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智库观察|如何提升“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质量和运行效率
2013年4月,智库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短短几年中,大批智库涌现出来,智库的专业化、特色化也更为明显,这其中既有政府的智库群体,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蓝迪国际智库;有企业和高校联合组建的智库,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也有民间独立智库,如盘古智库等。
“一带一路”建设是个综合性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其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对各级各部门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领域的专家群体和政策研究机构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以“一带一路”为名设立的智库越来越多;很多专业化智库也都在智库原有研究议题基础上增设“一带一路”的专题或开设“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现有关于高校智库建设的研究很多,但是针对“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研究却很少。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这一类智库内部运营管理水平仍远远滞后于政府和社会对于“一带一路”的决策咨询需求。同时,由于高校主要任务还是教学和科研,而智库的主要功能是政策研究和咨询,在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如何做好高校中“一带一路”相关智库定位,如何提升这些智库的质量和运行效率,通过智库工作更好地发挥出高校服务“一带一路”的功能,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在网络上搜索,收集和整理了国内高校26个相关智库的信息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参见表1。这些智库主要分布在13个省市。
其中,北京7个、西安3个、福建3个、四川2个,上海1个、天津1个、浙江1个,所依托的高校大多是“985”和“211”院校,也有普通院校。
国内高校研究“一带一路”的主要机构
从成立时间来看,2015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智库最多,除了西安交通大学的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成立的,其他的机构都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设立的。这些高校智库的设立都与所在高校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实力密切相关,地方院校的智库研究多与地方政府合作,服务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例如福州大学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为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方案提供智力支持,江苏师范大学的“一带一路”研究院与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建。
对于智库来说,网站的建设以及网站上的内容,无疑是评估机构运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至此文完稿之时(2018年12月),在表1中的26个高校智库中,只有9个智库有自己独立的网站,显示研究院的组织结构、发布信息和研究成果。除这9个智库外,大部分机构仅见揭牌仪式的新闻,只有少数智库能够在高校网站的院系页面中查到机构名称以及简介,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和信息。这种情况部分可能由于统计中一些机构成立不久,资金和管理没有跟上,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同时也不排除有些是为了响应政策,追求宣传效应做“表面文章”。从这9个智库网站发布的信息和展示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机构的会议、学术交流活动、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报道以及时事评论比较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蓝皮书或专著较为少见。从大部分机构网站的研究成果展示部分可以看出很多成果不是在机构成立以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系统性的“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而是对与机构相关的学者前期已有的论文、著作和课题的展示,而且大多数网站在研究成果部分的信息更新较少。
由于“一带一路”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这些“一带一路”高校智库不少定位为综合性的研究机构,强调既要研究战略和理论问题,也要研究实践问题。这种定位一方面有利于加强资源整合,以及系统性和全局观的形成,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如何落实到具体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来服务国家战略缺少更为细化的说明。如果研究领域的协同没有做好,这种全方位研究也容易分散研究实力,可能导致研究浮于表面,不够深入。
总的来说,“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建设由于刚刚起步,很多还仅仅停留在响应国家政策的阶段,成立时对于智库的特征和职能的认知和把握还有一定偏差,在机构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上,还处在实践中的探索阶段。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定位
智库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政策研究。一般来说,可以把政策分析过程中相关的研究工作分成3类。第1类是基础性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并没有特别的指向性,是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发现、认识和解释。由于产出的经济社会效益不明晰,这一类研究需要国家对大学或科研机构投入制度性经费来解决。第2类是应用性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政策指向性比较明确,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政策领域所提出的需求而开展的。第3类是对策性研究。这些研究工作是针对公共政策过程中具体决策需求而开展的研究,需要对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政策方案并包括利弊分析。
