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雄关漫道》:在舞台上展示一段鲜活的历史
从来没有看到过,浙江话剧团演出这么大型的话剧!从来没有看到过,大幕拉开时,舞台上竟然是满台尸体!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台话剧给予我这么强烈的震撼,从视觉到心灵!
两个多月前,就听说浙江话剧团要演出革命历史题材话剧《雄关漫道》。浙话的朋友告诉我,这部戏一定值得你看。果不其然,将近三个小时下来,我受益匪浅。
王祺安摄影
这是浙江话剧团继描写王阳明故事的话剧《此心光明》之后,第二次与贵州话剧团合作推出的剧目,也是浙话向国庆70周年献礼的剧目。《雄关漫道》用艺术的手法,讲述了从湘江战役到遵义会议那段艰难曲折、血雨腥风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走麦城”的历史,是从几乎全军覆灭的极端困境中走向胜利的历史。虽然这段历史在政治上早有定论,但在舞台上通过艺术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高兴,《雄关漫道》做到了,为我们在舞台上展示了一段鲜活的历史。之所以说它鲜活,首先是因为有鲜活的人物。人物是文艺作品的灵魂。仅仅把历史记录和结论简单地搬到舞台上不稀奇,稀奇的是,有符合历史结论而又生动鲜活感人的人物。《雄关漫道》中的领袖人物群像就是这样的范例。
从湘江战役到遵义会议这段历史,周恩来和毛泽东无疑是最关键的人物。前者是当时的军事决策机关“三人团”成员,后者是带着红军走出困境的人。写好演好这两个人物是关系这部戏成败的最关键环节。现在看来,《雄关漫道》是成功的。
王祺安摄影
我们从剧中看到,周恩来在认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策略失误的过程是极其痛苦的。湘江战役的失败,数万红军将士的牺牲,需要一个责任承担者。在博古、李德固执己见的情况下,周恩来勇于站出来承担了责任,果断地把毛泽东请回来指挥红军,是中国革命的幸运。剧中有一段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戏,生动地展示了周恩来面对失败的痛苦自责,催人泪下。此时,我想到了1975年他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场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也是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独撑危局,与《雄关漫道》反映的历史何其相似乃尔。从来没有在舞台上看到过这么痛不欲生的周恩来,这种融自责与悔恨于一体的痛苦,催人泪下。
同样感人的还有剧中的毛泽东。作为挽救了党和红军的政治伟人,剧中的第一主角,在《雄关漫道》里同样没有被概念化。和周恩来与邓颖超那段戏相对应,剧中还有一段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戏,是展现毛泽东性格的重头戏。他的坚韧不拔,矢志不渝,他的豪爽乐观,温情细腻,他的深谋远虑,大度豁达,都被展露无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王祺安摄影
除此之外,博古、李德的形象也颇为生动。他们虽然是错误路线的代表,红军失败的罪人,但认识错误和放弃指挥权的痛苦,也令人动容,令人同情。这是过去的舞台上很少看到过的人物。这样一群有血有肉的领袖群体形象,这群领袖们的迷惘、困惑、焦灼、痛苦,是《雄关漫道》最大的看点,最大的价值。
为了塑造这些绝境逢生的人物群像,《雄关漫道》的舞台美术设计值得称道,我以为是中国舞台上展现现代战争宏观场景的一个成功范例。从湘江到遵义,一路上是崇山峻岭。为了突出这一地理特点,《雄关漫道》设计了3个大型可变坡道。通过这些坡道的变化,既展示了崇山峻岭的地理特色,又使舞台具有更多的调度点,大气磅礴地再现战争场面,渲染艰苦的战争气氛。尤其是剧中多次出现的依托坡道的群像展示,具有强烈的雕塑美感,震撼人心。有媒体记者说,看了彩排就被震撼到了。
王祺安摄影
写到这里,自然也要说说《雄关漫道》的不足。一是全剧的节奏过于繁杂,缓急不当。从湘江到遵义,就是一个走出困境的过程,突出这个过程,讲述这个过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就足够了。那些关于人民的主题其实可以省略,或者写另外一部戏。什么都想写,什么都要说的结果,就是冗长拖拉。而且剧情的节奏控制不够好,从头到尾都拉得很紧,就像在赶火车,没有时间静下来,高潮也出不来。二是全剧的配乐现成地采用了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江西民歌《十送红军》以及中央乐团合唱《忆秦娥娄山关》,缺乏整体性,显然非常失败。这些乐曲既没有融成一体,又不能对剧情起到烘托作用,风马牛不相及,很让人出戏。假如专门创作音乐,效果显然会好得多,这是非常遗憾的。
写完这篇文章,我才发现,这部《雄关漫道》其实就是总政话剧团去年在北京演出过的话剧《从湘江到遵义》。同样的编剧、导演,只是换了一拨演员。没有看过《从湘江到遵义》,不好评价,更无法比较,只能就《雄关漫道》的演出本身来说说我的看法。搬演现成的成功剧目,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方式,但假如有原创的优秀剧目,无疑就更好。
附注:本文图片除署名者外,均为浙江话剧团提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