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夏季达沃斯 | 诸立力: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1+1...

2019-07-08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本文原标题:《夏季达沃斯 | 诸立力: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1+1+1>3》

原创:袁源张者昂

“达沃斯论坛不关注技术本身,不代表利益集团,不是会议,也不是问题解决者。”

在2019年夏季达沃斯会场上,《国际金融报》记者再一次见到了香港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诸立力。

此次相见,诸先生又多了一个头衔:伦敦大学学院校董会主席。不变的是,诸先生依然从容,谈笑间,话意纵横,格局开阔。

作为将达沃斯论坛引入中国的推动者和贡献者,诸立力参加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达沃斯年会已有25年,并于2003至2015年担任达沃斯论坛基金委员会成员,目前担任该论坛国际商业委员会的联合主席。

2007年,诸立力亲眼见证“新领军者年会”,这一达沃斯论坛中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最重要的全球会议,首次在瑞士达沃斯以外的中国大连拉开大幕,并在此后的13年里从未缺席。

在达沃斯现场,无论是与老友攀谈,还是与企业家会面,抑或是接受各路媒体采访,诸先生笑意盎然,不疾不徐,全球化视野始终是逻辑的原点。

诸先生出生于广州,成长于香港,研学于伦敦,事业遍布全球,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普通话、粤语、英文夹杂着,一种别样的乡音无改,“每一次来参会,都是与老朋友的聚会,每一次也都会结识新朋友。新朋旧友交流,能够带来很多新想法,而有时候这些新的想法会变成双方合作的机会。”

相约中国:新朋旧友相会

达沃斯论坛来到中国,并不偶然。

诸立力是冬季达沃斯的“老朋友”,长达25年的参会,让他亲耳听到逐渐响亮的中国声音,并坚定进一步连通达沃斯论坛与中国的决心。

“25年前,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仅有不到10位中国人的身影。此后参加的中国人不断增加。今年的冬季达沃斯论坛已有差不多150位来自中国的嘉宾。”

年度会议定于瑞士达沃斯召开,在中国,达沃斯论坛布局“新领军者年会”。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日上午在大连出席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其中有这样一段回顾与展望: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已经举办了13年。当初设立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化步伐在加快,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当时确定了“新领军者”这一主题,并且延续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当年诸多成长型企业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我们就是要让各类市场主体,让大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同台竞技,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希望更多“百年老店”大企业继续追求卓越,更多中小企业勇立潮头,涌现出更多“新领军者”。

这场“新领军者”云集的盛会在13年中的变化显而易见。

“规模翻倍,第一次在大连召开的会议有1000人左右,今年已经达到2000人。其次,影响力增加。达沃斯论坛是一个集成,有不同社区,这带动了很多不同的参与者来到这里。”

在诸立力看来,夏季达沃斯加强了中国企业家对国际的清晰认识,也促进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认识。此外,大连、天津这两座举办新领军者年会的城市也因此获得更多被世界认知的机会。

紧迫问题:技术的全球化治理

“达沃斯论坛不关注技术本身,不代表利益集团,不是会议,也不是问题解决者。”谈到达沃斯论坛的作用,诸立力连说几个“不”。

“达沃斯论坛每一年的主题关注重点不同,但大家会在与会过程中提出整个行业的挑战。达沃斯提供中立平台,将大家带到这里,讨论事务,但不要求达成共识。”

2019年的新领军者年会主题定为“领导力4.0: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成功之道”。

其议题设置背景,在于全球经济正在经历重大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重塑企业、社区和国家的发展。这些变革受环境挑战、区域竞争、经济不平等和技术颠覆等因素推动,反过来又要求我们采取新型领导力与合作方式,以适应全球化新时代。

在诸立力看来,新工业革命时代主要关注风险、可持续,以及不同的思考方式,并应全面应对全球挑战。目前世界主要的挑战比如气候问题、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都需要多方合作。

诸立力表示,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关注技术的全球化治理,比如AI具有一定“红线”,但每个国家对于AI都有不同的准则,从全球看,准则的不统一就成为了行业的难题,达沃斯提供讨论平台。

大湾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的重大发展战略。

诸立力来自香港,香港是大湾区内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而其所在的第一东方是知名国际投资公司,并是中国私募基金的先驱。

对于此前出台的大湾区纲要,诸立力表示非常期待。

“虽然大湾区仍处在规划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对粤、港、澳三地而言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诸立力对记者如是说。

“从地理位置上看,粤港澳三地相邻。从产业发展优势上,三地的优势产业并不相同。”诸立力向记者分析到,事实上,香港的金融业一直很有优势,现在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广东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地方,也有着巨大的市场;澳门则在旅游业上体现出了优势。三地在经济上的联动,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虽然,三地在经贸合作和发展上有很大的优势。但他也提示,最关键是三地如何弥补各自的短板,“香港的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狭窄,由于地理空间大小的限制,香港GDP以前主要依靠两个行业驱动:地产和服务,如仅仅依靠服务一项来带动增长,有难度;广东的问题在于经贸政策,尤其是在对外的出口贸易上可能不如香港有优势。”

因此,他也强调,如何让三地共同发挥优势,并得到“1+1+1>3”的效果,仍值得继续思考。

记者袁源张者昂

——/好文推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