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食物共享⑤ |都柏林:从废物利用农场到草根营建花园

相欣奕
2019-07-15 17:35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如何让食物得到应有的尊重并物尽其用?食物共享,强调共有食物、共同开展食物生产,以及共饮共餐。所共享之物,既包括原材料,也包括产品;既包括服务,也包括能力以及空间。本系列文章基于SHARECITY项目的编译和整理,对全球8个城市的食物共享行动加以推介。本篇将介绍都柏林的两个案例。

都柏林是爱尔兰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都柏林大都市区现有124万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爱尔兰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10年,都柏林历经快速增长、扩张和外部投资流入的过程;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以及房地产市场崩溃影响,失业率攀升,在2012年到15%;自2014年起,经济逐渐改善。当前都柏林云集若干全球制药公司和信息与通信技术公司,并吸引了包括微软、英特尔、谷歌、亚马逊、脸书等大型跨国公司作为运营基地。尽管都柏林在全球城市指数排名中列为第44位(2018年),在未来潜力评定上却有不俗表现。

自1990年代末开始,都柏林就呈现出人口净迁入的高趋势,吸引了来自欧盟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等国的学生和专业人口流入。目前都柏林人口中有五分之一出生在外国。

一方面,都柏林的生活成本压力一直超出爱尔兰平均水平,增加的人口、复苏的经济以及2008年以来城市开发的不足,导致房价和租金快速增长,并使得无家可归者人数渐增。都柏林有15%的人口无法获得充足营养的餐食,2016年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中,都柏林位居第24位。另一方面,都柏林却在2015年获评欧洲首都居民整体满意度十佳城市之一。

在SHARECITY100数据库中,都柏林已有44项城市食物共享行动,其中73%分享的是多种事物(multiple things,既包括食物和工具,也包含知识与技能),其中知识和技能分享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食物,再次是堆肥、设备与种子分享。本文将对都柏林两项食物共享行动加以介绍,分别是都柏林的城市农场以及哈德威克街社区花园。

都柏林城市农场:利用消极空间种养食物

都柏林城市农场是一座建设中的低碳少废的三层可持续农场,希望“利用本地的雨、本地的堆肥和本地的阳光种植出食物”。其理念在于,把消极空间转变成对社区带来收益之场所,成为柏林市中心老旧工厂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社区。

2012年9月1日,城市农场获得了巧克力工厂的车间和屋顶空间,项目团队对工厂艺术空间拆掉的屋顶加以回用,建成了鱼、鸡、蜜蜂和不少于160种马铃薯的生长之地。他们在此开展探索并展示集中型都市种植技术,建造了若干可容纳社群活动的设施,并组织传授技术的工作坊,包括食物生产、木工、节能系统、生态循环,以及社区自给自足的无杀虫剂种植的实践展示。

农场中配备了水培系统、种植桶、垂直作物生长床以及蠕虫塔,这些都是由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制作而成。废弃物全部采用货运自行车收集和搬运到屋面堆肥设施之中。城市农场利用屋顶堆肥,减少废物量,致力于降低城市的碳足迹。

都柏林城市农场,种植设施全是由废料回收制作(来自于http://www.urbanfarm.ie)

(来自于http://www.urbanfarm.ie)

该项目与本地其他商户合作,安装和维护屋顶菜园、堆肥设施以及其他创新型城市种植项目,达成健康的食物生产、邻里复兴和社区参与的目的,并与本地组织合作,为社区提供食物种植技术培训。

城市农场也兼具教育中心功能,它成为了一个农业学校,这里还成为“为自己种植食物” (Grow It Yourself)运动的中心,因为呼应了当今很多都柏林市民对于接触真实的自然的需求。

其实,城市农场创办者道格拉斯及其伙伴并非创造绿色空间的首创者。“码头上的树”项目就曾计划把都柏林码头废弃的水岸转变为绿色空间,然而受困于繁琐程序尚未实施。意大利城市米兰的“垂直森林计划”(Bosco Verticale project)业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垂直森林成功的鼓动下,米兰提出BioMilano方案,试图建设“介于城市、自然和农业之间的过渡状态”,“为城市经济的崭新模式提供能量之源泉”。

道格拉斯的成功在于,他从小处着手,所需的一切,不过是几平方米的建筑屋顶,若干废弃材料,以及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付出辛勤劳动的汗水。除了巧克力工厂改造而成的城市农场,他们还在贝尔维德学院建起了城市农场,专门供教师、学生和周边社区使用。

