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讲座|葛剑雄:大江大河与人类文明
2019年6月30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上海浦东图书馆,邀请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葛剑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韩建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王焰,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为读者讲述江河故事。本次活动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上海浦东图书馆合作的“浦图公开课·大夏名家走进读者系列”的第一场。
《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以中外著名的江河为“传主”呈现江河历史,丛书首批推出《万里入胸怀——黄河史传》《天下在河上——中国运河史传》两卷,分别为黄河、运河立传。
讲座以“我走过许多年代——你所不知道的中外著名江河故事”为题,王焰表示,“可以理解为人类走过许多年代,也可以理解为江河走过了许多年代,或者江河和我们人类一起走过了许多的年代。”黄河、长江、松花江、塔里木河、珠江、京杭大运河,埃及的尼罗河、欧洲的莱茵河等等,许多河流与相应土地上的文明息息相关,也将在《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的介绍之列。
葛剑雄教授在讲座上表示,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有故事和知识,我们还应该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来反思教训,思考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了葛剑雄教授的部分发言与读者分享。
讲座现场运河
葛剑雄教授提到,《天下在河上——中国运河史传》一书作者曾沿运河考察多次,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现状,而且了解了历史,有些情节写得很细,不调查是不知道的。
比如,许多人不知道运河中的河段并不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特别是山东济宁附近,那里地势高,河水须抬升30多米;过后地势走低,河水又须再下降30多米。这在没有机械交通工具、只能使用人工的情况下非常困难。所以,这一段运河共建了40多个船闸,船只经过这一水段需要经历40多次上上下下。
“总有人想当然地说,运河交通便利,事实上古人从杭州坐船直达北京,谈何容易?山东这个地方恰恰是缺水的,过一次闸就要耗掉大量的水。而且那时的船没有机械动力,轻的船靠划浆,重的船要拉上去。为了提高效率,就规定要凑满两百艘船才可以开闸,否则每一次开闸水都跑光了。一旦错过一次开闸,就要等下一批。”葛剑雄说。所以运河使用的规定是,国家粮船优先,粮船没有走完之前任何人不得利用运河。
“现在有些学者甚至提出我们要全面恢复运河,恢复运河干什么?有没有想过恢复的代价是多少?”葛剑雄表示,每一条运河在开凿之初都有其特定目的,大多是为了航运,因为在没有机械交通工具时,水运是最便宜的,特别是如果顺流而下,不需要什么动力,利用风或洋流即可。而京杭运河的开凿主要就是为了保证首都的粮食供应。“但是运输的成本比粮食的成本还高。如果碰到黄河水灾,还要保证粮食运过之后再堵上,如果是干旱,泉水要先引到运河保证水流通畅,这些都是巨大的代价。有人还写文章说,当年读书人沿着运河到北京赶考,当时哪个读书人有资格过运河?当然,徐州一带以下因为运河很宽,有钱就可以过,但是到了淮阴、淮安开始,运河运力紧张,有时候连官府的船队都走不完,一般的客人哪里有机会坐?”
葛剑雄表示,京杭运河后来废弃不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社会的进步。轮船海运发展、铁路修成,对比之下运河的成本太高,就没有必要维持了。
《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黄河
葛剑雄在讲座中指出,同一个地理因素,往往是积极作用和消极兼而有之,或者说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消极、积极影响可以相互转换。《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的出版有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跟这些河流有关的地域及相关群体的历史。
“比如,我们一般从小就有这种观念,任何文明离不开水,人类的生活、生存、发展离不开水。这没有错。五千多年前在黄河流域、长江下游、辽宁牛梁河产生了早期的人类文明,都与河流紧密相关。有没有不依靠河流的?有,比如陕西石峁的遗址,它在山上;以色列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也在山上。但是它能离开水吗?不能,它附近就有水源,但是不一定是大江大河。可是离开了大江大河,这个文明往往在本地不容易发展成范围大、影响深的文明,因为它受到水的限制。”
“但是不是这种缺水的地方文明就一定落后?不见得!我一直关注到这一点:一些伟大的、影响深远的、扩散快的文明,恰恰是在水不太充分的地方,或者是半干旱地区。如果水草条件、水土条件太好、水很丰富,很容易导致另外一个结果,就是这里的人往往会比较保守,缺少对外开拓的动力。”
