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和平论坛丨王缉思:中国对美政策连续性是最重要积极因素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教授,在8日开幕的清华和平论坛期间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中国保持对美政策的连续性,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也是中美关系中间最重要的一个积极因素。
7月8日,第八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开幕。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中美关系权威学者王缉思教授会间举行发布会,重点谈及2009年以来中美关系的“质变”。在回答澎湃新闻有关美国百名学者及商界人士向特朗普总统和国会致联名信“反对采取与中国对抗政策”一事的提问时,王缉思教授认为,这一行为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联名信)对特朗普对华政策,影响有限。”他坦言,“特朗普对华政策不仅不受这些人的影响,也不受体制内许多专家、学者的影响。”
王缉思进一步认为,特朗普政府这批人,相对于过去美国的执政者,相对而言是比较封闭的,“他们缺乏在美国国内和其他人的对话,也缺乏部门之间的相互对话,更缺乏和外部世界的沟通,包括和中国的沟通。”他说道。
但让他感到乐观的一点是,毕竟这样百多人的联名信所表达出的相对客观的意见,在美国还是可以发表出来,“在思想上,文化上,会对对华政策的氛围上会产生一定影响,美国还是有理性的声音,”他还举例谈及了美国商界在对华问题上所展现出的理性声音。
当地时间7月3日,包括美国国务院前代理东亚与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董云裳、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及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傅泰林等人在内的美国百名学者及商界人士等联名致信总统特朗普及国会,从7个方面论述当前美国政府对中国政策的问题,表示美国政府近期许多行动正加剧美中关系螺旋式下滑,联名信签署人认为美中关系紧张态势加剧不符合美国及全球利益,对此深表忧虑。联名信发表在《华盛顿邮报》,引发广泛关注。
在前不久给《环球时报》撰写的专栏文章中,王缉思评估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质变”,尤其是2017年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回顾2009年以来的十年,美国对华态度的变化不是突变,而是在双边关系的战略定位、安全和军事关系、经贸关系、政治互动与人文交流等各方面的消极因素交替出现,从量变最终演化为质变。今天的美国对华政策,已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合作与牵制并重的状态。”文章写道。
“最重要的、最应该坚持的是……我们对美政策有相当的连续性,虽然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许多消极的变化,但是我从我们官方的声明和领导人的讲话中间还是读到了我们政策的连续性,即要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一种中美关系,”王缉思在回答澎湃新闻的提问时回应说,“我认为这种态度是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的,也是中美关系中间最重要的一个积极因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