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科院|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为什么离不开传统生计的延续

何思源
2019-09-30 21:4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6月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对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要进行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等新体制;在2020年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这份《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自然保护地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将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形成更为明确的指引。

回顾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进程,从2015年开始设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2017年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国家公园定位和体制改革方向,再到刚刚出台的《指导意见》,中国国家公园在总结世界范围内国家公园管理实践、借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自然保护地体系与管理中,一直面向现有保护地特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为解决自然保护地体系长期以来显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式。

我国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国家公园设立与管理不能脱离国情而存在:自然保护地内及其周边大多存在与自然关系密切的社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限制,这些社区普遍经济发展滞后;社区经历长期的人地关系演化,塑造了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了生态与社会系统的交流。

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曾经出现的割裂人地关系的“封闭式”管理限制了社区居民土地利用与资源获取,这样的方式将保护与发展对立,难以取得预设的保护成效。这些特征与经验已经表明,国家公园在进行空间整合与统一管理时,需要将社区与生态系统置于一个社会-生态系统进行考量,既要从生态系统管理角度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完整、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服务,也需要从社会系统角度来理解和协调社区生产生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目标来看,与其说是管理生态系统,不如说是管理人。只有将人的因素考虑在生态系统管理内,才能确保生态、文化、生计的协同发展。

与自然共存是我们进行生态保护的终极目标,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人与自然协同演化的历史恰恰表明我们与自然可以良好共存。这一方面表明社区的自然资源依赖性强,另一方面也表明适宜的可持续生计方式在客观上可以助力生态保护。社区实现可持续生计的过程是一个生态适应过程,它在每个国家公园所在地都是独特的,真正了解这一过程,对开展生态保护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有它的组成要素与运行方式,长期的观察与实践让一地居民能够对所处地域的生态系统有着充分的认识,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着直接的感受。日积月累的精细认知与在试错中逐渐形成的生计方式,帮助他们应对自然环境的波动。虽然我们称之为“传统”生计,但正因为传统,才最能适应自然,也就最不易与生态系统起冲突。人们知道如何规避生态脆弱性,比如在水土容易流失的喀斯特地形区,就采用挖穴点播,免耕种植的方式;擅长弥补资源结构的缺环,比如在高海拔寒冷地区热量不足,人们利用暴晒后的牲畜粪便作为作物种子基底,隔离土壤永冻层的寒气并利用发酵时散发的热量;善于化解自然风险,比如在黄河之源玛多,人们进行多畜种放牧,避免单一畜种放牧下滋生不适物种,引起草场物种结构变化带来生态风险。通过这三个生态适应过程,地处不同环境的社区居民获得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也能够有效维护资源利用格局,确保所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维持传统生计时从至少四个方面客观上提供了生态保护实现方式。

首先,他们具有丰富的传统知识,比如对有选择的进行采集、狩猎、培育能够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长期观察自然进行灾害防范等。

其次,他们掌握多种传统技术,从事牧业的有着游牧、牲畜结构调配、放牧路线设计等技术,有利于维持草原合理利用和系统稳定;从事林业的有着间伐、抚育、火焚等技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更新;从事农耕的有着选种、育肥、轮作套种等技术,特别是在不少农林、牧、渔等复合生态系统中,人们往往贯彻“环境最小改动原则”,顺自然地势,应季节周期,就地取材修建相关设施,无大规模人工化土地利用,形成了能够实现自我修复的人工生态系统,为生态修复提供了借鉴。

第三,传统社区往往有集体资源管理方式,不少村规民约对水资源分配、资源利用冲突调节等方面形成习惯法,在现代林权确定后仍有约束力;非市场驱动的风俗习惯对于控制资源利用,如采集、伐木等的频率、强度、方式等方面长期存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最后,传统文化,特别是宗教与信仰的作用影响着世界观与价值观,融入了人们的道德认知、社会制度与生产生活。对自然要素的崇拜促使人们有意识地维护山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一些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禁止人们伤害生灵,或为获得特定资源约定时机、期限、地点、数量、工具等,客观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神山、圣湖、风水林等社区保护空间可以被视为法定保护地的延续,也为保护物种的遗传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机会。

