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命的诗意永存: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1
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是英文Sonnet的译名,有几种不同的押韵格式。意大利诗人达雷佐(Guittone D’Arezzo)是第一个采用十四行诗形式并赋予其严谨格律的文人,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h,1304—1374)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十四行诗作者。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遍及欧洲,十四行诗随之传入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十分流行。莎士比亚是当时著名的十四行诗人,“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由3个四行的小节(quatrain)加1个偶句(couplet)构成,每行5个抑扬格音步(iambic pentameter),即一轻一重10个音节,韵脚排列为abab,cdcd,efef,gg。 1609年,伦敦的出版商人托马斯·索普(Thomas Thorpe)获得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独家印行权,书里还印有索普的一句神秘的题词:“献给下面所刊印的十四行诗集的唯一促成者W. H. 先生。”索普的版本包括154首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最早、最完全的“第一四开本”(The First Quarto)。人们一般认为这些十四行诗写于1593—1599年间。到了1640年,本森(Benson)印行了新版本,其中少了8首诗,其他各首诗的次序也有了新的安排。除了这两个版本,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17世纪没有出现过其他版本。
索普版本中的154首诗大致可以分为3组,第1—17首用不同的变换方式述说了一个主题:劝导一位漂亮的贵族男青年结婚,生儿育女,使后代保存他的美貌,从而克服时间要毁灭和耗噬一切的力量。渐渐地,这个主题又让位给了另一内容:这位可爱的青年要永存在诗人的作品中。第18—126首述说的主题都与一位漂亮青年有关(他很可能就是1—17首中的那位男子,但也不完全肯定),不过话题、事态和情绪在不断变化发展。诗人仿佛被社会遗弃,但他为享有这位青年的友谊而感到荣幸和宽慰,答应要用自己的诗歌使友人得到永生。但是,那位青年有时候似乎态度冷淡,有时候又钦慕另一位诗人,因而引发了嫉妒。然后,诗歌发展到高潮:这位青年把诗人的情妇勾引走了。然而,诗人最后自我宽慰,渐渐领悟到他对朋友的爱超过了保住情人的愿望。第127—152首诗是关于一位黑头发、黑皮肤的已婚女人。诗人明知她有种种缺点,却还是被她迷住了。后来,黑肤女郎和诗人最好的朋友私奔,两人的无情无义深深地伤害了诗人。但是,诗人竭力想从挫折中解脱出来。这些诗歌里的一些细节非常难以捉摸,似有线索可循,却又常常断线迷路。学者们一直想弄清诗中这几个人物的身份,解释一些久已存在的疑问,例如:这些诗是莎士比亚本人的真实经历,还是一种虚构的创作?这些诗的大部分是歌颂爱情的,还是歌颂友谊的?是献给一个人的,还是献给若干人的?那神秘的“黑女人”到底是何许人?等等。但诸多的疑问至今得不到确切的结论。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和形象,其丰富的语汇、精炼的语言、巧妙的结构、悦耳的音调、令人惊叹的艺术表现力等都体现了英国诗歌的精髓。同时,这些诗歌还向读者提供了不少关于诗人的个性、审美、情趣和生活的线索,尽管许多细节神秘而难以捉摸,却因此更加引人入胜。
三一教堂中莎翁(右)与他的妻子(左)的墓葬。
2
作为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了37部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作为诗人,他写下了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首长叙事诗,这些诗歌不仅在英国为他挣得了“我们的诗人”的昵称,也成为世界诗歌艺术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都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主题永恒,殊不知,他的十四行诗的话题,他以精巧的想象和精美的词句所表达的情感思绪,今天读来,兴味依然隽永。而谈婚论嫁,为世人留下美好,使自己的生命延续,竟是诗人乐此不疲的话题。
莎翁故乡斯特拉福镇上的三一教堂,莎士比亚去世后就安葬在该教堂中,图为教堂内景,左下角为莎翁之墓。
莎翁十四行诗开篇第1首就跌入“俗臼”: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
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诗人从优生学角度恳切劝导友人,说最优秀的自然物种必然背负着繁衍自我的使命,可友人偏偏深陷自恋,任青春流逝,任美丽被挥霍。有趣的是第2行“美的玫瑰才永不消亡”(屠岸先生译文,下同),其中的“玫瑰”常被比作女性之美——娇艳的玫瑰在最美的时刻往往会有月盈则亏的感叹,就像巅峰之后必然下坡,花朵的生命何其短暂。第4行原文里“他的”一词明显指出说话对象是位男性,而此行中的“记忆”(译文为转喻“承继芬芳”)意味深远:诗人认为美在不同人眼里各不相同,但托付在人的记忆中的美无形却肯定。因此,子嗣能否传承美的记忆,美丽的子嗣是否会延续人们记忆中的美好,这似乎是诗歌规劝的重点所在。
这样的主题,在第4首中以变调重复,但出现了新的元素,即关于美貌与性的金钱隐喻。
Unthrifty loveliness, why dost thou spend
Upon thyself thy beauty’s legacy?
