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晚口述史 | 李学金:深圳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从 1990 年来到深圳,在高校里工作了近三十年。从上世纪 80 年代全市只有深圳大学一所高校,到现在有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等诸多院校,深圳的高等教育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很庆幸自己当时做了正确的选择,从黑龙江奔赴深圳,伴随并见证深圳高等教育的飞跃发展。
李学金
1966 年 5 月出生,黑龙江人,天津大学物理电子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兼科研处处长、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深圳大学科学研究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 " 千百十 " 人才省级培养对象,深圳大学优秀学者,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
口述时间
2019 年 5 月 24 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政协会议厅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实习生 刘琦 林梦鸽
壹
来深圳可能是我一生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
流行歌曲中知深圳
我祖辈是山东人,后因父亲闯关东,迁往黑龙江,我也在此出生。
上世纪 80 年代,逢国家改革开放,百废待兴,高等教育也处于恢复阶段,我赶上好时代,于 1984 年从哈尔滨开始了求学生涯。
那时人们常说 "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所以在本科求学阶段,我选了物理专业,但实际上物理这门学科偏基础和理论,离应用较远。于是我攻读硕士,转学微电子技术与半导体器件,主要研究传感器。这在当时是比较时髦的专业,就业也不成问题。
我读大学时,新闻媒体还不是很发达。当时校园里面流行着一首歌叫《夜色阑珊》," 晚风吹过来,多么的清爽,深圳的夜色,绚丽明亮。" 这样轻快的歌词,让我了解到,原来南方有一座城市叫 " 深圳 "。
没想到很快,我就与深圳 " 打上了照面 "。硕士研究生最后一年时,我到上海出差,趁这个机会顺便到深圳做考察,刚好一个朋友见我临近毕业,便介绍我去深圳大学核技术应用联合研究所实习,就这样,我来到深圳。
听师一席话,选择来深圳
1990 年,我第一次来到深圳。当时深圳大学门口的桃园路还在修,深南大道只是一条土路,沙河西立交桥还是一座小铁桥。不过乱中有序,深圳道路很干净,绿化也做得很好。虽然城市规模较小,但一切都让人感觉到,深圳那股蓬勃向上发展的力量。
我在深大的研究所实习了半个月,工作并不轻松。研究所里有一些重油检测的项目,要在高温的马弗炉里把重油碳化,但不能烧起来,这就需要对温度和时间的精准把控。我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每天凌晨三点去关掉马弗炉,那时没有闹钟,但我依然可以准时起床,完成任务。正因为这份认真,研究所王所长对我很认可,在我离开时,他问我是否愿意来深大工作,我当下即表示了愿意。
回校后没多久,我就接到王所长的一封信,他们正在计划明年的招生工作,信中王所长向我确认,是否还想去深大工作。
那时的我,碰上了一个选择题。彼时国家改革开放没多久,对外贸有着严格的要求,所有的公司都必须通过外贸公司对外进出口,所以那时外贸公司非常赚钱。在我们那一届学生看来,倘若能去外贸公司工作,那便是当下最好的工作。我很幸运,被哈尔滨一家外贸公司录用了。
到底是去深圳,还是留在哈尔滨的外贸公司上班?我考虑了整整一个月,直到有一天,我的哲学老师跟我说了一句话:" 外贸公司全国都有,去深圳可能是你一生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 就这么一句话,我的心结瞬间打开,下定决心奔赴深圳。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李学金(后排右一)与深大同事参观大亚湾核电站。
贰
深圳大学可谓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
深大为深圳培养大量人才
深圳大学可谓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
据了解,当年,深圳大学创下了在一年之内建设、招生、开学的 " 深圳速度 "。
而在建校之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更是抽调精锐力量,一批院士专家亲临深大支援建设。
与此同时,出于对因改革开放而生的深大的期待,大批学生选择报考深大。
事实上,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大确实做了许多创新。为了让学生能交得起学费,深大提供勤工俭学,这是过去大学所没有的。同时,深大还鼓励学生办洗衣厂、办实验银行,那时交通和商业都没有那么便利,这所实验银行也为学校师生带来许多方便。
或许因为学校天然的创新氛围,我发现,无论是年轻老师还是学生都很有闯劲,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1991 年,我来到深圳大学,在应用物理系当教师。那时的深大,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后,开始走向瓶颈期。
由于科研刚起步,且缺少经费,初期研究无法做起来。当时我所在的应用物理系一年只有 15 万元的经费,10 万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5 万元用于维护。我是研究光纤传感器的,然而学校除了有一段 150 米长的光纤,任何相关设备都没有。
直到 1995 年左右,教育部来深大做教学评估,在参观完深大的实验室后,教育部有位领导反问我们," 你们学生很多专业的课程,都没有实验相关的设备吗?没有正规的训练,怎么就毕业了?" 其实这句话蛮重的,深大领导马上意识到了其严重性。
后来深大给深圳市政府写了一份报告,市政府很快就批下来两百万元的经费,我们在一个月内把实验设备买齐,顺利通过教学评估。这次的教学评估也给了深圳一个警醒,上世纪 90 年代末,深圳市人大、市政协都开始呼吁深圳要建设自己的好大学。从此深圳大学重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地方高校。
其实深大在满足深圳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有很大贡献。这么多年来,深大培养了十多万毕业生,如果没有这所大学,没有马化腾、史玉柱、邓学勤这些毕业生,今天的深圳企业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深大还开办成人教育课程,我刚到深圳的时候也去夜大教过书,学生很多是企业的打工者,白天上班,只有晚上来上夜校,很辛苦,但是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这是深圳的活力,也是它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
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定位是 " 一个品牌,两个校区 "。
香港中文大学结缘深圳
2009 年年底,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成立专责小组,探讨在内地成立一所新大学的可行性。为此,专责小组曾研究全国高等教育及研究单位的分布,发觉作为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经济区域重要城市的北京、上海和深圳,教育发展不平衡。以重点大学和国家级研究所数目来看,北京各有三十多所和两百多所,上海则有二十多所及六七十所,而深圳就只有一所深圳大学,国家级的研究所更付之阙如,即使把整个广东省计算在内,也不过七八家。珠三角面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未能配合的根本问题,为香港中文大学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深圳毗邻香港,港中大就教研协作与学生交流而言,地理已占优势。同时,深圳市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投放在教育和研究的经费迅速增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学生们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也为深圳加了不少分数。作为创新之都,深圳科技创新风气日盛,高新企业陆续进驻,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较为旺盛,学生毕业后能迅速在深圳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几经研究与磋商后,香港中文大学决定于深圳建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建成,对深圳甚至内地来说都意义重大。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的批文上有一句话:" 希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对中国高等教育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这实际上就是期许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些成功经验,比如人才培养的模式、体系,然后为内地其他高校提供借鉴。而对于深圳来说,这个城市发展很快,需要高水平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水平大学培养出的人才、需要高水平大学的科研成果为之支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这方面就能助一臂之力。
