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历史上的今天|33年前的今天,中国科考人员第一次踏上北极

2019-07-09 05: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986年7月9日,根据中国-加拿大恐龙合作考察计划,董枝明和余超两同志与5位加拿大科学家同赴加拿大北极地区考察25天,这是我国科学考察人员第一次进入北极地区。

在北极第一次升起中国的五星红旗旗下站立的是两名中国科研工作者
两只顽皮的北极熊在冰面上嬉戏

与南极不同的是,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北极系统对我国气候、环境、生态,甚至社会生活的影响比南极更大也更直接。因此,中国开展北极考察具有现实与长远、民族与全人类的双重意义。

“雪龙号”

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简称“雪龙”号,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它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该船原设计为北极地区多用途运输船,经升级改造后,“雪龙”号主甲板以上的所有设备设施全部更新。船上的洁净实验室面积也从原来的200多平方米扩大到580平方米,并全部更换了实验室设备,还新建了大气取样室、数据处理中心、样品间、伸缩吊车等科研设施。改造后的“雪龙”号具有先进的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配备有先进的通讯系统及能容纳两架卡-32直升机的机库和1个停机坪及配套设备。还配备了1架“雪鹰”号直升机、1艘黄河艇以及1只中山驳,以提高航行保障和运输能力。

“雪龙”号船装有可调式螺旋桨,航行时操作灵活,有利于破冰。船体用E级钢板制作,即使在零下40℃的严寒气候条件下,也不会变形。该船可运输杂货、大型重型货物及各种车辆(带滚装仓)、冷藏货物、贵重货物、炸药、矿物、标准集装箱以及各种油料

1999年7月至9月,中国政府组织了对北极地区的首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搭载着124名考察队员首航北极,历时71天,航行14180海里,对北极海洋、大气、生物、地质、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考察。

九次北极考察历程

中国作为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受北极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最为直接、快速而深远。自1999年中国首次组织开展北极考察以来,针对北极海冰、海洋与大气变化同中国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先后开展了三次以“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为平台的北冰洋区域综合考察,对北极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考察研究数据与样本。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2010年7月1日出发,前往北冰洋区域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这次北极考察是继1999年、2003年、2008年3次北极科学考察之后,中国第四次进行北极科学考察,也是历次北极考察中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一次。

2012年8月24日,参与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的科学家表示,最新研究发现,一些新型溴代阻燃剂、全氟烷基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首次在北极高纬度海区出现。这些新型持久性有害污染物对生物和人类多具有致畸、致癌以及内分泌干扰等特征,它们对北极地区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当引起更多关注。

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4年7月11日从上海启程。本次科考的考察海域主要位于中国历次北极科考的传统考察海域—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在极端条件下,考察队遇到冰情较常年严重、长期冰站大冰开裂、北极熊近距离到访、温带气旋和强台风影响等困难,但仍顺利完成考察任务。

2016年9月16日,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全部科考任务,搭乘“雪龙”船启程返航。本次考察涉及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多个学科,考察队主要对北极地区的冰、海、大气、融池和生物5方面要素进行了取样、观测和研究。

2017年9月23日,我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在楚科奇海的最后一个站位作业后,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白令海,顺利完成首次环北冰洋考察。据了解,从第八次北极科考开始,启动新的北极观测监测研究模式,进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从初期的零散认知性研究阶段向大范围系统性立体化的观测监测研究转变。
2018年,在冰区航行3815海里后,“雪龙”依次回到加拿大海盆、楚科奇海台、楚科奇海、美国专属经济区白令海海域进行调查。全程共实施88个站位海洋综合调查,在冰区无人值守观测设备布放、锚锭观测平台回收布放等方面数据创出多个历届北极考察之最。9月26日,雪龙号科考船顺利返回上海。历时69天,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顺利结束。

中国考察北极的意义

开展北极考察对于我国气候、环境、农业等方面的现实意义是很明显的。这首先是因为,北极的西伯利亚冷高压,或者叫做北极冬季风是控制中国气候的三大因素之一,它与东南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方夏季风)以及青藏高原暖气流共同左右着我国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与旱涝风霜。

多数地球科学家认为,中国黄土高原是由于北极冬季风将中部亚洲的尘土搬运过来而形成的,因而需要在北极地区对北极冬季风进行直接观测与分析。而进行亚北极带的植物多样性研究,将对改善我国农、牧作物品种大有好处。

而更为重要的,则是由于北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因而在全球变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北极研究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总而言之,北极的科学考察不仅属于具全球性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和我们国家的中长期经济规划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对北极典型地带、典型目标的解剖与对比,可望为整体地球系统的变化提供新的理解,为国家一级甚至国际规模的资源管理、环境战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中国第一座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在遥远的北极圈内、欧洲边缘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坐落着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黄河站于2004年7月28日建成,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3座极地科考站。如今我国也成为第8个在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尔松建立科考站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开展南北两极科考的国家。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开创了一个永久性的观测研究平台,为解开日地相互作用、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等众多课题提供了一个窗口。

【黄河站如何建成,长什么样?】

黄河站建设本身相对容易,对一栋租赁的建筑按照科考站功能改造,设立观测设备和建设分析实验室。黄河站是一座二层小楼,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极光光学观测平台。每年春天到秋天,不同学科的科考队员根据任务需要轮流上站开展考察;当极夜来临,黄河站上会有1至2名极光观测队员上站考察;其他时间,站上没有考察队员,但有设备自动观测。

【黄河站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北极黄河站是一座综合科考站,开展的主要科考项目包括高空大气物理观测、气象观测站建立、GPS卫星跟踪站建立、地球生态环境演变考察、近岸海洋环境监测、冰川长期监测的可行性调查和大气化学采样等。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首任黄河站站长杨惠根称:“建站的最大难题在于,中国作为后来者,如何建立和拥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项目,而不是重复其他北极考察站的项目,对北极研究做出中国独特的贡献。当时我们已经建了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和黄河站的磁纬都在75度左右,基本上处在地球同一根磁力线的南北两端。因此,中国科学家能在南、北两极对极光进行共轭研究。”黄河站将日地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找到了自己的“中国特色”。

2019年,迎来了黄河站建站15周年。经过中国科学家十几年的努力,黄河站已经成为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北极考察站,担负起了这一地区日地相互作用观测的国际责任,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成果。

2019年,我国将组织开展第10次北极科学考察,距1999年首次北极科考已过去了整整20年。

从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到穿越中央航道,从没有北极科考站到黄河站、中-冰北极科考站运行……中国北极考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

海河传媒中心出品

来源:津云

编辑:马扬洋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