智库从事的主要是第2类和第3类的研究。在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目标框架下,“一带一路”高校智库首先是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能。在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要思考,首先,高校智库无法仅做政策咨询,必然要与高校的发展规划相一致,服务高校作为教研实体的需求,因此,还结合了高校的科研和教学,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的职责,这种任务多元性是由高校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那么,“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该如何协调这些多元任务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其次,在高校中,除了“一带一路”相关智库是明确提出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设立的,还有许多其他的智库类研究机构,不少成立的时间早于“一带一路”相关的智库,运行机制也相对成熟。在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后,这些智库机构很多也设立了“一带一路”的研究专题,“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如何区别于其他高校智库,打造自己的特色?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是一个政策性产物,主要目标是配合学校服务好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
高校有许多科研成果,尤其是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是要应用到“一带一路”的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使其在政策指向上转化,并且加强成果的传播和推广,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以便及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反馈。因此,“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同其他高校智库一样,是基础及理论研究和政策的对接机构,协助学术研究成果向“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应用性成果转化,从研究的属性来说,是一个应用型研究机构。与高校其他智库和研究中心相比,它应更为集中地关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之间进行统筹协调,优化资源的配置。也就是说,“一带一路”高校智库不仅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一带一路”的智力支持,也要为学校服务“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持。
在明确了这个基本定位之后,在职能协调方面就可以从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传播3个方面进行建设。
首先,在科研方面,“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要定期发布研究报告和政策报告供决策参考。由于“一带一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一带一路”智库可在协调高校内部各研究单位的横向合作,加强科研工作的协同创新方面下工夫,建立一个高校内部“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统筹协调平台。高校虽然有很多的院系,但是学术研究主要还是各个院系的教师和研究团队独立工作,跨学科跨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还比较欠缺。“一带一路”智库可以起桥梁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上协助学科建设和政策咨询的有效结合,使科研成果向应用方向转化。
其次,在教学方面由于“一带一路”智库不是教学单位,教学不应该成为主要职能,但是可以成为一个教学的牵头协调单位。对于针对校内学生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计划,智库可以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调研,提供政策报告供学校决策层参考,包括开设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的项目,协助进行项目课程上人力资源的调配。对于校外的人才培养,国家和社会相关的培训需求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智库联络学校各个单位,组织落实。
第三,在对外交流和传播的职能上,“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还需要加大力度,一方面是“走出去”,积极参与和配合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工作,增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相互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是“请进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专业人士到中国学习、交流、进行短期研修,了解中国的社会概况和制度。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就在高校中率先举办以“中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农业产业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农业领域内的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科教单位的科研教学人员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农业产业,产生文化认同。2017年8月,北京市教委宣布联合北京市财政局,在北京设立不少于30个“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类似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项目已经逐步在全国展开,高校在此类人才培养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带一路”智库可以成为高校负责“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的一个协调机构,通过开拓国际层面的教育合作,推动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民意基础和人文环境。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团队建设和机构配置
对于智库建设而言,人才队伍是保证高质量产出的关键。一项分析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实证研究显示,智库研究人员发表核心论文数量、出版专著及报告等成果数量的差异,是影响智库影响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在人才选拔、研究队伍建设上,需要善用高校内现有的教研力量,也需要更为灵活的制度以积极引入社会人才,从而与高校学者的团队形成优势互补。同时,高校应该在机制上给予更多的便利,吸纳外国的知识精英来“一带一路”智库工作,特别是雇佣有中国留学经历的外国知识精英。由于他们熟悉母国情况,也对中国更为亲近和了解,不仅能给智库的政策咨询和研究工作提供更多元的视角,而且对于提升智库国际化程度,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除了研究人员团队外,“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还需要组建公共传播、社会交往、会议筹办等方面的团队。由于研究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调研和研究报告的产出,一部分属于公共传播的工作往往没有办法完全兼顾,就需要智库组建专门的团队对各种形式的成果发布提供支持,包括在社交媒体上,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并且通过不定期的举办会议加强与海内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对需求方的具体需求的认知,获取政策反馈。
