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趟鬼市:地摊上的旧时光之旅

2019-07-09 17: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鬼市,凌晨开市,天亮撤摊。当北京城在夜色中酣眠时,东四环外大柳树鬼市却人声鼎沸。这里的货物真假难辨,水深水浅需要自己来趟,因此老北京称上鬼市为“趟”鬼市。攥着手电筒的买家在摊位前屏息挑选,一番讨价还价,到手称心的物件后乘兴而归。趟鬼市,趟买卖的深浅,更是趟最接地气的地摊文化。

7月2日晚10点刚过,北京朝阳区大柳树鬼市开始人潮涌动。停车场的200多个停车位被挤得满满当当,人们摩肩接踵“趟”鬼市,在老物件里寻觅旧时光。

午夜零点刚到,阿姆换上日式JK制服和长筒袜,蹬上复古马丁靴,出门前不忘照着镜子涂上了“斩男色”口红,打扮得当后心满意足地出门了。她来到北京东四环外,下车走进夜色中。随着脚步的逼近,不远处停车场的分贝渐渐提升。一束束手电筒的光柱搅拌着夜雾和扬尘,以及亢奋溽热的夏夜。阿姆从包里掏出手电筒,加快步伐一头扎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这里是北京的大柳树鬼市,每周三凌晨,除了三里屯,鬼市是整个朝阳区最热闹的地方。

随着网络传播,大柳树鬼市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很多人来这里做直播。

大柳树鬼市卖的文玩居多,现在玩具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多,吸引着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

摊主拿着小皮球在摊位吆喝着,展示着最接地气的地摊文化。

鬼市是民间的叫法,之所以叫鬼市,一是因为它凌晨开市,太阳出来时就消失,像鬼一样来去无影。二是因这里货物真假难辨,许多东西来历不明。鬼市由来已久,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慈禧太后大寿想要一件上好的狐皮,当差太监一时犯了难,不得不上香求佛指点。他被指引来到了一个夜色中的神秘市场,果然在此得到了一件上好的狐皮。他感觉到手中狐皮尚有余温,卖家却消失不见了,原来那狐仙为救他一命把自己的狐皮褪了下来。这个夜色中的神秘市场有很多规矩,老北京人说去鬼市,不能说去,也不能说上,更不能说逛,得说“趟”鬼市。这“趟”字很有学问,水深水浅,水急水缓需要自己趟着试,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趟鬼市手电筒是少不了的,很多时候手电筒是内行身份的证明。光亮不亮直接影响看得准不准,很多行家会戴上头灯,腾出双手把玩摩挲商品以辨真假。

拿着手电筒的买家争先恐后寻觅着地摊上的“宝物”,有的摊位拥挤程度不亚于春运的车厢,能到摊位前看上一会儿全凭体力和眼力。

鬼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前来淘宝,一年轻女子一手夹香烟,一手在摊位上挑选商品。

在停车场的东门口聚集着几个卖宠物的摊位。一只斗牛犬伸着脖子张望,等待被人选中。

爱好复古风的女孩们淘到了自己心仪的老物件,乘兴而归。

“老板,这个怎么卖?” 阿姆用手电筒光指着地摊上的拍立得问道。老板直接说:“300!”“太贵了。”“那你出个价吧。”“这个还好使吗?100!”“绝对好使,行,拿走。”不一会儿阿姆就花100元淘到了市面上要六七百元的拍立得相机,多侃了几句后老板还送了相机套。至于能不能用,阿姆心里也没底。因为在鬼市就是这样,没有“三包”也不会有“3·15”。对于阿姆这样喜欢小众亚文化的人,每周三凌晨她都会像参加派对一样赶来。定期来参加这场派对的,还有那些收藏爱好者和老行家买手,他们的穿着打扮、谈吐举止如同这里的二手货物一样,有旧日的年代感。这里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鲜面孔加入,其中不乏各路名人,包括时下最火的网红博主们。习惯了网购的他们,来这里摩肩接踵体验一把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摊文化。

