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钩沉|《阿诗玛》、《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两首歌...
本文原标题:《钩沉|《阿诗玛》、《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两首歌曲背后的创作故事》
吴德铭
刘树生同志曾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云南省委副书记、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主席。新中国建立初期,他身为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一名主任科员,响应党的号召,远赴西南边疆工作,一干就是65年;他在青春时期播下和萌发的理想种子,为共和国的伟岸巨树奉献了自己的一份丰艳的花果。
本文所记载的,是他亲身经历的《阿诗玛》《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两首歌曲的创作故事。
胡松华(右)与刘树生唱年轻时的老歌。 本文图片均来自人民政协报既“演出”又“采风”
1949年10月22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后,遵照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决定组织民族访问团到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达中央和毛主席对各族人民的关怀和慰问。
中央民族访问团第二分团的第一个行程,是奔赴路南县(今石林县)圭山、弥勒县西山两个彝族老区开展工作。
1950年8月28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宋任穷(兼任西南局第一副书记)在动员报告中说:“同志们去的圭山区的环境比较好,据我们现在了解,老百姓缺的就是衣服和盐巴,如何尽快解决布匹问题是一件大事情。另外就是医疗卫生问题。根据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决定,我们目前的口号是:剿匪反霸,减租退押。”
8月29日,76人的访问团乘坐煤炭车抵达路南县城时,已是当晚11点,但是早在风雨中等候大半天的3000多群众依然载歌载舞、兴高采烈地举行欢迎大会。人们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金凤子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话。”一位撒尼(彝族支系)青年唱了一首现编的山歌:
十条小沟汇成河,十条大河汇成江。十朵白云飘十山,十个山头顶太阳。各族儿女住各方,万众一心跟着党。民族团结心连心,幸福道路亮堂堂。
8月30日下午4时,访问团赶到圭山的长湖畔,出席了气氛热烈的民族团结盛会。当地许多人冒着风雨,扶老携幼地从二三十公里外的山区赶来,他们说:“想亲眼看看毛主席派来的人。”
圭山、西山是地下党较早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根据地。1929年12月中共云南省临时委员会就派人到弥勒建立支部,在山区彝族群众中开展农民运动。1948年朱家璧、张子斋组织发动了西山武装起义,惩治地主恶霸,抗击征粮、征税、征兵。1949年秋收时节,国民党军队曾大举扫荡西山区,庄稼无人收割、烂在地里,致一万多人口中居然有七八千人靠吃山茅野菜、草根树皮为生。甫一解放,人民政府即刻赈济了10万斤救命粮。
中央访问团跋山涉水,在“阿诗玛”的故乡访贫问苦,在尾则镇为群众免费医疗,把904名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工作队成员们废寝忘食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歌舞。
9月8日,访问团联络组的同志奉命回昆明整理有关资料,四辆卡车由四兵团的一个警卫排护送。途经路美邑时遭到土匪的突然伏击,在20分钟的激战中一位战士受伤。
国庆一周年后,访问团先后赴大理、保山、丽江、迪庆等地工作,历尽千辛万苦,为清匪反霸、稳定边疆、团结各界群众,披荆斩棘,殚精竭虑。作为材料组负责人,刘树生执笔写了《大理专区的民族关系》《保山土司简况》等调查报告。1951年初,刘树生还对西双版纳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等问题写了一份报告,提出在该地区实行赎买政策以及对封建领主制度进行和平改革的建议,曾引起地委、省委的重视,将报告印成小册子供研究。
融“生活”入“艺术”
访问团里有一支年轻精干的文艺小分队,他们大都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华北大学的学生和来自老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与其他团员一样参加行军、慰问、调研等活动,同时还须完成繁忙的演出、宣传任务。他们用歌舞、小戏、电影等形式宣传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政策,还收集了300多个民歌、民谣、民族舞蹈、民间故事传说和长篇叙事诗等,其中就有后来整理出版并改编成影片的彝族长诗《阿诗玛》。素来喜爱文艺和写诗的刘树生在收集、整理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宗教等情况的材料时,也顺带记录了一些民间作品。
当时才21岁的郭淑珍和19岁的胡松华等歌唱家几十年后与刘树生共同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时,仍充溢着满腔的豪情和乐趣。郭淑珍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1950年她正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时,就被抽调到访问团去云南工作:“当时我刚成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一名团员,决心在边疆努力锻炼自己。我们先到阿诗玛的家乡路南,接着到大理、保山、德宏、临沧、丽江、迪庆等民族地区,最远处是叫空心树的大雪山,在中甸是藏族骑兵陪护我们,带着我们重走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的红军二、六军团的一段长征路,晚上就在露营地睡觉。我们一路上都在做社会调查。有些山区相当原始,生产很落后,还在搞刀耕火种。泸沽湖一带的摩梭人仍属于母系社会。有的民族甚至用人头来祭谷子。但是上级要求我们,不管哪个民族,我们都必须平等对待、尊重人家,要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搞好统一战线。每到一个地区,都要首先召开民族团结大会,悬挂毛主席像和毛主席的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把粮食、盐巴、书籍、报刊、文具和布鞋、针线等日用品赠送给大家。然后,举行盛大的通宵达旦的联欢晚会;往往是几万人围着篝火,在多种民族乐器的伴奏下唱歌跳舞。我们的节目受到热烈欢迎。”
今年92岁的郭淑珍等向笔者介绍道:文艺组表演的主要节目有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有郭淑珍独唱的《你是灯塔》,胡松华、苏瑛对唱的《夫妻识字》《兄妹开荒》,还有《翻身道情》《妇女自由歌》等歌曲;张苛高擎红旗的群舞《红旗进行曲》。郭淑珍和胡松华合演的《张大妈开会》,由他俩分别饰演彝族大妈和大爹;此小歌舞戏由于及时反映了当地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吸收了彝族民歌的旋律和情调,很受群众欢迎。