从机构设置来说,我国高校绝大部分的智库依附于学校的二级单位,这些“一带一路”高校智库也不例外。它们成立的时间多在2015年前后,能够建立实体机构的很少,大多是整合利用校内现有的科研力量组建,挂靠在学校的二级学院或部门下;研究人员主要还是高校的教师,分属各个院系,智库往往没有独立的编制,最多配备一两名行政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联络;经验丰富的教授或校外的领军人才多是挂名,或外聘,不在研究院专职工作。虚体的智库在人员管理、理念、团队合作和积极性的调动方面会相对松散,运营的效果和研究成果的产出自然会受到影响,从长远看,这样的机构设置并不利于智库本身的发展,也很难期待能够在智力服务成果方面有高效的产出。“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还应该在机构设置上大胆改革创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从虚体升级为实体智库。
机构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经费的投入。没有经费,团队的组建,网站、数据库与资料库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国家拨给高校的经费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很难有更多的经费用于智库建设。因此引进和利用社会资源,例如公益性的研究基金,企业与个人的捐助等等来解决智库发展中的经费问题,也是未来“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发展中的一个可行路径。在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由上海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捐款两亿元资助的,就是这种合作范式的尝试。此外,还可以加强刊物的出版及流通,为智库的发展筹集费用;高校智库可以多和政府公务部门、企事业单位沟通,承接一些培训工作,帮助政府承办或策划会议等,扩大经费来源。最后,我国政府及高校系统应积极鼓励、宣扬捐赠及慈善文化,以期未来有更多的资金能应用到科研、文化领域。
尽管这几年来针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依然存在着理论研究深化不够、研究视野开拓不广、实践探索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中国在话语阐述、国际交流、知识和文化传播等领域做出更多的改变。因此,“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研究在方向上可以对“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软环境有所偏重,如国情、外交、法律、文化和教育等范畴。各个“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应该根据高校的自身学科特点以及智库机构本身的条件设置研究议程,应有短期议程和长期议程之分。短期议程主要是应策性的,紧密联系政府和学校的资政需要;长期议程要做面向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切入点应该根据学校的学科基础和资源,集中研究,研究议程铺得太广,议题太多,反而会分散研究实力。
建好“一带一路”智库,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建议对于有条件有基础的高校重点地进行投入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国家可以重点扶持4类高校的“一带一路”智库:首先是一些涉及“一带一路”重点行业的高校,例如交通、电力行业相关的高校,为行业的“一带一路”服务;其次是外语类高校,发挥外语类院校的语种优势,做好“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国情研究;第三是面向周边的战略支点省份的大学,例如新疆、云南等省份的大学,利用天然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做好面向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和研究;第四则是力争在一些实力雄厚,在世界排名较高的综合性大学建立起几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带一路”高校智库,推动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建设,综合性研究型的高校可以做更多交叉学科的研究,包括文科和理工科结合的研究,智库的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细化。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应同时具有学术机构的指标评价标准以及智库的评价标准。对于智库而言,政策报告是智库社会效应产出的重要载体。政策报告或者内参要写好并不容易,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研究功底,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并且往往需要实地调研考察。学者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是仅以学术发表论文作为职称评价的标准,写多篇政策报告还不如一篇学术发表论文,那么智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会受到损害。
在研究人员的职称评价中,应该给予政策研究报告和学术研究同样的份量。因此,高校在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也应该做出一些相应调整,与高校现有的机制有所区分,或者通过教育部引导各个大学改革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在现有体制上加入为政府决策服务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结语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其内在的驱动力是中国的崛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对话和合作。2017年9月29日,剑桥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研究中心,这是英国首个专项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机构。
这说明,高校成立“一带一路”智库已不仅限于中国高校的行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智库在世界其他国家的高校出现,和中国高校的“一带一路”智库相呼应。“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外观察中国海外行为的一个重要视角,中国“一带一路”高校智库也会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学界研究“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关注对象。
“一带一路”高校智库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定位不清,认知不一致的情况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逐步得到改善,机制的发展也会逐渐完善。虽然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发展相当迅速,但是在软实力上,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规范的制定上,中国还处在“欠发达”水平。高校的特点与学科优势,决定了高校智库可以在知识与文化传播方面,在增进了解、扩大共识、促进人文交流和增强国家间互信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从经费来源、团队建设和机制改革入手,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才能发展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高校智库。
(作者陆洋系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作者史志钦系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首发于2019年4月出版的《智库理论与实践》,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刊发时有删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