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海援疆医生日常:连续4个周一通宵手术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2019-07-11 20:3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昨天凌晨两点,你是不是夺门而出,我在隔壁都听见你关门的声音了。”走向病房的路上,陆佳琦笑着调侃身旁的周贇。
他们是喀什二院第九批第二轮上海援疆专家,周贇是新华医院产科的副主任医师,陆佳琦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妇科主任医师,两人分别在喀什二院产科和妇科担任科室主任。

“我大概30秒没到就决定了要来。”周贇回忆说,2018年5月接到紧急通知,新华医院需要一名产科医生援疆,30分钟内需要决定人选,作为备选的周贇考虑了不到30秒就做了决定。陆佳琦说,他的经历也差不多,接到通知的时候刚下手术台,没怎么考虑,觉得有需要就来了。

从东南沿海大都市到风沙凛冽的南疆边陲,被问起能否适应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变化,周贇觉得很充实且富有意义,就是经常想念家里的妻子和5岁的孩子,每天都要和孩子视频聊天。

通力合作之下,仅2018年一年,喀什二院援疆医疗队共接诊11620人次,主持抢救急重症病人1500余次,参与完成手术1499台,开展新技术项目42项,填补了许多南疆地区及喀什二院的技术空白,义诊72批次、惠及群众1200余人。

产科周贇(左三)在病房内带教。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图

意料之外和一个意料之中

谈起初到喀什二院的印象,周贇说了一个意料之外和一个意料之中。

“硬件条件意料之外的好,软件条件意料之中的差。”5月25日,周贇走过医院的中央花园,一些病人和家属正在花园里纳凉,记者跟随周贇踏入门诊大楼,内部宽敞明亮,各科室有序分布。

周贇告诉记者,他所说的软件条件是指诊疗的思维和诊治的技术,诊疗思维应当是规范化流程化的,然而当地很多医学教育是以师徒传递的经验主义教学。自从他来到产科后,就给当地医生护士们布置了中华医学会指南的学习任务,经常组织讨论,进行测试。

查房、看门诊、做手术,这一系列工作似乎和上海差不多,多出来的工作量是繁重的带教任务。每日进行查房时,周贇和陆佳琦两位医生身后都跟了许多当地医生护士。

“要注意检查她的胰岛素,如果比较稳定的话,可以申请进行无痛分娩。”周贇一边提醒身后的护士,一边询问一名糖尿病孕妇目前的情况。一名护士在一旁骄傲地告诉记者,就在上周喀什二院产科开展了第一例无痛分娩。

目前,18名援疆专家已经与39名当地学科骨干结成师徒对子。这一“导师带教”计划,逐步实现了从“师傅做徒弟看”到“师傅指导徒弟做”,再到“徒弟做师傅看”的转变,许多以前不能开展的手术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当地医生现在都能独立开展。

此次上海第九批援疆医疗队的援疆干部一共39名,均来自各大三级甲等医院。他们在喀什二院实施“以院包科”,除领队担任院长外,其他38名干部人才均担任科室主任或副主任。

工作辛苦之外,两位男医生还要面对病患的不理解。2018年9月起,喀什地区开始推动HPV检测,阳性率很高。陆佳琦告诉记者,他们发现当地妇女缺乏定期妇科检查的意识。

当地的一名女性村干部,子宫异常肿大却不当回事,小腹肿得宛如怀孕了才来就诊。陆佳琦来到这名患者的病房,通过按压腹部确定目前子宫肌瘤的状况,并告诉患者的丈夫即将准备进行手术,“以后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不要拖成非要动手术了再来医院”。

妇科陆佳琦查看病人情况。

填补技术空白

2019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周贇经历了“星期一魔咒”——接连四周,从星期日晚上10点做手术忙到星期一早晨6点。

这一方面是因为孕妇分娩60%-70%都是在晚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产检意识,高危妊娠频发。

4月中旬,喀什二院妇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23岁年轻女性剖宫产术后14个月再次怀孕,这次怀孕并没有给家人带来惊喜,因为在检查时就发现胚胎并没有在正常位置着床,而恰恰长在了剖宫产子宫疤痕处。子宫疤痕妊娠可以导致子宫破裂,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

由于病人相当年轻,陆佳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尽可能保住病人的子宫。首先是影像学评估,超声医学科医师布祖拉发现,检查结果并不乐观,因为胚胎完全嵌入子宫肌层,并明显凸出子宫浆膜面,侵犯膀胱后壁,周围血管异常丰富。

诊疗团队决定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通过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阻断胚胎周围的血液供应,减少术中大出血风险。影像中心介入导管室医师迪力夏提·依明及助手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用精湛的技术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封堵了双侧子宫动脉。

随后,妇科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在介入术后第二天,由陆佳琦主刀,妇科副主任梁杰、秦风医师全力配合,完整切除妊娠组织,几乎没有出血,保住了这位年轻妈妈的子宫,该病患术后恢复良好。

通力合作之下,仅2018年一年,喀什二院援疆医疗队共接诊11620人次,主持抢救急重症病人1500余次,参与完成手术1499台,开展新技术项目42项,填补了许多南疆地区及喀什二院的技术空白,义诊72批次、惠及群众1200余人。

妇科和产科收到的锦旗

把宿舍变成“公共活动室”

“我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陆佳琦说,喀什二院的医生们相处融洽,因而碰到疑难重症手术,永远都有人搭把手。

在某个周一,周贇在18小时内完成了两台手术,只休息了2小时。

“那天一个前置胎盘大出血的病人来了,我们紧急手术,但术中发现前置胎盘和宫颈部位黏连致密,手术中出血量较大,完成产科手术后仍然有持续性阴道出血。”周贇说,凌晨2点,他临时呼叫放射科医生迪里夏提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到了凌晨4点,又把ICU(重症监护室)主任陶然君叫醒,一起参与抢救。

手术两天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回产科病房。

周贇说,整个手术抢救过程牵涉到多个学科合作,产科联合麻醉科、放射科、输血科、ICU、检验科等,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实现了南疆地区首次将前置胎盘产科与放射介入联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而ICU主任陶然君也因多次合作,被周贇戏称为“最容易叫起来的男人”。

带教任务繁重,工作强度大,但陆佳琦也经营生活。

援疆医生们都住在医院背后的一幢小楼里,陆佳琦生性活泼,自觉回到了大学男生宿舍。他在自己房间的墙上贴满了海报,从篮球选手到电影明星应有尽有,还自费购入了放映机,给同来的医生们组织了电影之夜,他的房间也因此成为“公共活动室”。

产科的一位维吾尔族护士从2014开始接触上海援疆医生,她告诉记者,这些医生们除了专业性特别强,还都耐心负责,带教中的严要求也反映出对病患深厚的关爱。尽管援疆医生们能够停留的时间不算长,一年半也是一瞬而过,但一批又一批援疆医生的努力,正让喀什二院,让南疆医疗技术水平和理念不断与上海接轨,而南疆的病患们也因此受益。

陆佳琦在自己的宿舍内。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