葛剑雄以黄河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对比为例加以说明。
“到过希腊的人都明白,希腊的耕地面积很小,只有靠近雅典南部的地方有一些平原,面积也不大,再到北面就是一座座大山,河流很少,而且因为水流很快积不了水。所以希腊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不仅资源不够,水也不够了。但是希腊前面是地中海,所以这就驱使他们向海外扩张、向海外发展。”
“那我们的黄河流域呢?黄河水源充沛,特别是在四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气温比现在高,生存条件很好。早期人类缺少有效工具,而黄河流域主要是没有受到破坏的黄土高原,以及冲击而成的平原,很适合早期开发。而东北的黑土,南方的黏土、红土,都不容易开发。而且它一马平川,除了太行山,黄淮海平原中间有山东丘陵,其它都是大平原。再加上小麦传入,它比中国本土粮食作物质量更好、产量更高,所以形成了一种以小麦为主的农业。再加上土地多,容易开发,而小麦是需要灌溉的,需要管理,又促进了国家的形态的发展。”
但也正是因为在农业社会,这里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生产足够的粮食和资源,使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产生了错觉,认为这是天下最发达、最富饶的地方。“时间长了,古代人失去了了解外面世界的兴趣。所以我们讲中国古代历来好和平,不是中国人和人家不同,而是古代中国人觉得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去占据呢?汉武帝开疆扩土,当时很多儒生大多都批评他,放着这里好好的土地没有人种,要那些又冷又高又干的地方干什么?汉朝的军队打败了匈奴,到了蒙古高原,照例在那里举行了仪式、竖个碑就回来了。那里的游牧民族,要么被抓了,要么就跑了,你去管理谁去?更何况粮食是没有的。秦始皇当时要从现在的山东把粮食运到河套地区,每六十石运到那里只剩下一石,就是这么个效率。”
葛剑雄表示,古代中国人离开黄河流域,迁到南方,迁到东北,往往是迫不得已。“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自觉地对外去考察、探险、旅行的人,相反世界上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都出现在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都是国家贫穷、缺少资源、缺少市场,是这样的动力驱使他们向外。”
“我总结下来,汉朝、唐朝开而不放,门是开的,只不过对外国人开,不对自己开。唐朝长安城大概有一半以上是外国人,但唐朝有没有人出去呢?别说出去,边境都不让去的,玄奘当年取经,到了甘肃瓜州,只好偷渡。偷渡被抓住,幸好边防长官是信佛的,再悄悄把他给放了。汉宣帝的时候,匈奴已经投降了,他们就不明白,我们已经和好了,你还是把门关得紧紧的干嘛呢?汉朝官员就解释,这不是防范你们的,而是防范我们的人出来。”葛剑雄说。
葛剑雄教授在发言尼罗河
葛剑雄在讲座中回忆,他曾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沿着尼罗河到开罗,再到卢克索、阿斯旺,又坐船溯尼罗河而上一直到苏丹北部,以后又到位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的源头——塔纳湖。
“我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原来尼罗河除了上游看起来有一点像水乡,其中大部分地方两岸都是沙漠,都是裸露的岩石。”葛剑雄说。
据他介绍,迄今为止埃及9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占其国土面积5%的尼罗河三角洲。“平时大部分地方无法开垦,但当尼罗河泛滥时,整条河的瘀泥都堆积在尼罗河三角洲,为人们带来粮食的丰收。相反,如果某一年尼罗河不泛滥,或者水太小,瘀泥少,就麻烦了。所以古埃及人非常关注天文和气候,同时要记录尼罗河的变化。”
“另一方面,尼罗河周围,特别是像阿斯旺这些地方,没有什么植被,大都是裸露的花岗岩石。这些地方温差很大。白天有时气温高达四十几度,晚上可以降到十度。我们在沙漠里,白天热得没法出门,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出去。到了晚上又很冷,必须到镇上找毯子来盖上。”
葛剑雄表示,这看起来是一些很不利的条件,但对古埃及人来说,对他们发现和利用石料就是很有利的条件。“埃及的金字塔、神庙等花岗岩建成的巨大建筑,人们曾经怀疑过是外星人所为,否则人类如何移动几十吨重的花岗岩?考古学家做了复原,发现几十吨重的一块大花岗岩要移动它很容易,为什么?因为下面是沙,如果铺上圆木,一个人就可以托着走。花岗石怎么采集?就是利用温差和水。利用花岗岩里面的石缝,或者人工在石头上打几个孔,然后往里面灌水,由于温差很大,热胀冷缩,灌上水后的石缝不断扩大,最后裂开,一块整整齐齐的大石头就采成了。然后沿着沙推到尼罗河边,用船运过去。”而相比之下,黄河流域有可以充分利用的黄土、山林树木,所以古代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砖木结构为主,而没有发展石头建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