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智库动态|刘世锦:大都市圈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能
7月13日,“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9-2028)》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基金小镇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就新书内容作了介绍,同时就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建设高标准的市场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研讨。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发表了主题演讲。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9-2028)》一书的主编,刘世锦认为,就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来看,建设高标准的市场经济是最需要办好的一件事情。
他分析了高质量增长的六个来源。分别是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大都市圈发展;低效率部门的改进;着力提升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要加快前沿性创新;促进绿色发展。
刘世锦认为,大都市圈范围的乡村振兴是下一步中国经济非常重要的区域。
“大都市圈”是刘世锦反复提及的概念,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大都市圈发展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提高经济普惠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手段,他指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都市圈加快发展,这也与另一个题目明显相关:乡村振兴。
哪些乡村能振兴?刘世锦认为,并不是每个乡村都要振兴,大都市圈范围的乡村振兴是下一步中国经济非常重要的区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但刘世锦同时指出,这一领域的问题也很多,城乡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仍存在体制上、政策上、观念上的制约,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宅基地无法进入市场,在助推城市房价的同时更使农村错失了大量本来可以获得的发展机会。
刘世锦表示,要加快城乡之间人员、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大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是主战场,重点是在核心城市周边发展起一大批小城镇或者中小城市,形成新型城市群。
“在这个范围之内,农民可以进城,城里人可以下乡,城乡居民宜城则城,宜乡则乡,特别是在大都市圈范围内的乡村地区应该允许鼓励城乡居民置业创业,共建共享。”刘世锦说。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今天来看,允许并鼓励城市的资源下乡,用社保体系而非土地给农民提供社会安全网,实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仍然需要下大力气加以推动。
刘世锦特别强调,在乡村地区建成一些小镇,包括小城市,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能够推动解决城市资本下乡难的问题,加速市场资金要素的流动。
除了大都市圈范围的乡村振兴,刘世锦还提到低效率部门的改进、着力提升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等经济高质量增长来源。
他认为,扩大市场准入、鼓励竞争是降低基础性成本的主要措施,下一步改革要聚焦完善产权保护,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稳定的机制,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要大踏步地从过剩产业、低效领域退出,集中到社会保障、公共产品领域中“卡脖子”的技术产品和国家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
2019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2019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刘世锦指出,负面清单应突出重点,主攻打破基础产业垄断。
刘世锦表示,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试验相结合。顶层设计主要是指方向、划底线、更多地激发地方、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但“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要通过基层试验切实加强推动国资国企、土地、金融、财税、社保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程。
《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9-2028)》一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长期研究项目的第七辑,全书从需求、供给、产业、区域和城市、资源环境等方面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做出分析和展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书中导言部分指出,2018年虽然存在中美贸易摩擦、民营经济预期不稳定等变数,但经济增长进程尚在预期之中,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