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会议|“唐宋文学史与思想史新探”系列报告纪要
“在任何时候,思想史都在持续成长着——以旧的和新的样式。”(Donald R. Kelley语)
在思想史的羽翼下,唐宋文学研究以其丰富性和前瞻性仍不断为学术乃至现实社会提供解决方案。7月1日至4日,南京大学文学院暑期学术系列报告之一“唐宋文学史与思想史新探”在文学院活水轩召开,时间为每天下午3点至5点。系列报告共分四讲,主讲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宁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刘成国教授,主持人则是南京大学文学院俞士玲教授、赵庶洋副教授、金程宇教授和徐雁平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及校内外数百人聆听了系列报告。以下为系列报告简述。
第一讲、经史视野下的韩欧古文
7月1日下午3点,系列报告第一场“经史视野下的韩欧古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宁研究员开启,主持人为俞士玲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宁研究员古文是中国文化十分复杂的综合体。中唐以后,古文构成影响深刻的中国文化现象。韩愈取法经典的开创性,其“拟圣”的精神,其《原道》的巨大历史意义,在刘宁研究员看来,均应置于中唐以来中国文化重建的历史背景下加以思考。“安史之乱”以后中唐政治、社会、思想的危机,导致思想和文化出现重要转型,而韩愈则为这种转型创造了新的思想和语言表达方式。观察韩愈、欧阳修古文与经史传统的关系,当从“师其意,不师其辞”的角度入手,理解其与经史传统的内在关联。
由此,钱穆先生认为古文运动是“家言复起”的论断值得再思。刘宁研究员认为,韩愈所思所想,是已往子书所不能呈现的,故韩文新立格局,不重“辨析群言”,而是“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即如《原道》,韩愈傲视佛老,仿佛大鹏鸟俯视斥䳛,在写作精神上,神似《庄子·逍遥游》。
韩文高迈,与儒道的神圣性体验有关,此即韩愈古文“拟圣”精神所在。刘宁研究员认为,古文家超验性的追求有相当一部分融合在古文之中。对韩愈而言,古文不止是学文章,且是精神修养,更是个体成圣的修炼过程。由此,“圣人之文”与“圣人之道”不可须臾分离。故与柳宗元的自我理性强烈相比,韩愈沉潜于道,气象万千,而柳文易入,只是清楚明白,诚如朱熹所言“其说愈巧,气象愈薄。”
韩愈难学,然欧阳修得“师古之法”,故古人学韩,多半实是学欧。欧阳修无限推崇韩愈。他继承韩愈“拟圣”精神,却又十分克制,故趋于理性和平易。他善于通过师法韩愈等前代典范作者,自成一家。而在史学上,韩欧均重视学习《史记》。欧阳修的“六一风神”与《史记》渊源甚深。此外,应引起注意的是,韩愈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化建设者,其文富含诗教精神,故理解古文,不能不注意韩愈的师道建设。
经过多层次的论述,刘宁研究员指出,韩欧不仅使其古文以独特的精神视野融会已往的经史传统,同时也对经史传统的新变产生重要影响。最后,刘宁研究员提示,韩欧处于古文开辟时代,在综合视野下考察可有更多开放而丰富的思考。
报告结束之后,刘宁研究员还就如何理解韩文的集大成性、韩愈如何学习孟子等问题,与诸位同学作了进一步交流。
第二讲、王维的山水诗境
系列报告第二讲“王维的山水诗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宁研究员主讲,主持人则是赵庶洋副教授,时间在7月2日下午3点至5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宁研究员王维诗歌的价值与意义何在?刘宁研究员认为,王维诗歌是检验人们古典诗歌艺术造诣的试金石。因王维诗歌很难与现代艺术经验对接,故其艺术的深刻性难以为今人所探触。山水诗所依托的传统文化空间的解体,更阻隔今人理解王维诗歌。在整个山水诗谱系上,王维山水诗是中国山水诗的最高典范。西人曾撰《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汇录《鹿柴》一诗在1980年代以前的部分译文,即有19种之多,由此可管窥王维诗歌的世界性影响。
体悟王维诗歌,当置于中古历史和思想的独特氛围和情境中把握。中古的玄言、佛理均与王维山水诗密切相关。其诗所阐扬的山水精神,具备“幽玄空寂”的内在特点。为深度揭示王维山水诗的诸种境界,刘宁研究员又由谢灵运和柳宗元的山水诗切入。晋宋之际,谢灵运的山水诗与佛教由般若学转向涅槃学有关,也与向秀、郭象、支遁等人阐发“逍遥”之义的玄理佛趣有关。深邃的哲思和诗人强烈的生命体验、人生反思,在山水体验中形成复杂的精神艺术境界,塑造了山水诗“幽独空寂”的内在审美意趣。谢灵运、柳宗元等人游历山水,并非单纯赏玩景色,而是充满探寻幽僻险远之景的艰辛。此种独特山水体验,与山水诗人领悟世界空寂的本相紧密相连。山水诗对“惊新与伤逝”的呈现,令人触目惊心,从中可见自然的伟大,也触及生命的忧患、痛苦与脆弱。而王维的山水诗在生命的焦虑、“幽独空寂”之外,还富含“静”、“远”等多种意趣。仅以“远”为例,就有平远、高远、深远等多层意涵。此外,在佛理与玄言融会之余,王维山水诗还具备“富贵山林两得其趣”的丰富性。这也是盛唐精神艺术独特魅力的呈现。王维山水诗之所以成为山水诗的最高典范,与其艺术内涵的丰富密切相关。
整场报告,刘宁研究员带领听众,不断在中古思想氛围的宏观场景与山水诗艺术的细致体悟中切换与游走,使山水诗的艺术经验变得不再那么陌生,而王维的山水诗的“自然”与“自在”,也触发听众关于生命和现实的诸多思考。
第三讲、文以明道:九至十三世纪《原道》的经典化历程