从“民间”到“殿堂”
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一方面为基层群众服务,同时也真正感受到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汲取了生活的养分和民间艺术的精华,从而促进了文艺的繁荣和创新。植根于路南的两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范本。
一部是彩色故事片《阿诗玛》。自从中央访问团发掘和推出了彝族民间长诗《阿诗玛》,云南省文艺界非常重视。1953年5月,时任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黄铁、省人民文艺工作团副团长杨知勇与女作家刘绮等共同到圭山生活了两个半月,收集了20种阿诗玛的故事、传说和诗歌,经过半年的综合整理,形成一部完整的长篇叙事诗。1954年1月30日,该作品在《云南日报》首先发表后,引起轰动效应,全国许多报刊都有转载,并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等外文出版。196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把《阿诗玛》拍摄成为当时还很稀罕的彩色故事片,导演刘琼,主演是云南省歌舞团的彝族演员杨丽坤和蒙古族演员包斯尔以,主角阿诗玛与阿黑的演唱者是杜丽华与胡松华。该片在1982年举办的西班牙第三届桑坦德尔音乐舞蹈电影周获得最佳(舞蹈)金片奖,杨丽坤同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演员”之一。
另一个源自路南县的作品是《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著名歌曲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当年中央访问团完成任务返回北京后,原为华北大学文工团团员的胡松华于195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同时把他一年多来随中央访问团获取的云南故事、云南声音、云南文艺传带过去,于是,该团决定组织100多人到云贵高原体验生活,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的新节目。1953年4月,词作家范禹、作曲家麦丁等一行人,沿着中央访问团尚未消逝的新鲜足迹,去到路南县圭山区,与撒尼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5月6日那天,范禹在海宜乡帮撒尼农民收、打麦子后,联想到热情的乡亲们善于用自己的高歌劲舞表达对远方来客的欢迎,于是触景生情,激发了创作灵感,当即从脑海中蹦跳出一串诗意的浪花,大约只费时半个钟头,便形成了这样的歌词意向:路旁的花儿正在开,树上果子等人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丰润的谷穗迎风荡漾,期待人们割下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姑娘们赶着白色的羊群,踏着晚霞就要回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唱丰收的时光,歌唱繁荣的祖国,我们要为幸福尽情地歌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麦丁看后,心有灵犀一点通,决定吸取当地的民歌音调谱曲,包括《阿诗玛》叙事歌里的衬词“塞洛塞”“唉洛唉”等,经过反复精心的词曲搭配,最终于1953年7月写成一首多声部的合唱歌曲。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发表和公演后,反响极其热烈,从首都一直唱到全国,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经典名歌。周总理非常赞赏这首歌,指示把它作为迎宾曲,在重要的国际活动与欢迎宾客的场合中演出。1957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音乐作品比赛中,《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荣获金质奖章。2008年29届奥运会闭幕式上,这部象征世界各族人民大团结、大融合的大合唱,作为压轴节目,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各国来宾和运动健儿们的隆重迎送和盛大友情。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中外歌唱家、舞蹈家共同表演了大型歌舞《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由“客人”变“主人”
身为中央访问团的成员,刘树生对《阿诗玛》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理解和感情,自然格外深切。2002年他在《脚步的回声———70年风雨历程见闻杂忆》一书中写道:“我们今天在以崇高的敬意礼赞彝族先民以卓越的智慧创作了《阿诗玛》时,也诚挚感谢为之付出艰苦劳动的诗人、作家们。今天,阿诗玛不仅仅属于石林县,不仅仅属于彝族,她已成了云南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珠。‘阿诗玛’从深藏民间到驰誉五洲的过程,像一首壮丽的歌,民族团结是它的主旋律。无论50年前的20世纪中叶还是跨入新世纪的今天,阿诗玛一直在呼唤,永远,永远!”刘树生又写道:“半个世纪过去,近两万个日夜流逝,用彝族民歌旋律谱写填词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一直在脑海中回荡。”因为,这支歌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的真诚心声,也代表了云南各族人民的深挚情愫和热忱呼唤。是的,刚刚解放、翻身、站起来的1000多万边地群众,他们从1935年红军长征过云南,直到1949年12月全省和平解放,都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毛主席派来的一切干部和工作团队视如亲人、敬为珍贵的远方客人,希望他们都能留下来,一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西南边疆。
中央民族访问团留在云南的成员,亦即由“客人”变为“主人”的一共有4位,刘树生同志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在此生活、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他以《扎根云南勤耕耘》为题,赋诗一首,表明心志:
疆场征战五六载,边陲奔波三百天。一生交给党安排,永远革命无怨言。
从此,刘树生与边疆各族人民甘苦与共、厮守终生。他这棵在华北大平原培植、长大的小树,将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彩云之南的红土高原上,与此同时,他把自己的一切理想和希望也都种进了祖国南疆的这片大地。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系云南艺术学院原教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