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人象 | 共居中的矛盾与冲突
原创: 熊玲姝
* 文章为优秀结课论文,文章有删改。更多课程请关注由小象君x守护荒野发起的。
历史上,西经伊朗海岸,东至中国黄河流域,南达东南亚地区都曾遍布着亚洲象这一森林王者的足迹。数千年来,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居,繁衍生息。
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亚洲象在以上大部分区域已经绝迹。在中国境内自1972年起,人象冲突现象不断加剧,亚洲象进入农田村寨破坏农作物,踩踏村民造成人员伤亡,它们还会对村民进行报复性伤害。而另一方面违法盗猎现象也使冲突升温。
好阔怕!
1991-2004年,西双版纳亚洲象肇事共造成损失粮食约44530吨、橡胶约228万株、甘蔗约60000吨,直接经济损失总计达14963万元。
2001-2004年,亚洲象给思茅当地百姓造成的损失累计达1000万元。
根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统计,1991-2008年5月,西双版纳州受到亚洲象攻击的人数超过140人,其中30多人死亡,而且受伤和死亡的数量在逐年上升。
在亚洲象造成巨大的损失后,同时经济赔付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个别村民会怀有仇恨心理,对亚洲象进行开枪报复……
斯里兰卡,野象袭击中巴 @人民网
中国目前约有250~300头亚洲象,分布在云南南部,主要包括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思茅保护区等。亚洲象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
亚洲象喜欢栖息在1000米以下低海拔的地势平坦的山地河谷中,那里植被类型一般为竹阔混交林,灌丛或高山草甸。它们取食范围较广,野生植物与农作物均各有取食。由于体型庞大,亚洲象进食量十分惊人,据估计每日要消耗150kg左右的植物。有意思的一点是,亚洲象的族群为母系社会,象群成员主要是母象和幼象,成年公象则独来独往。作为高智商哺乳动物,它们还能够记住固定的食物采集地点,并且反复回来取食。
开心的小象
人象冲突原因
1. 栖息地破碎化
由于人类自身经济发展,大象所栖息的雨林土地面积缩小并被分割成多个碎片。据调查统计,与1976年相比,2003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面积由2084km2减少到了688km2,另外,亚洲象最适活动区域在海拔1000米以下,而橡胶大多种植在900米左右的区域,也就是说人类将经济作物种植在了亚洲象原本的活动栖息地中,并且还大量砍伐毁坏其赖以生存的食物。因此,人类活动与亚洲象的活动范围重叠程度增加。
云南亚洲象分布地图,1975至2015栖息地逐渐破碎化@北京师范大学
2. 种群密度加大
亚洲象肇事最激烈的片区包括勐养扰动片区,勐腊扰动片区和尚勇扰动片区。公路导致亚洲象由东向西的季节性迁徙在勐养扰动片区被阻断,大量亚洲象停留于思小公路东部。在勐腊扰动片区,由于老挝的盗猎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大量亚洲象被迫北迁到达勐腊子保护区。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国家政府对盗猎的严加禁止,西双版纳境内的亚洲象种群数量正逐渐恢复。但是,上述三个原因一同使得扰动片区亚洲象种群数量加大,再加上人类过多开采天然森林使得亚洲象栖息地不断缩小,亚洲象种群密度超出环境承载力。
3. 食物习性改变
由于亚洲象的进食量巨大,加上自身的活动范围较广,每头大象大约需要10-12km2的栖息地才能够维持生存。而因为栖息地缩小,种群密度加大,只靠野生植物的取食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它们因此开始取食粮食庄稼。同时,相比大范围活动才能获得一定能量的野生植物,粮食庄稼成片种植,轻松易得,又富有营养,亚洲象对粮食庄稼的依赖自然逐渐增强。
4. 怨恨心理
观察过去的人象冲突,农作物损毁的现象虽然存在,但人员伤亡的现象却几乎没有。而现在人员伤亡每年都有发生,是因为村民对象破坏自己劳动成果的怨恨所引发的报复性杀害和盗猎行为使得大象也对人类产生报复和攻击行为,导致人象冲突的升级。
曾经的丛林王者学会了对人类保持警惕@中国国家地理
缓解措施
1 替代措施——食物源基地
造成人象冲突的直接原因在于亚洲象的食物不足。因此,建立食物源基地,将亚洲象吸引至基地中,可以减少其进入村寨农田的频率。以关坪食物源基地为例,食物源基地大小约300亩,起初在基地中设置了如下食物包括玉米,芭蕉,甘蔗,王草等。食物源基地有以下几种缺陷:1)食物源基地面积不够;2)食物源基地由于是对农田的替代,因此主要种植的也是农作物,这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亚洲象对农作物的依赖;3)目前食物源基地选择的地址离村庄都非常近,大象长期在村庄附近活动,也招来一定的风险。
2 预防措施
A. 预警措施
预警措施主要包括红外相机监控系统和无人机巡逻。红外相机监测预警系统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监测站的研究人员邓云研发。这一套红外相机监控系统将红外触发相机设置在村寨周围后,动物经过时系统会自动拍照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发至监控人员的邮箱,监控人员确认亚洲象出没后会在全村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村民注意回避野象,确保人身安全。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红外相机拍摄到一个野生亚洲象群在夜间活动影像。夜幕降临,它们在鱼塘里和鸭子玩耍,把老乡家的轮胎当成玩具 @央视新闻
野象们精彩的夜生活....@央视新闻
但是红外相机系统的管理监控上目前存在很大问题,虽然已经研发出亚洲象智能识别系统,能够识别出亚洲象,但是仍然存在误报现象,因此整个监控需要人工筛查。除此之外,红外相机的成本较高,目前已有的两个试点区域分别由山水和绿基金赞助,并不是长久之计,资金问题还需要继续完善解决。
同时,无人机能够近距离实时监控大象的活动行为,在亚洲象抵达村寨之前提供更多参考信息,使管理人员能够预测亚洲象活动路径,进行人员疏散和引导。
B. 隔离措施
目前的隔离措施包括太阳能电围栏,防象壁,防象沟,防象栏,养蜂防象和建立生态防护带等。这几种措施都能够在阻止大象进入村庄方面有一定作用。
用蜜蜂威慑想要接近南非马鲁拉树 @Michelle Henley
C. 恐吓措施
村民通常自发采取发声、照明、气味熏、围地、假人威胁等措施来阻止亚洲象进入村庄,然而作用效果短暂。野象虽然一开始会被吓走,却很快能够适应,甚至会因遭到惊吓而对人类发起攻击。