如今的大柳树鬼市,地摊摊位满满当当占据了停车场,一直蔓延到市场内的院子里。摊位火爆,几百个来自各地的“倒爷”们要从周二中午就开始抢车位,在停车场一个车位就是一个摊位。在开始摆摊之前“倒爷”们也不会闲着,从外地赶来的摊主,有的舟车劳顿会先睡上一觉,准备好晚上一夜的战斗。有的开始去三三两两收货,寻找捡漏机会。留着长发打着唇钉的宇竞和他的朋友们也早早来了,打开车子的后备厢,绑起吊床,放起了音乐开始车尾派对。旁边车位挺着大肚子正喝着燕京啤酒的大爷,听见音乐也跟着年轻人们一起抖腿哼了起来,“这曲儿我熟啊,杨钰莹的歌!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沥沥下个不停⋯⋯”到了10点准时开市摆摊,这里会有真假难辨的文玩、二手货物、淘汰的电子产品、新奇的玩具等等,价格也从几元到几万元,吸引着一个个买家拿着手电筒像寻宝一样去探索。打开手电筒,也许你就能找到一部你初恋时用来发短信的诺基亚翻盖手机,开启一段旧时光之旅。

在鬼市开市前,久隆(前排左一)去别的摊主那里逛逛,看到好的东西也会收一些。

开市前,摊主和朋友们打开后备厢,喝着啤酒听着音乐,开始车尾派对。

周三凌晨4点,天刚刚放亮,大伙儿开始收摊,停车场出口排起了长队。一位摊主就地盖上大衣开始休息。

“你可能是被别人丢弃的灵魂,但是放在别人那里可能恰恰是别人需要的灵魂,永远不要觉得你的灵魂是废物,你的灵魂永远有安放之地。”在大柳树鬼市摆了多年地摊的摊主久隆这样说道。他回忆起当年的一件往事,一次他“下去”收货,正巧看到路口有一位老人正在一锤一锤地砸东西,走近细看,原来老人正在砸一些全新的老式饭盒。于是他问:“为什么要砸啊?”老人回答说:“砸完可以卖铁。”于是他论斤两元钱一个收购了这些饭盒,隔天拿到大柳树10元一个全部卖掉。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工作“我做的事情就是拿来别人觉得没有了价值的东西,我再分享给觉得有价值的人,顺便我再赚点钱养家糊口。要是能碰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1983年出生的他,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做这个行业,如今租住在大柳树市场旁待拆迁的村子里。家里堆满了收来的旧物和文玩,每个物件他都如数家珍知道背后的一些故事,这些年的心血差不多都在此了。他说现在做这个生意只能是勉强维持生计,就是因为喜欢这些东西所以才一直没有放弃。他调侃道:“穷人乐嘛!”

周二太阳落山前,久隆提着大包小包的货物出门。为了方便他租住在大柳树市场附近的村子里,步行20分钟就能到达。

周三凌晨,天开始渐渐放亮,久隆才卖出去三百多元的东西,成本都保不住。别的摊位都开始准备离开,久隆想继续坚持坚持。

早上五点,鬼市已散场。忙碌了一夜的久隆开始推着货物回家。今晚收获不大,一共卖了1200多元,除去220元的摊位费和成本已经所剩无几。迎着阳光,他说“你看不管怎么样,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

艺术家李明铸也痴迷于鬼市多年,他在2014年还专门做了一个关于鬼市的艺术项目。他这样解释如今的鬼市:“一踏进大柳树鬼市,你就能看见中国现代社会的缩影和断裂的年代感,不同年代真假难辨的东西被放在一起,本身就是对现实社会的调侃与反思。”目前大柳树市场正处于升级改造之中,据传过不了几周鬼市将会移出大柳树的停车场转移到别处,这里也将会越来越正规化。面对未来久隆也有些担忧,“这个市场养活了很多人,地摊经济在慢慢萎缩、慢慢消失,让这些人的生计如何去维持?”

天亮后,大柳树市场一切恢复平静,留在地上的垃圾诉说着夜里的故事。一位摊主盘算着一夜的成果。

周三凌晨,天蒙蒙亮,一辆辆车排着队驶出停车场。东门桥边的摊主和卖宵夜的商贩也开始准备撤摊回家。

财新周刊显影栏目版面

图、文/财新记者 丁刚

图片编辑/杜广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