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全球竞争力评估
数字媒体产业集群是“互联网+”时代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全球湾区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湾区经济的发展一般呈现由港口经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演化的过程。“互联网+”时代,湾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大量传统经济领域正在主动或被动转型为数字经济;二是大量的建构于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兴数字经济正在湾区经济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截至2018年12月,全球网民数量已经超过40亿,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29亿,普及率达59.6%,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已经高达98.6%。建构于“互联网+”基础上的数字媒体产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主体,也正日益成为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主体。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深入,数字媒体产业集群已成为湾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旧金山湾区汇聚了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脸书公司、奈飞公司等一大批世界级数字媒体企业巨头,引领全球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正是数字媒体企业的大量集群才促进了旧金山湾区的持续性高速发展。在纽约,数字媒体产业的集聚建立起产业互助系统,形成了包括纽约科技大会及其他二百余个科技产业组织,给纽约湾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空间。东京的经济中心地位促使东京湾区形成了以数字动漫产业为典型的数字媒体产业集聚,有学者指出东京数字媒体产业布局策略要转变为再集成策略,促进数字媒体产业集聚是东京湾区走向成熟发展的关键路径。
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总体竞争格局
1.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公司数量比较
世界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先增后减,东京湾区数量最多,旧金山湾区稳居第二,纽约湾区震荡下行,粤港澳大湾区占比最小。
四大湾区比较研究发现,东京湾区数字媒体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其上市公司数量是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总数量的37%,这得益于东京湾区作为日本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聚集大量数字媒体资源的优势。2008-2015年持续走高,总体增幅62.5%,2016出现下降趋势,截至2017年上市公司数量为99家,尽管如此,仍遥遥领先于其他三大湾区。纽约湾区上市公司数量是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总数量的21.61%,其上市公司数量在2008—2017年间呈震荡下行趋势。截至2017年,数字媒体上市公司数量跌至32家。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湾区上市公司数量是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总数量的31%,体量稳居第二,其上市公司数量十年间总体呈现曲折上升趋势,2008—2012年波动增长,由52家上升到76家,增幅为46.15%,2013年开始下滑,2014-2016年再次下滑,降至75家。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是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总数量的11%,2008-2017年,十年总体增幅100%,其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虽持续见长但占比最小。2017年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虽与纽约湾区持平,但总体量甚至还不足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的一半。
2.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营业收入比较
全球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营收总额先抑后扬,旧金山湾区增速显著、体量最大,纽约湾区大幅震荡跌至末位,粤港澳大湾区增速最快但体量较小。
四大湾区中,旧金山湾区数字媒体产业规模优势明显,2008-2017年十年上市公司营收总额是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的65.18%,这得益于美国硅谷位于旧金山湾区,为其聚集大量高新科技资源的优势。从发展演化趋势来看,2008-2017年保持持续上升趋势,由339.68亿美元增长至1773.44亿美元,总体增幅422.09%。纽约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10年营收总额是四大湾区营收总额的16.48%,在2008—2017年间呈大幅波动震荡趋势,截至2017年,其数字媒体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跌至189.68亿美元,总体降幅53.02%,低于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湾区,排行最末。东京湾区数字媒体上市公司营收总额是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的9.53%,十年间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08—2017年波动增长,由68.65亿美元增长至222.35亿美元,增幅为223.89%。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十年营收总额仅占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的8.81%,但是十年增幅最大,2008-2017年总体增幅高达2010.82%,并于2017年明显超过东京湾区与纽约湾区,但占比仍不足旧金山湾区的18.5%。
3.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经营效率比较
研究发现,世界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经营效率曲折上升;旧金山湾区稳居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升至第二,纽约湾区第三,东京湾区第四。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竞争力在过去的十年里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虽然从营收和利润的绝对数值上与旧金山湾区还有巨大的差距,但是在单位经营效率方面已经具备了与世界一流湾区竞争的能力。