他们在温室实验农场中,探索和展示各种可持续的农业技术;在获准之下,也把学校屋顶开辟为农场空间,还在屋顶设置了四个蜂巢养蜂。学校农场全年为学校供应新鲜农产品,马铃薯、西红柿、辣椒、花卉、鱼、蜂蜜和鸡蛋,都在学校内生产并在学校中消费。

都柏林贝尔维德学院城市农场(来自于http://www.urbanfarm.ie/belvedere-college-urban-farm.html)

哈德威克街花园俱乐部:在种植中疗愈

与都柏林奥康奈尔街(O'Connell Street)的喧嚣一步之遥,哈德威克街花园俱乐部的成员们聚集在一个花园里种植食物,他们都是当地社区的居民。本地蜂蜜(Local Honey)项目养殖的蜜蜂则忙于从两座红砖公寓楼之间的一个完备的厨房花园里采集花蜜。

哈德威克街花园俱乐部。

这里最初是一块绿地,继数百万欧元的城市更新项目之后,就闲置了。一切源于2010年,哈德威克街社区的一小群志愿者,年龄从8岁到80岁,他们汇聚在一起,建造了园圃,栽种了幼苗,并把沉寂10年的消极空间给激活了。奉献了各自的技能,共同开发这块土地,花园得以蓬勃繁盛。其宗旨在于,“为所有成员提供园艺资源,着眼于生产健康营养的食物;基于劳作和技能分享改善周边地区的外观,从而提升社区的自豪感。”

在克罗克公园社区(Croke Park Community)基金提供的资助下,哈德威克街花园俱乐部的成员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个盆栽育秧棚,还可兼做农园成员的社交空间。棚屋中各种工具齐备,成员可动手制作花园设施,比如鸟箱、长凳等。原材料以及一些千奇百怪的东西,通常来自一位经营废物处理业务的花园成员捐赠。

通过草根社区的努力,当地居民得以参与这一城市花园的修复和耕种活动。通过与当地市议会的联络,花园获得了由一位训练有素的园艺师提供的培训。哈德威克街花园俱乐部作为本地居民自发形成的小团队,定期参加蔬菜种植、繁育和园林景观相关课程学习。凭借新获取的技能,该社区花园成为在当地公园举办的爱尔兰鲜花节中,海报张贴展示的花园中的首位。

都柏林哈德威克街花园(http://cgireland.org/in-focus-hardwicke-street-garden-club-dublin/)

花园持续发展,并不断推出重大计划。在过去数年里,哈德威克街花园对数人开展了就业培训。最近又制定计划,让俱乐部成员参观当地农场,尝试开展更大规模的农业种植(备注:当然,作为草根社区自下而上开展的种植项目,“重大计划”以及“更大规模农业种植”的语义应当在其背景下理解)。哈德威克街花园俱乐部希望进一步发展该项目,以便为更多人提供教育和培训。

爱尔兰斯卡里夫社区农园(http://cgireland.org/the-history-of-east-clare-community-co-op-garden/)

爱尔兰有多个踊跃的城市社区农园。比如斯卡里夫(Scarriff)的东克莱尔社区合作社与农园(East Clare Community Co-op)。2000年,该合作社取得了位于斯卡里夫主街的一块带花园的物业长期租赁权。邻近该花园的主人把他的花园也捐赠给社区使用,合作社又租用了相邻的第三个花园。于是,三个花园共同构成东克莱尔社区农园,总面积大约三分之一英亩。

建造之后的花园有谷仓、舞台、棚屋,有披萨烤箱和烧烤架,有给孩子们玩耍的榛树小屋,有石头铺砌的读诗分享区,有永续农园、森林花园,还有数个水果、坚果和蔬菜种植园圃。

这样的社区农园(花园),毫无疑问成为社区中心,把人们团聚到一起,打破藩篱,共同分享种植和自然的乐趣,慢慢培育和睦亲密的邻里氛围。在冷漠疏离的大都市里,开辟社区花园,种花种草,种菜种果,种和睦与友爱。

参考资料:

1.Davies et al (2017) Dublin SHARECITY Profile,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2.Davies, A. et al. (2018) SHARECITY Briefing Note 3: Goals & Impacts,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ERC Grant No: 646883

3.http://www.urbanfarm.ie/

4.http://cgireland.org/in-focus-hardwicke-street-garden-club-dublin/

5.http://cgireland.org/the-history-of-east-clare-community-co-op-garden/

(作者供职于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