7月3日下午3点至5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刘成国教授主讲系列报告第三场“文以明道:九至十三世纪《原道》的经典化历程”,金程宇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刘成国教授《原道》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意义巨大。1954年,陈寅恪先生发表《论韩愈》一文,高标韩愈在唐宋思想文化转型中卓越的功绩,主要论据即与《原道》密切相关。然而《原道》经典地位的确立,有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多重历史因素不断建构而促成的。
讲座中,刘成国教授由《原道》经典化历程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时段入手,将《原道》的经典化进程分四个阶段,即中唐至北宋仁宗朝的“走向经典”、仁宗嘉祐年间至北宋后期的“质疑和批判”、南宋以来的“经典铸就”以及金元时代的“断裂与恢复”。
刘成国教授认为,《原道》在中唐到宋初的影响十分有限,其走向经典化的关键时期在北宋仁宗朝的前三十年。此期,北宋的政治和边疆危机,促使此文地位的提升。《原道》成为士人排佛卫道的一面旗帜,其构造的道统谱系及其话语方式,也给纷纷兴起的各种儒学流派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此外,《原道》提供了新颖的文章论述方式,引领了“原”体写作。仅以《旧唐书》和《新唐书》相比较,即可见短短百年间韩愈地位的急剧上升。
自仁宗嘉祐年间至北宋后期,佛教徒契嵩撰《非韩子》三十二篇严厉批评韩愈,由此也触发儒学内部对《原道》的各种质疑批判。然而,凡此种种,并未逆转《原道》的经典化历程,反而激发宋代学术思想在本体论、心性论等层面的深入。绍兴和议后,宋、金南北对峙,《原道》的经典化在不同的地理、文化空间中呈现出不同轨迹。到了南宋,伴随着韩愈文集的笺注和整理,《原道》文以明道的经典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而借助于科场文化的推动,如《古文关键》《崇古文诀》《论学绳尺》等选本,《原道》成为文章学习的典范,其经典地位渗透到各级士人。而在北方的金国,由于“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原道》较受冷落。贞祐南渡以后,伴随文坛“宗韩”之风兴起,外加理学北传,《原道》的经典意义重又凸显。
最后,刘成国教授指出,《原道》蕴涵“正统与异端”、“帝国的兴衰”、“社会起源”等诸多宏大主题,其特殊的文本内在机制和丰富的文本资源,使得一旦出现相似的历史情境,便会不断激发各类群体不同的关注和变革诉求。
中唐儒佛关系、画学文献中的谱系性话语、古文与时文、明清以来《原道》的遭遇等问题,成为报告结束之后同学们求教刘成国教授的焦点议题。
第四讲、机遇、挑战与回应:数据库时代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考证
系列报告第四场“机遇、挑战与回应——数据库时代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考证:以宋代为例”由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的刘成国教授主讲,徐雁平教授主持,时间则在7月4日下午3点至5点。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刘成国教授刘成国教授首先综括式介绍了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考证范式,然后分别以机遇、挑战、应对为题,条分缕析地阐述数据库为古代文学,尤其是宋代文学考证研究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数据库使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产生革命性的突破,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刘成国教授举例说,已往他在考证王安石后裔时,翻阅纸质本《宋会要辑稿》一个月仅得三条记载,该书电子化以后,几分钟便可全部检出。更加便捷的文献搜寻,极大提高了研究者的工作效率;此外,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弥补年轻学者知识积累的不足,一些生僻典故如今很快可以溯源,如“蟪蛄声”这一典故并非出自《庄子》;凭藉数据库,学者还可对文献竭泽而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能得以拓展。
刘成国教授认为,数据库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诱发诸多挑战。过去以博闻强记为功底的考证,可能会逐渐沦为“技术活”,并导致考证类成果在学术评价体系中越来越“贬值”,此类论文越来越难发表;已往凭借不完整史料做出的考证成果,将接受数据库的重新检验,一些成果业已因被证伪而淘汰。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刘成国教授举王安石生日、“王雱出妻”等具体考证为例,说明今后古代文学中的考证工作应有如下追求:一是应当追求高度的精确性、严谨的批判性和立体的动态化;二是对文献史料作批判性解读,应从考证走向阐释;三是追求逻辑的严谨性、理路的内在一致性;四是超越纯粹技术层面的操作,“由技入道”,更加自觉而鲜明地追求考证背后的宏大问题。
最后,刘成国教授援引e考据倡导者黄一农教授的话勉励在座诸位同学:“一个学者研究能力的高下,不是取决于他使用数据库的水平和熟练程度,而是他传统文史素养的深浅。”
报告结束后,各位同学就清代文学研究中的数据库使用、检索词的设置等具体问题向刘成国教授请教。至此,由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省品牌专业、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项目支持的“唐宋文学史与思想史新探”系列报告圆满结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