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集群竞争力比较
基于2008-2017年全球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规模、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四大维度的集群竞争力指数对世界四大湾区层面数字媒体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基本结论如下:
1.数量规模:旧金山湾区集群比重最高,纽约湾区集聚优势大幅下滑,东京湾区稳步增至第二,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度最低且增长乏力。
截至2017年,四大湾区上市公司数量层面,粤港澳大湾区仍旧“垫底”,需要借鉴其他三大湾区经验。
图1 2008-2017年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公司数量集群竞争力指数演化趋势。2. 人才集聚:旧金山湾区集聚优势尽显,纽约湾区集聚优势愈发微弱,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优势略高于东京湾区,但仍居后位。
图2 2008-2017年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从业人数集群竞争力指数演化趋势。
3.创收能力:旧金山湾区独占鳌头,纽约湾区连年下行失去优势地位,东京低位徘徊,粤港澳营收额仅占旧金山的18.47%。
图3 2008-2017年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营业收入集群竞争力指数演化趋势。
4.盈利水平:旧金山湾区高居榜首,纽约湾区持续震荡跌至第三,东京湾区居于末位,粤港澳利润总额仅占旧金山14.44%。
图4 2008-2017年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税前利润集群竞争力指数演化趋势。
5.四大湾区竞争力比较:旧金山湾区数字媒体产业集聚优势稳居霸主之位,纽约湾区集聚优势逐渐消退,东京湾区集聚态势稳定但已呈弱势,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优势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综合上市公司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四个维度,四大湾区都受到金融次贷危机的影响,但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很快从危机中恢复,只有纽约湾区数字媒体产业集聚优势越来越不明显,2008-2017年十年间集群竞争力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纽约湾区数字媒体产业发展速度放缓;旧金山湾区的集群竞争力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三大湾区之上,其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成熟模式有待其他三大湾区借鉴;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集群竞争力指数十年间变化幅度不大,说明两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稳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无论在四大维度的哪一维度都不再屈居于最后一名,表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
但从2008-2017年十年合计数据的比较来看:从营业收入来看,东京湾区2008-2017年十年数字媒体产业营业收入总计1292.07亿美元,纽约湾区总计2234.08亿美元,旧金山湾区总计8834.94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总计1194.29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在四大湾区排行末尾,数字媒体营业收入是东京湾区的92%,纽约湾区的53%,旧金山湾区的13%。从税前利润来看,东京湾区2008-2017年十年间数字媒体产业税前利润总计309.06亿美元,纽约湾区总计903.96亿美元,旧金山湾区总计4344.68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总计429.91亿美元,在四大湾区排行第三。
综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虽然近年来由于国家战略安排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仍处在四大湾区的较低水平。公司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税前利润等与世界一流湾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与旧金山湾区相比差距非常大。因此,怎样从其他三大湾区特别是旧金山湾区吸取经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集聚优势,增强数字媒体产业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湾区核心城市数字媒体产业竞争力比较
本研究将世界四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排序筛选得到了世界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三项指标的前10名城市。
从公司数量前10名来看,东京湾区的东京市拥有数量最多的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高达96家,远高于其他湾区核心城市,是第二名旧金山市的3.31倍。旧金山湾区的旧金山市、山景城、圣何塞、圣马特奥4个城市入围前十名,公司数量合计达到51家,但仅有旧金山市入围前五名城市。纽约湾区的纽约市和诺沃克市入围前10名,其中纽约排名第三。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深圳分别以13家和11家入围前五名,广州拥有5家数字媒体上市公司,排名第9位。
从营业收入前10名城市来看,前两名均被旧金山湾区城市占据,山景城以1116.82亿美元雄踞第一,其原因在于谷歌、领英(Linkin)等数字媒体超级巨头都集聚在这一城市;脸书所在的门洛帕克市以406.53亿美元位居第二;圣何塞、旧金山和圣拉斐尔三个城市都进入了前十名。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市以294.66亿美元排在了第三位,广州市以26.37亿美元排在了第9位,香港未能入围营业收入前十名城市。东京湾区的东京市以220.77亿美元位居第四。纽约湾区的诺沃克市以139.02亿美元排在了第五名,而纽约市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仅达到49.55亿美元,排在了第8位。
从税前利润前10名城市来看,前三名排序与营业收入排序一致,分别是旧金山湾区的山景城、门洛帕克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市;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深圳市税前利润总额为130.17亿美元,仅占山景城的24.14%。旧金山湾区的圣何塞、普莱森顿分别排名第6和第8名。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市排名第7,香港也没有入围前十名。纽约湾区的诺沃克市排名第四,而纽约市则未能进入前十名,可见纽约市数字媒体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已经被其他湾区城市超越。东京湾区的东京市排名第五,小田原排名第十。
