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三评③丨留校察看、道歉之后,留学生到底该怎么管?
这几天,留学生成了新闻热词。
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一名埃及籍留学生,骑电动车载人被交警拦下后,拒不配合正常执法,多次推搡民警。在舆论的汹汹之下,学校给予其留校察看处分。
山东大学组织的留学生“学伴”项目同样陷入了舆论漩涡。早在2018年11月15日,山大发布的通知显示,已成功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友好“学伴”小组。7月12日,山大发布情况说明,称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对此深表歉意。
事件告一段落,这场热议激发了公众对来华留学生的关注,其实也不能因为个案就全盘否定了来华留学生工作的成就。
首先,中国已经成为接受留学生的大国。2018年11月,有教育部官员在论坛上公开列举数据称:2017年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92万名各类留学生来华留学。中国拿出了33亿元资助其中的6万名左右外国留学生,另外约43万名外国留学生给中国带来了350亿~400亿元的教育收入。
在世界上许多留学生教育大国,海外留学生在当地的教育支出和日常消费都被视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保持两位数增长。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认可度越来越高,留学生教育也将成为拓宽高校办学资金来源、增加地方商业收入的渠道。
然而,不管是将发展留学生教育视为大学国际化的标杆,还是当成高校和地方“创收”,办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教育的追求上来。
2015年,中国就成了世界上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不过,很长时间以来,语言类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占有较高比例。很多外国学生来中国就是为了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这与中国留学生到欧美发达国家学习丰富多样的专业知识,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在某种层面上看,一个国家开展国际生教育的规模和结构,确实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中国还是处于上升通道中。
其次,人们还关心对留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能否与本土学生用“一把尺子”。笔者上大学时,也有一些留学生随班上专业课,甚至学院在管理上还把留学生编入中国学生的行政班级,鼓励留学生参加中国学生的班级活动。然而,在专业排名和奖学金评定时,就常常见不到留学生的影子。这就很难说,来华留学生取得了多么好的成绩。
第三,不仅是学业考核要用“同一把尺”,相关学校纪律也该统一考核。福建农林大学留学生交通违法事件的警示是,对于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理应与本国学生采取同样的规则。尤其对于那些触碰规则红线的学生,该处罚的处罚,该劝退的劝退。不能因为处罚留学生、外国人“麻烦”,担心影响学校国际生招生,就高举轻放。
一定程度上,帮助来华留学生适应环境,体现了教育应有的人本关怀,但这只是一个次要问题,根本还在于严格对留学生的学业要求,做到“一把尺子量人”,让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国高质量教学的“活广告”,这关系到中国大学的声誉,也是民众有关教育公平的诉求所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