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赛迪智库 | 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

王昊 等
2019-07-16 16:5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国家级新区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作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在产业培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带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也应看到,国家级新区之间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化趋势。

为更好促进各个国家级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并识别不同国家级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需开展针对国家级新区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本文从基础条件、产业效能、发展潜能、产业创新、产业政策等五大方面,对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分析,旨在为国家级新区更好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制定相关政策体系等工作,提供相关研究支撑。

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与特征对各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各分项指标计算得分,进而赋权加总,得出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如下图所示。

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东部沿海国家级新区占据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头部位置”,但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占据第二梯队主力,东北地区则排名整体靠后从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产业综合竞争力得分较高(80分以上)的浦东新区、西海岸新区均属于东部沿海地区,上述国家级新区的“头部领先效应”明显。

这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的前沿阵地,在综合交通区位优势、经济总量规模、产业创新投入、发展政策支撑以及吸引利用外资等方面占据了较多的发展先机,由此确立了一定的产业竞争优势。

例如浦东新区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第一个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共同批复的国家级新区(除浦东新区之外,另一个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共同批复的是雄安新区),在政策改革创新方面成效较多;青岛市西海岸是我国与日、韩两国产业合作对接的主要承载地,近年来在发展海洋经济、海工重大装备等方面成效显著。

但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国家级新区,由于其自身综合交通条件有待提升、近年来经济发展增速较慢等原因,产业竞争力表现一般,位列第二梯队。

东部地区的舟山群岛新区则排名靠后,位列第三梯队,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综合交通可达性弱、产业发展效能不足、产业扶持支撑力度不够等原因所致。对第二梯队的分析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领先优势并不显著,反而是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占据了第二梯队的数量优势。

尤其是以湘江新区、两江新区、贵安新区、天府新区等为代表,在GDP增速、产业创新投入、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的表现突出,综合得分较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在产业效能竞争力、产业创新竞争力等方面表现突出,这也表明中西部国家级新区近年来在吸引相关高端高新产业集聚方面成效显著。

但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同样存在产业综合竞争力内部分化的特征,以兰州新区、滇中新区为例,由于在产业发展效能、发展潜能以及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在综合排名中位于产业竞争力第三梯队。东北地区的三个国家级新区整体排名靠后,只有长春新区位于第二梯队的末尾,而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均位于第三梯队。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产业创新能力以及产业政府扶持等方面排名得分较为落后,尤其是在产业创新竞争力排名这一项,东北地区的三个国家级新区排名很靠后,表明近年来上述国家级新区在培育高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赣江新区的基础竞争力

从基础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高速铁路等快捷交通体系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撑作用尤为重要从基础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国家级新区由于地处对外开放前沿阵地且开发建设较早,得分普遍较高。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高速铁路的规划布局建设,我国中部地区国家级新区的交通便捷度大幅提升,而部分东部沿海新区由于尚未有高铁线路覆盖,得分相对较低。

普遍来看,中西部地区国家级新区由于位置相对偏远,且多为在现有高新区或工业园区等传统产业集聚区基础上设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成熟度相对较低,基础竞争力得分普遍不高。以赣江新区为例,新区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医疗及商业配套设施较少,严重制约了新区发展对高端人才以及高端产业的吸引能力。

湘江新区的产业效能

从产业效能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东部地区在人均及地均经济指标方面仍处于明显领先地位从产业效能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国家级新区在经济总量等关键指标方面的领先优势较大,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相对明显,在全国地区经济以及特定产业竞争中占据了领先支配地位。

从以往发展历程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产业重大项目较多,积累了一定的先发竞争优势。但同时应注意到,一些中部地区近年来在吸引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如湘江新区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方面培育并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在一些特色主导产业中的上下游支配能力增强,大大提升了上述新区的

产业发展效能。

中西部新区的潜能

从发展潜能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在发展增速以及实际吸引利用外资水平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从发展潜能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由于中西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目前仍处于快速赶超发展期,因此在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指标方面得分较为领先。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国家级新区设立时间普遍较晚,加之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以西咸新区、湘江新区、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等为代表的中西部国家级新区,成为近年来的产业投资热土,并在吸引利用外资总量、进出口总额增长、社会零售品总额增速、财政收入增速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优异表现,这成为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发展潜能竞争力得分普遍较高的原因。