综合来看,旧金山湾区的山景城、门洛帕克、圣何塞、旧金山,纽约湾区的纽约、诺沃克,东京湾区的东京市,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广州等城市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在世界四大湾区城市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仅仅在公司数量方面进入到前十名,在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方面都未能入围,说明在数字媒体时代,香港亟需转型升级。
表1 2017年世界四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关键指标核心城市前十名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建议
基于前文的实证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在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核心维度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三大湾区无法比拟的,然而其在公司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税前利润以及经营效率等方面与世界一流湾区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综合比较结论,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际,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整合三地优势,吸引全球数字媒体产业在粤港澳集聚发展
基于四大湾区上市公司数量层面数字媒体产业集聚度研究发现:旧金山湾区稳居霸主地位,纽约湾区集聚优势逐渐消解,东京湾区集聚优势逐渐显现,粤港澳大湾区集聚状况垫底。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两岸三地的制度、经济、关税、城市发展、生活方式等差异,政治体制的不同导致行政地域壁垒的存在,但同样港澳还存在着不同的体制优势。香港的市场体制是推动其繁荣的最根本要素,只有更好地整合香港的“体系资源”,才能节省“机构成本”。
为促进湾区数字媒体领域的区域合作,需要建立一系列互联网应用创新组织,以推进行业交流、技术创新与横向合作,形成良好的数字媒体产业创新生态环境;同时在粤港澳三地设立扶持资金,助力数字媒体产业发展,为互联网创新项目、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此鼓励互联网应用创新,借此吸引、汇聚全球数字传媒企业齐聚粤港澳大湾区,将粤港澳打造成一个数字媒体产业高度集聚的世界级湾区。
(二)打破内部体制机制壁垒,构建协同一体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
基于四大湾区上市公司从业人数层面数字媒体产业集聚度研究发现:旧金山湾区集聚优势尽显,纽约湾区集聚优势愈发微弱,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优势略高于东京湾区,但仍居后位。2008-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呈现震荡上行演化态势,但十年间集群竞争力指数都小于1,说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虽然不断发展,但数字媒体从业人数仍呈现集聚不足劣势状态。
中国正在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致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仅次于美国硅谷的科技创新引领区,这给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培育人才市场的战略要求,有必要构建粤港澳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创设行业委员会助推横向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面,亟需促进粤港澳地区的教育机构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一体化带来的人才活力。应鼓励国内外高等院校在粤港澳区域联合办学,通过高校集群培养一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促进粤港澳人才政策的紧密协同。
鉴于目前科技人才缺乏财政和税收激励,缺乏对人才流动的支持,建议从完善薪酬体系入手,加强激励性补偿。目前,社会保障、住房和通勤时间成为港澳与内地人才流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因此解决好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住房以及交通成本,是推动粤港澳科技人才有效流动配置的关键。此外应设立相关协调机构,畅通人才流动,打破行政界限,构建粤港澳协同一体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以重点企业为载体,促进粤港澳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
(三)对标旧金山湾区,促进粤港澳数字媒体产业价值链升级
基于四大湾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与税前利润层面数字媒体产业集聚度研究发现:旧金山湾区集聚优势显著,纽约湾区集群竞争力指数震荡下行,逐步失去集聚优势地位,粤港澳大湾区集聚程度增幅明显,而东京湾区屈于榜尾。两大维度中,旧金山湾区数字媒体产业集聚优势均遥遥领先于其他湾区,关键原因在于旧金山湾区集聚了苹果、谷歌、亚马逊、脸书,奈飞等一批数字媒体超级巨头,而且这些企业都处于全球数字媒体产业价值链的上端,科技创新能力强、营销运营能力突出。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媒体产业虽然有腾讯、华为,但是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出台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吸引全球高端价值链数字媒体企业在此集聚。在对待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不能以老旧的思想限制新事物的出现,而应该允许宽容试错(单丽雪,2018),充分调动粤港澳创造创新的活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价值链升级。
另一方面,应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适应和加强“互联网+”下的新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张卫华,梁运文,2017);要依托于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支持,在此基础上建立合作主体之间成果共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粤港澳数字媒体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进而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媒体产业集聚优势保驾护航。
(该报告由华东政法大学新媒体数据研究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艺术与文化产业系联合发布。本文发表时有删节。)
顾问:孟建
课题组组长:臧志彭、解学芳
课题组副组长:孙少晶、孙祥飞、张殿元
研究团队成员:王悦、申林、谢铭炀、马万祺、伍倩颖、李潭、李琳、陈冰心、张佳琪、胡晨楠、祝新乐、耿倪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