Nature’s bequest gives nothing ,but doth lend,
And being frank, she lends to those are free:
Then beauteous niggard, why dost thou abuse
The bounteous largess given thee to give?
Profitless usurer, why dost thou use
So great a sum of sums, yet canst not live?
For having traffic with thyself alone,
Thou of thyself thy sweet self dost deceive;
Then how, when nature calls thee to be gone,
What acceptable audit canst thou leave?
Thy unused beauty must be tombed with thee,
Which used, lives th’executor to be.
这一点在当下普遍之极,甚至有“颜值决定收入”一类的心理报告,而青春貌美本来就是人禀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因此,本诗的第一个词就是“浪费”,直接表明美貌如财富,得经营有道。而这位友人的人生态度堪称虚掷美好,没有好好珍惜这份天赋,没有将天赋的“遗产”好好利用。有意思的是,诗人告诉我们,“天赋”并非给予而是借用,我们生来有不同的禀赋,但这些美好都不是真正被我们拥有,而是借给我们使用。但即便老天很慷慨,他也喜欢将禀赋借给那些同样慷慨大度且高贵之人,于是诗歌从第5行的“美丽的小气鬼”开始来了一个突兀转折:上天好像错将美丽借给了你这样的小气鬼,而你却辜负了这份慷慨的礼物,不再同样慷慨地赋予别人,即不愿意结婚生子,繁衍后代。此后,全诗中“投资获利”和“增值”的意思无处不在,甚至那句“你能够留下清帐,教人满意么”中的“清账”一词,也确切表达了诗人劝说的强烈意图,有一种你不要白白浪费的遗憾和可惜之意。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假设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状况:若是你不听取我的建议,你的美好将随你一同入土消失;而若是听取建议,务实且现实,你的美好会得到传承。
当然,读诗的自由在于细节带来的启示可能是多重的,上面的诗行总让人不断怀疑诗人是否在正话反说的劝说背后,进行着釜底抽薪的解构。试想,若一切美好并非赠予,我们从来无法真正拥有,只是借来享受,那么美好终将归还,此刻拥有的当下才是真正的永恒感受。为何非得以繁衍或传承为目的来增值美好呢?既然生命短暂,任性又何妨?既然上天或许错看了我的慷慨雅量,那么在归还之前我就好好享受生命。既然恋爱成家、生儿育女并非我之钟爱,终将归于尘土的我也并不感到恐惧,那就只争朝夕吧。这样的掂量,想必会在不少当代年轻人中“心有戚戚”的。
紧接着的第5首再次出现新意,即岁月是把双刃剑,它能让人呈现美好、走向完美,也同样能让人走向衰亡,而这个规律其实与中国的道家思想相契合:满盈预示亏损。时间永不停息,无论喜怒哀乐,春夏秋冬,时间的节奏始终不变,在推进中循环往复。夏日之后紧跟着可怕的严冬,元气停滞冻结,自然万物对应着人体的感受,也走向苍茫荒芜。
Those hours that with gentle work did frame
The lovely gaze where every eye doth dwell
Will play the tyrants to the very same,
And that unfair which fairly doth excel.
