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校长访谈|建平中学:手机可作为培养学生自控力的一种工具
【编者按】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
当下,中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2014年,上海启动教育综合改革的国家试点,每年都在改革创新中形成新的制度性成果。
澎湃新闻推出《名校长访谈》系列报道,与校长们面对面,听他们讲述最生动的师生故事,传播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暑假到来,学生研学活动又开始热闹起来。
从1996年,上海市建平中学开始开展“长江行”“西部行”“南京行”等一系列社会考察活动,并以此建立了建平特色的研学课程,与国庆通宵狂欢活动、职业体验、4S课程等,一起成为建平中学特色德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研学活动是学生成长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平中学国际教学中心副主任尹凡介绍,建平中学正在积极申请筹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学生的丝路学院。对于建平教育集团来说,吸引一带一路各国的青年来到中国,是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友谊的孵化器,为中国进一步开放发展、促进民心相通埋下年轻的种子。
在建平中学校长赵国弟看来,研学活动和获得上海市特等奖的“生涯规划”一样,是建平 “合格+特长、规范+选择”这一办学理念支撑下的成果,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社会化底色、个性化精彩”的建平人。
赵国弟校长【对话赵国弟】
澎湃新闻:学校招生时看重学生哪些品质?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赵国弟:我们在招生时看重孩子富有热情、为人真诚;身心健康、勤奋好学;能为家庭和社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具有良好的学业基础和认知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敢于实践的干劲。
通过三年的培养,建平中学将使学生“心中有理想,有为之奋斗的毅力;心中有大爱,有为之奉献的情怀”。
这实际上有两层意思,即重点不是今天学习的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愿意为社会民族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理想情怀明确了以后,素养品行有了,实际上学习自然而然就跟进了,一定是好的。
所以我一直对学生说,身体要健康,思想要端正;要有顽强的毅力,不断努力拼搏,当然还要勇于实践。劳动和实践,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是普适的。
趣味实验澎湃新闻:什么是成长性思维,又如何培育?
赵国弟:培育成长性思维,即面对过去-善于忘记、面对失败-倒逼突破、面对挑战-勇于尝试。培养人生规划与学习技能、实践与劳动技能、锻炼与调适技能。
我在和优秀学生交谈时,他们曾向我诉说了他们的困惑,在学校里,不是老师教什么就接受什么,而是要去索要,问老师这个事情该怎么做,我想做什么,你能提供我什么资源,这就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称之为成长性思维。如果学生们具有这种品质,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认真做实验的学生澎湃新闻: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改变,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淘汰?
赵国弟:我认为不会,人工智能也不要夸得那么大,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当中有一些应用,比如一些作业类的APP推送学习资源,也有一些教育科技公司推送的进阶练习,但是仅仅停留在学习知识这个层面。
我相信在未来完全有这种可能:知识学习是通过学生自己能够做到的。但是为什么要去学这个东西,这就是难点,即学习的动力问题。动力问题人工智能是解决不了的,是需要老师去解决的。
另外,我刚才也说过,在培养人的过程当中,心中要有理想,并为之去奋斗,心中要有大爱,要有愿意奉献的这种情怀。而培养人才的过程和情怀是无法用人工智能去替代的,更何况今天的人工智能在教育当中的能量还不是很大。
所以我想教师更需要去反思自己,能够把比较浅层面的教育方式转一部分到更深层次的育人上去,这才是教育的回归。
回顾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一开始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教育做人,比如2000多年前孔子教的就是如何做人,更多的是道德范畴。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大量都是技术层面的知识,人们忘记了我为什么要去学习这一问题。我想人工智能到来以后,能够把我们的老师从繁琐的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能够抽出身来真正实现教育本质的问题,回到如何去教育人上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
课堂澎湃新闻:建平的课堂对于手机是怎么管理的?
赵国弟:手机对有些老师而言,已经是一个教学的终端,比如说通过投屏,可以当场检测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再比如通过手机,在某些学科上进行检索,可以当场获得很多信息,手机在某些课程中,已经成为工具。
当然也有的课程是没必要用手机的,现在的问题是手机确实会让人陷入其中,有的人是不自觉的。所以我们的老师会这样处理,这节课如果不需要用手机,大家可以把手机放在教室前面的手机袋里面,如果这节课要用手机,就拿手机一起来用。
也有家长持不同的意见,建议学校把手机全部收掉。我曾经说过,手机就是工具,就像一把菜刀也是工具,用来切菜是好的工具,但也可以用来犯罪。
一个孩子如果在手机面前无法控制自己,到社会上后有更多的诱惑,他如何来规避呢?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手机作为培养学生自控力的一种工具,那是非常好的事情,何必要把它当做“毒品”来处理呢?
讨论式课堂澎湃新闻:如何看新高考改革?
赵国弟:长期以来,高中的教育停留在知识技能、应试能力等方面,这与现在的高校录取制度是有关联的。这样的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在恢复高考40年来,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现在,如果我们的教育方式、培养方式还是跟随式,还是要求学生“跟着我学”这种模式,对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是中考高考改革的动因之一。
第二个动因,现在知识的生产量、创造量已经远远超过人学习的能力和范畴。根据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来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人类的知识生产量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学习那么多层出不穷的知识。
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实际上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知识和学术教育等都是为了提高核心素养。只有有了这样的核心素养,才能应对社会如此快的变化和如此多的知识的涌现,所以中考改革也好,高考改革也好,都是基于以上这样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高考改革要强调选择性,目的在于要能够触动学生自己想要学,而不是被动地学,触动学生知道要学什么,然后能够更主动地去学,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社会上也确实有不同的声音,都是从技术层面出发的,我认为,改革不完善可以改,但改革的方向是对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