D. 捕捉迁移肇事象措施
对于一些破坏力大且频繁的野生动物个体,且已经对人类造成且未来会持续造成严重损害时,需要将其隔离起来。2019年4月,云南省林业局对一头长期逗留于勐海县严重干扰居民生活的成年雄性大象实施了批捕,经过麻醉后,被移送至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
3 提高居民受损承受能力措施
A. 高效合理的经济补偿
为避免村民情绪的进一步激化,合理高效的事后补偿非常重要。2010年起,西双版纳与太平洋保险达成合作,开展试点亚洲象公众责任险。然而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现今赔付价格依然不足损失作物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需要政府更多资金支持提高保险金从而提高赔付额。而另一方面由于人象冲突仍然剧烈,保险公司也在该保险上连年亏损,承保意愿降低。
西双版纳每年都要拿出57万元用于野象肇事补偿,而该地区财政自给率不足三分之一@东方IC (每日头条)
B. 发展其他经济收入
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橡胶,甘蔗,玉米等,这类作物极易被亚洲象破坏,且没有其他代替的收入来源。2017年,由WWF联合云南林业局发起的生态修复和社区发展引导居民发展可持续橡胶园生产经营模式,改善种植环境,引种珍稀及高价值树种并指导居民进行科学的经营和管理。此外,项目推动周边社区利用傣族传统的庭院经济模式,种植传统傣药类作物,引进如牛樟芝、鼓槌石斛、南美油藤等高价值作物,在提高胶园的科学管理水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功能提供了积极的意义。同时,林业局还鼓励村民种植其他不在亚洲象食用范围内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并且发展养殖业和采摘野生菌类等林下经济,使经济收入多元化,由此一来,提高了村民对亚洲象肇事的承受能力。
4 根本性解决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A. 退耕还林,增加亚洲象的栖息地
单一化的种植经济模式,不但使得居民的收入风险增加,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干旱气候增多,水土流失加重,生态多样性降低,破坏了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亚洲象栖息地减少,食物减少。为此,IFAW成立的思茅亚洲地保护与栖息发展项目鼓励村民进行养殖业生产以此来达到退耕还林的目的,林业局通过“4185”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大力倡导退耕还林政策,不断加强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至201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森林覆盖率由78.3%增加至80.8%。
B. 建设生态廊道
人象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栖息地破碎化。西双版纳保护区由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五个互不相连的子保护区构成,孤岛化现象日益严重。根据亚洲象已有的活动廊道,林业局成立多样性保护廊道示范项目小组,选择纳板河-曼稿廊道以及勐腊—勐养廊道进行廊道规划和生态恢复,使亚洲象的活动面积增大,减轻环境承载压力,分离人类与亚洲象的活动空间,另外还能促进亚洲象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提高基因多样性。同时,近年来,中老联合设立了多个亚洲象联合保护区域,南起“中国尚勇—老挝南木哈”、北至“中国勐腊—老挝丰沙里”,在保护区域内严打盗猎行为,促进亚洲象在中老之间的自由迁移,重新利用尚勇和南木哈等保护区内的核心栖息地,缓解人象冲突。
结语
人象冲突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栖息地缩小造成的食物缺乏和人象空间的重叠,和由于长期食用农作物造成的野象食性改变,以及野象象的记仇心理共同作用,激化了人象冲突。
在所有的缓解措施中,要使措施长远有效,只能坚持可持续化。不管是经济收入的转型,还是从根本上回归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本质是村民利益和环境改善之间的博弈。有时候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并不矛盾,要将村民利益与冲突缓解相结合,通过利益激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缓解人象冲突,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何謦成. 近50年西双版纳人象关系演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郭贤明,何謦成,王兰新,杨正斌,李中员,朱子悦.西双版纳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对缓解人象冲突的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2,31(12):3133-3137.
[3]郭贤明,杨正斌,王兰新,赵建伟.西双版纳亚洲象肇事原因分析及缓解对策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02):103-108+126.
[4]林柳,朱文庆,张龙田,冯利民,王利繁,陶庆,张立.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新活动廊道的开辟和利用[J].兽类学报,2008(04):325-332.
[5]张立.中国亚洲象现状及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6(11):1-3+64.
[6]冯利民,张立.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J].兽类学报,2005(03):229-236.
[7]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解决“人象冲突”[OL]. http://lancang.shanshui.org/content/20121063.,2015(6)
编辑:Birdy-wow
阅读原文(“北美小象君”公众号:Elephant-Mr)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