For never-resting time leads summer on
To hideous winter and confounds him there,
Sap checked with frost and lusty leaves quite gone,
Beauty o’er-snowed and bareness everywhere;
Then were not summer’s distillation left,
A liquid prisoner pent in walls of glass,
Beauty’s effect with beauty were bereft,
Nor it, nor no remembrance what it was.
But flowers distilled, though they with winter meet,
Leese but their show; their substance still lives sweet.
莎士比亚用“冰冷的白雪将美好掩盖”来表达之前几首诗歌中美好走向衰败的结果,但可以想象,白雪消融后,山明水秀必然重现。诗人的规劝同样以比喻的形式表达,即应该在夏日将花露中的精华蒸馏,并将其封闭在香水瓶中,否则,曾经的美好都会被遗忘。因此,结尾对偶句中的结论清晰明白:“及早蒸馏精华,哪怕随后严冬来临,表象的美丽消散,美的甜蜜却得以保留。”人们一般也会顺着理性思维来判断:此处依然是规劝美貌的青年早日生育孩子,保存好生命的精华,在新的循环中再现美好。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隐喻与意象,经常十分奇妙深奥,得拐上几个弯才能领会。例如,常有人对前诗提到的“香水瓶”之喻感到费解。不过,第6首第3行“你教玉瓶生香吧” (Make sweet some vial; treasure thou some place) 中的“香水瓶”,竟可以被含蓄地解读为子宫的象征。于是,香精藏于瓶中的意象有了不同的含义。这种深度隐含的表述,似乎蕴藏着难以直白言说的劝婚建议,其逻辑大抵如此:不结婚生育,就是浪费生命;婚姻中的琴瑟和谐受法律保护,并得到人们祝福。而“它能够教愿意还债的人们高兴”一句也表明,这样汲取精华而获利并不是被禁止的放高利贷行为。其理由也很浅明因为那样做会让人们乐于还贷,取悦他人。但既然这里的“他人”是复数,难道被恩宠者不止一个?不知此间的人们是乐意看到家庭美满、子嗣满堂,还是妻妾成群的父权社会图景?读来总归有些诗意模糊。
诗人的意愿是宏大的,鼓励生育之后,还希望能看到从一繁衍到十,并说欢乐也由此十倍增长,死亡也为此奈何不得。结论点题的最后两句是早已预见的:“唉,别再固执己见,你该明智的,不至于让死亡征服了你,让你入土腐烂,徒留蛆虫。”( Be not self-willed for thou art much too fair, / To be death’s conquest and make worms thine heir. ) 这两句的警示程度较之前的都更为恐怖凶险,死亡和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吟诵至此的读者心情沉重。
不过,如果我们跳脱第5首诗中关于结婚生子的规劝模式,便会发现生育可以有更隐喻的拓展。这种十倍于自我价值、十倍增值的美好,不怕生命终结的从容,也可以从其他形式的创造,尤其是艺术创作中得到实现和拓展。就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阐发着新意,也远远超越了十倍的价值,其增值和衍生是惊人的。
确实,人这一血肉之躯,到头来终归一副皮囊,若虚掷光阴,不将自己投入或承担些什么,最终必将面临荒芜腐烂。在造物赋予我们的生命规律中,人类也必将以造物给予的能力繁衍生息,更优秀的人们在推动历史,为后世留下更多的财富,无论有形无形。这一点,也许就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至今仍能拨动人心弦的原因吧。即使是上述那两句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语,也可以用充满正能量的态度来解读:虽然死亡最终会征服生命,我们一定有不同的方式来超越死亡。
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排列组合和彼此发展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但是读者可以暂时抛开宏大结构下的彼此关联,凭着开放的心态而不带先见地进入阅读。各个诗篇中,无论是词汇、句子、结构、韵律、节奏等都会带来复调的多层意义,从来没有固定、标准的解读,只需关注跨越时空的个人体验,在诵读和沉思的过程中愉悦身心。
斯特拉福镇上的莎翁故居
每一段时光的潜心阅读,每一个诗篇、一句诗行的感悟,都必然是珍存和延展生命的点滴印记。
《一个人·十四行——末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笔记》,末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