例如贵安新区2017年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30%,社会零售品总额增速高达94.8%;西咸新区、湘江新区、赣江新区等中西部新区的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也都超过1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浦东的高新企业

从产业创新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国家级新区的研发投入比例较高,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态势显著从产业创新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由于东部沿海国家级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较高,已处在从以往追求速度效率向追求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转变阶段,上述国家级新区内的企业普遍在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投入比重较大。

与此同时,上述国家级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多,例如浦东新区、滨海新区这两大国家级新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超过1500家;东部国家级新区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普遍在3%,以上远高于中西部平均水平,浦东新区该指标数值最高,为4.05%,这成为东部沿海国家级新区在产业创新能力方面领先的主要因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东北地区国家级新区创新活力不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普遍偏低,除金普新区该指标为2.9%以外,其余均在2%以下,这也成为制约东北地区国

家级新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东部沿海的产业政策

从产业政策竞争力看,东部沿海国家级新区行政效率普遍较高,中西部国家级新区出台扶持政策较多从产业政策竞争力单项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国家级新区在落实近年来政府“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成效显著,大大压缩了企业各项行政审批时长(各类投资项目审批时长均实现了50%左右的下降),普遍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中西部国家级新区由于设立时间普遍较晚,近年来在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产业规划等方面工作较多,在产业政策支撑方面的得分要高于东部地区国家级新区。

从政府信息披露程度来看,东部地区国家级新区网站建设程度较为完善,且信息数据更新速度较为及时,此项得分普遍较高。

表1国家级新区产业竞争力各分项指标得分情况

(鉴于河北雄安新区尚处在规划研究阶段,缺失相关统计数据,因此,本文评估对象中不包括雄安新区。)

提升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可知,各个国家级新区在产业竞争力提升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从整体概况来看,尤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高度重视国家级新区的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与持续性投入从相关分析可知,产业创新能级决定了一个国家级新区的经济能级,浦东新区在国家级新区竞争力排名中遥遥领先,不仅是因为在经济总量方面表现突出,更是由于其在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尤其是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的领先地位。

反观一些国家级新区,目前经济发展仍过分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等传统路线,产业创新活力相对不足。因此,应引导各国家级新区加强研发投入,尤其是增强金融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力度。从全社会情况来看,近年来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下降,金融业“脱实向虚”现象严重,制约了全社会创新能力提升。

因此国家级新区应要出台相应政策,增加对制造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并减轻制造业企业税费负担,以增强其自身创新投入能力。

实体经济为提升国家级新区产业竞争力的主抓手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在此过程中,实体经济发展对稳定地区经济增速与提升产业竞争力有至关重要作用。从全国各省市情况来看,近年来广东、浙江等省份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地区经济稳健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即便是中西部等欠发达省份,培育新动能意愿也非常强烈。例如湖南省近年来在保持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领先基础之上,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制造业,上述产业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超过20%,确保了地区经济稳健增长,这也成为湘江新区近年来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各个国家级新区未来应紧抓实体经济发展这一主旋律,夯实自身产业竞争力。

加大对产业政策体系完善等软实力环境建设的工作力度

从本文分析结果可知,影响国家级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硬件条件,而更多的是行政效率提升、政府信息披露等软环境建设。

结合近年来国家提倡“放管服”改革的工作要求,各个国家级新区应在继续提升行政效率的基础之上,加大对企业服务、鼓励创新投入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建设。例如可结合各个国家级新区的产业特征,进一步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与服务制度,增强知识产权转化服务能力。尤其是中西部国家级新区,为弥补自身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方面的薄弱基础,可在辖区内引导各类机构组建公共资助研究创新网络,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作用和创新外溢效应。

(作者王昊、张文会、王珊、韩建飞、高琼均来自赛迪研究院)

    责任编辑:柴宗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