港中大(深圳)坚持特色办学
2014 年,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大学根据《中外联合办学条例》要求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校建立后,除了从本部调来部分香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还通过全球遴选招聘了不少优秀教师。我也通过全球遴选,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协理副校长。
▲李学金(右)与香港中文大学第七任校长沈祖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定位是 " 一个品牌,两个校区 ",所以该校的管理体制、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方案都是从香港中文大学那里移植而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立的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考核内容、考试方法,都需经过沙田校区教务委员会审定和批准,招聘的老师水平也不能低于沙田校区的水平。
虽然是新学校,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复制了香港中文大学成熟的管理体系,如此便免去了成立初期摸索的过程。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很难有一个具体的 " 一流大学 " 的标准,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就只有一个标准——香港中文大学的标准,它有具象的参考系。
同时,相比于内地其他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很多特色之处,例如书院制、通识教育、国际化教育。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书院是相对于学院来说的另一套并行体系。学院负责专业的设立、培养计划的制订、科研项目的开展等教学工作,书院则包括了教学之外的生活、社团等功能,它营造了家庭的概念,如果说学院是爸爸,书院就是妈妈。
每个书院都有独一无二的理念和故事,还配有自己的宿舍和食堂。书院里面的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并且还定期轮换,比如宿舍里的舍友会一年一换。书院就像一个小型大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在里面与不同专业的人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学校计划共建六个书院,现在已经建成四个了。
通识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特别之处,学校的通识课课程量大,占总课时的六分之一,还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成套的自编教材,通过小班研讨、学生思辨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国际化教育不单体现在全英文教学上,更体现在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上,学校已经与九十多家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学生有很多海外课程、留学交换项目可以选择。
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深圳的高等教育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推动产学研结合
深圳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就是推动产学研结合。如今深圳高校越来越多,政府的投入力度也很大,催生了很多科研成果。高校科研成果通常处在创新链的前沿,如果能够和企业应用端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发展。
2008 年,我担任了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 年组建深圳光纤传感网工程技术实验室, 也担任主任。在实验室除了进行学科研究外,我还组建了一个产学研联盟,试图把高校与企业、企业上游与下游之间联系起来。联盟刚成立时,我们逐个打电话给企业,邀请他们加入,开始有些企业不太理解,还以为我们是骗子。后来他们发现,我们确实是去帮他们的。几年下来,我们帮助一些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研发出了很好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企业自愿加入我们这个联盟,现在联盟里已有六十多家企业。
▲李学金(左五)参加深圳市传感器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仪式。
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障碍,其中一点就是企业无法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华为在这一点上值得借鉴,它不需要高校直接给出产品,而是能够自行将其转化。例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位院士研究的优化算法在华为的 5G 通讯系统中有所应用,华为买来算法,会自主研究,这是别的企业较少具备的。要打破这一局面,可能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一旦成功突破,我国的创新能力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深圳高等教育飞速发展
我从 1990 年来到深圳,在高校里工作了将近三十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市只有深大一所高校,到现在有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等众多院校,深圳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几年深圳建起许多名校分校,我认为这不失为一条发展高等教育的好途径,因为这种模式能够整合利用全球的优势资源,对学校的建立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独立办大学难度非常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把香港中文大学先进的理念和体系全部移植过来,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但即便如此,过程也颇为艰苦。
事实上,深圳在高校建设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深圳市政府是一个开明的政府,我刚到深圳时就有体会,现在与其接触愈多,愈能发现领导很有水平和远见,他们真心在帮助学校发展,深圳的经济实力也能为高校发展提供足够财力支持。同时,深圳的地理位置毗邻香港,因此能向香港学习一些国际化教学的经验。
对于我来说,深圳几乎意味全部。我从工作第一天起就在深圳,每次出差回来,下飞机时也总觉得深圳的空气特别清新,有股难以言表的味道,我将其理解为对这个城市的爱。就像我开头说的,如果现在问我,再来一次我还会不会选择深圳,我的答案还是肯定的,一定会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