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东味道 | 豆腐:一点白物伴清香
近几个月水果价格上扬,一度让人感叹“吃不起”,但极少有人感叹自己吃不起豆腐。
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是我国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
即使是现在对豆腐“不感冒”,那多半知其味想换个口味。豆腐被誉为“植物肉”,经过不断的改造,无论贫富,无论长幼,无论南北东西,对豆腐的喜爱“同风同俗”。
梁实秋就曾写道“豆腐是我们中国食品中的瑰宝”,且豆腐还贡献了“一块两块”“两块一块”的语言幽默。
除了梁实秋,现代作家中,不少人对豆腐情有独钟,汪曾祺就曾专文写过豆腐。在他的文章里北豆腐、南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片、豆腐皮、臭豆腐、霉豆腐、豆腐乳、麻婆豆腐……活脱脱的“豆腐盛宴”。
绝妙的适配性
莫将腐乳等闲尝,一片冰心六月凉。不曰坚乎惟日白,胜他什锦佑羹汤。
素食主义者拿它当做素菜吃,吃得心安理得;肉食主义者,拿它当肉吃,吃得香盈满口。即便是你不喜欢吃炒、煎的或者炖的,做出来的豆腐伴上小葱或者香椿,也是绝佳的一道菜,“一清二白”,即便城市化气息越发浓厚,但每到春夏交际,不时能觅得香椿豆腐的身影。
豆腐的价格平民,易于烹饪,让它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风景菜”。面对豆腐,大家“相知无远近”,共同变成“美食终结者”。
街头巷角处,传来一阵阵刺鼻的气味,臭豆腐从不缺乏“拥簇”。陈佩斯、朱时茂小品《羊肉串》里就点出了臭豆腐的特色,“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不考虑刺鼻的气味,很多人能来上几块而意犹未尽。
如果你到山东来,大小餐馆“葱烧豆腐”值得一尝。大葱负责刺激舌头味蕾,温软的豆腐划过喉咙入肚,着实美味。那切成块的豆腐,始一经皓齿咀嚼,立刻就想“囫囵吞掉”,再配上山东的特产煎饼或者芝麻烧饼,想忍着都忍不住吃撑。
享誉全国的麻婆豆腐,早已在各地“生了根”“发了芽”。在祖国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对豆腐则是“来者不拒”,那里的麻婆豆腐,味道清淡了许多,豆腐块也大了些许,有时还会加上细碎的肉末,本来是川菜代表倒成了当地的“一绝”。
鲁版的麻婆豆腐,汤汁要浓,在食用完被切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块后,有些人会情不自禁用勺子尝尝汤汁如何,这极为考验大厨的手艺,豆腐要入味的同时,菜汤不能失其魅,且抛弃了令人感到不适的麻感,反倒有点酥、淡,辣椒看似放了很多,但其实没有辛辣之感,这或许受了鲁菜讲究精细、中和特质的影响。
伴成长的家常
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对豆腐都有较深的记忆。相比较于称为“打牙祭”的肉类,“植物肉”豆腐,称得上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少家庭还留有以前制作豆腐的工具,小孩子也知道卤水不好喝。
夜半起来做豆腐,早晨还带着热气的豆腐伴随着“豆腐……”声音飞入早起做饭的厨娘耳中,“来两块!”两块豆腐足够一家人食用,且趁着还有余温一盘用来伴香椿或葱白,一盘煎得外黄里嫩,让晨起的人们胃口大开,急忙洗过脸来一尝豆腐“芳泽”。
家里来了客人,如果恰好有鱼招待,那么遇到“走街串巷”的豆腐吆喝声,是走不动的。鱼加豆腐,增鲜补钙,让鱼汤更加美味,且鱼肉和豆腐颜色相近,用鱼盘端上来,显得中正,不会生出“突兀”等不和谐之感。
到了冬季,豆腐配上萝卜——利消化。冬季的豆腐还会迎上大雪和霜冻,为了延长保质期,就有人把豆腐放到外面晾干,在失掉水分后,豆腐急剧“瘦身”,口味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候如果切成长条豆腐,配合白菜,既能让白菜里的水汇到豆腐干里,也能让豆腐味传到白菜上,细嚼经晒干后形成的内中空豆腐,另有一番味道。
对于从小就接触豆腐的国人而言,对其他豆制品也习以为常。如早餐常备的豆浆,老济南人喝的甜沫里就有细碎的豆腐皮,胶东小豆腐原料则取自豆浆渣。而豆腐乳、豆腐脑、豆花、豆浆接受度较高,早已成为美食的一部分。
百变新花样
豆腐多用黄豆、黑豆和花生豆等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制作,正是其原料高蛋白,让豆腐蛋白质含量丰富,易于消化,营养价值较高,对病后调养、减肥亦很有好处。《本草纲目》就提到其有“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效果。
传统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南豆腐用石膏点制,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含水量较少,质地较南豆腐老,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也较容易烹饪。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日本豆腐,其实是一种内酯豆腐,质地要比北豆腐和南豆腐嫩滑与细腻,和中日文化关系一样,豆腐也存在师徒关系。
随着制作工艺的提升,不仅豆腐的制作更加简单,产量提成,私人订制的豆腐也进入人们的“菜篮子”,现在不少餐馆、农产品市场能提供绿豆豆腐、橡豆腐等豆腐制品。
且,豆腐易烹饪,各种自发性的豆腐制品、菜肴不断出现,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很多菜馆通常以一种豆腐的做法为主,但掩盖不住家常豆腐、红烧豆腐、炖豆腐、葱烧豆腐、溜豆腐、清炒豆腐、脆皮豆腐、香煎鸡蛋豆腐、酱焖豆腐……各种豆腐做法。
济南的大小食堂里,老豆腐是一绝。
在未咬开之前,绝不会想到豆腐内部里竟然会出现类似小孔箱的空隙,且因为块头较大、较厚,这让食用者不用担心一口把这个“神奇”的豆腐吃光。汤汁是“依偎”在豆腐块身旁,和它一起的还有细长的葱白和分不清是肉还是土豆的姜。
商河、章丘等地的豆腐也走出了家门,在全省各地传播豆腐的魅力。
胶东的豆腐往往带有“海鲜味”,搭配海鲜也让豆腐的身价“水涨船高”。笔(比)管鱼炖豆腐、胶东豆腐蟹、三鲜小豆腐、酱焖黄鱼豆腐……
鲁南部分地区喜欢在汤中放些豆腐,爽口又滋养。尤其是冬季,滋补的豆腐汤能驱散整个寒冷的夜晚,春节前的腊八粥就混合着豆腐和豆芽,闻名内外的菜煎饼其菜品里就有被切成细小四方的豆腐。
尽管相比于川菜的麻婆豆腐、福建的清流豆腐、城市名片的“淮南豆腐”,山东“一统天下”的豆腐还没有出现,但美食自带的属性远离千篇一律,伴随鲁菜的自发性,各种以豆腐为材料的菜肴和美味也会越来越丰富,正如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陈志明所提的那样,“豆腐是中国食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猪肉、鸡肉和各种蔬菜同等重要。”
我们对豆腐的记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不同,但对豆腐可能远不止是味蕾上的回忆。
文/刘培省 设计/刘蒙蒙 审校/拾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