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1
  • +1
    279

为何许多老师面对不听话的学生却“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

萧海川/新华社
2019-07-12 21:20
舆论场 >
字号

日前,针对一起教师用课本抽打逃课学生的事件,山东五莲县教体局在学校处理意见的基础上,对涉事教师追加扣发奖励绩效工资、纳入当地信用评价系统“黑名单”等多项处理。恰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这一事件引起公众关注。

惩戒到底是不是学校教育的题中之义?答案是肯定的。

现如今,为什么许多老师面对不听话的学生却“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甚至干脆在心里就把传承了几千年的戒尺置诸一边?复杂的原因中至少包括这一条,那就是个别教师滥用教育惩戒权、体罚学生,屡屡引发家校矛盾、师生对立。然而,事实证明,教师一旦扔掉戒尺,对学生来说,贻害远大于收益。

学生违规,当然要管;屡教不改,必须惩戒。“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就是要把戒尺还给老师。递到老师手上的这把戒尺既要有温度,也要有刻度。

戒尺上的温度来自于爱。爱是教育的起点,教育惩戒权就是“因爱赋权”,以爱学生为出发点。学校、教师和家长理应在爱孩子这一共同出发点上达成共识——必要的惩戒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戒尺上也要有明确的刻度。要让老师能够掌握它的限度和力度。什么时候该动用教育惩戒权,它的边界在哪里,力度有多大,这些不妨在实施细则中规定得细一些、再细一些,让教师管教有据惩戒有度。

拿起来首先感受到它的温度、用起来能明确掌握它的刻度,这样的一把戒尺恐怕才是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最好的那把。

(原题为《(新华时评)戒尺要既有温度又有刻度》)

    责任编辑:柴敏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279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61)
    发表
    热评论
    三年少赚不少钱哦
    2024-11-13 ∙ 安徽
    17
    回复
    举报
    • lining2313你眼红?
      • 2024-11-13 ∙ 黑龙江
        9
        回复
        举报
    • 澎湃网友MNZJBr你钱多,送医院好了
      • 2024-11-15 ∙ 河南
        回复
        举报
    2024-11-13 ∙ 上海
    9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三年少赚不少钱哦
      2024-11-13 ∙ 安徽
      17
      回复
      举报
      • lining2313你眼红?
        • 2024-11-13 ∙ 黑龙江
          9
          回复
          举报
      • 澎湃网友MNZJBr你钱多,送医院好了
        • 2024-11-15 ∙ 河南
          回复
          举报
      2024-11-13 ∙ 上海
      9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30℃要来了?
        • 外交部:美打压我半导体产业损人害己
        • 2024年550余起拐卖案被侦破
        • 象屿地产集团:总经理李雄文接替张永利成为公司董事
        • 世茂集团: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已经撤回
        • 《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的下一句
        • 依靠过去的积蓄或功劳过日子,不再做出新的努力或贡献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