁,以冷峻的笔锋描写社会丑恶现象,具有高度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品有《罗生门》《鼻子》《地狱变》《河童》等。其中《竹林中》一文更是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改编为电影《罗生门》,搬上了大荧幕,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

芥川在后期饱受神经衰弱、心跳过速、胃痉挛、肠炎、皮疹等疾病困扰,生活上的不顺使他萌生自杀念头,最终在1927年7月24日,服下致死量的巴比妥自杀。他的自杀给日本社会尤其是文坛带来极大冲击。日本文学评论家吉田精一在评论大正期(1912年~1926年)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时说,“他的文学可以看作是大正期小市民知识阶层的良心、感觉、神经、趣味等经提纯而获得的结晶。他的创作是他学识与才华的化身。”中村真一郎指出,他的文学创作“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开拓了一个不曾有过的领域”。1935年,芥川的毕生好友菊池宽以他的名字设立了文学新人奖“芥川奖”,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以鼓励新人作家为宗旨,与“直木奖”齐名。井上靖、远藤周作、石原慎太郎、大江健三郎、清冈卓行等作家都曾获此奖项,确定自己在文坛的地位。

中国漫行记——清末西南及蒙古之行印象

(A Wayfarer in China - Impressions of a trip across West China and Mongolia)

[美]伊丽莎白•K•肯德尔

(Elizabeth Kimball Kendall)丨著

高丹、陈如丨译

高丹丨责任编辑

作品简介

作者在辛亥革命前夕抵达中国,自云南取道四川、湖北,而后一路北上,穿越蒙古大漠,耗时约半年,本书记述了她这次旅行的见闻及感受,书中配有作者自己沿途拍摄的图片。本书首次出版于1913年,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涉及中国西部和蒙古的西方书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曾多次再版。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K•肯德尔(Elizabeth Kimball Kendall),1855-1952年,生前是Wellesley College的历史学教授。

阅读原文(“译言”公众号:yeeyan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