具有适应性的传统生计系统延续至今,始终在动态中传承发展,迎接持续的环境与制度变迁的挑战,以其地方性与实践性支持局地特定生态系统保护,以其整体性与综合性联动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因此,传统生计系统所蕴含的生态知识、技术、管理与文化,应当在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中充分发挥作用。将社区管理纳入国家公园管理目标,尊重传统生计方式,不牺牲社区利益,才有可能调动社区生态保护积极性。这一理念,已经在当前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得到认可,并逐步开展了实践。

传统生计系统富含的自然保护理念与方式得到了应用。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牧民成了生态管护员,长期牧业生产所积累的对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中野生动植物的认知、观测天气的技能和纯朴的信仰等一系列因素让他们成了这片土地天然的守护者,而国家公园的保护目标与保护需求让这些丰富的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传统生计系统潜在的附加价值得到了实现。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茶叶种植与乌龙茶、红茶制作历经百年。得益于岩体与森林生态系统下独特的水土与气候环境,生态价值通过茶叶的市场需求变为经济价值。保障稳定的生态系统才能稳固茶叶产业链,得到生态旅游发展机会,认识到这一良性循环的人们以保持传统带来高附加值,避免为追求收入而扩大生产导致牺牲生态质量。

2019年4月12日,合福高铁线穿越在福建武夷山万顷茶海间,茶山碧波滚滚。东方IC 资料图

几次在武夷山行走社区,惊叹于山水林茶浑然一体的勃勃生机。山顶森林葱郁,山腰茶树梯田茶树参差,房屋在无边绿意中若隐若现。有的茶农告诉我,茶树不施用化肥农药,山上的林子里落叶枯草沿坡冲刷过来,都是现成的肥料;有的说茶树按照一定的密度种植,有利于节流雨水,也防止水土流失。还有的告诉我,25度以上不开垦茶山,为了保持水土,要套种乔木。“环境好、水质好,茶叶品质好”,“不用化肥农药,产量少上一半,也可以卖出好价钱,客人认的就是这个品质”,“生态好,茶叶品质好,价格高,也有品牌效应”,“周围有树林,茶树品质更好”。我记下这些朴实的话语,这些辛劳的茶农用语言和行动告诉我,他们不会干扰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目标,他们更懂绿水青山的意义,这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传统生计系统促进文化保护融入自然保护。在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别具特色,山顶森林能涵养水源,人们利用山区独特的地势落差引山泉溪流建造流水坑塘养鱼。封山育林的传统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印刻在历经百年的石碑上,表现在人们对古村落里“风水树”的崇拜中,和谐的人地关系也被保存至今的古民居所印证。自然与文化的交融,让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能够维护一地特有的文化特色,激发社区投入保护地管理的热情。

全球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实践已经证明,保护地管理需要将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重视传统社区与自然系统的深度联系,根据保护实际情况将社区纳入到生态系统管理主体来,吸纳社区参与,联合社区共管,形成社区主体管理。深刻理解传统生计系统的生态智慧,将保护地视为社会-生态系统,有选择的保存传统生计系统,可以在空间上明确生产生活边界,符合国家公园分区管理需求,尊重社区基本权利,有利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目标。

要通过延续传统生计在国家公园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将不仅仅是吸纳传统生态知识与技术,更要在不可避免的现代化、市场化趋势中注重社区居民的能力构建,确保权利共享,保障收益公平,这样才能调动社区的保护管理积极性。传统生计系统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应当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相结合,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需求出发,对社区居民进行如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系统观测培训等;应当依托传统生计系统中人与自然协同的理念,将传统产品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将生计系统的景观价值与所蕴含的生态智慧纳入到自然教育当中;社区应当从延续传统生计系统而带来的生态效果中得到奖励,作为他们没有脱离传统产业寻求更好经济收益的机会成本补偿。

国家公园内的社区都远早于国家公园的设立,他们在当地繁衍生息,早已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共生的一份子。国家公园要实现生态保护,理应得到当地社区的全力配合;要实现全民公益,也首先应当惠及社区。每一个国家公园都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而当地社区是最懂得其脆弱性,最善于适应其环境的群体。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的独特人地关系,理解与重新发现传统生计系统,有利于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管理策略,实现生态、文化、生计的协同发展。

(作者何思源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石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