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抗逆学生”比例近国际水平:“寒门贵子”是如何学习的
浙江新近发布的一项小学教育质量评估报告显示,该省一项反映教育公平的指标——“抗逆学生”占比为30.4%,基本与国际水平持平。
“抗逆学生”,指的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位于后1/4,却能克服相对不利的成长环境,在学业成绩上进入前1/4的学生,即学业优良的寒门学子。国际上通常用这些学生在同等家庭背景学生中的占比来观察一个区域的教育公平状况。
浙江杭州,两名儿童在写作业。视觉中国 资料7月1日,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浙江省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情况”。这项监测的调查对象是全省11个设区市3.67名2018年9月升入五年级的学生(接受调查时为四年级),另有2400位小学校长和教学副校长,1.12万名教师和3.59万名家长参与在线问卷调查。
据统计,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7.1%属“抗逆学生”,在同等家庭背景的学生中占30.4%,接近2012年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监控项目“国际学生评估”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体31%的平均值。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调查显示,浙江“抗逆学生”在完全本籍子女公办学校中分布最密,比例达到32.6%。留守多数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超过30%)和流动多数学校(流动儿童超过50%)学校相比,后者“抗逆学生”的比例更高,达25.2%。调查者因此建议,弱势群体儿童的抚养就学,与其留守,不如流动。
监测发现,“抗逆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他们比弱势学生(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成绩)有更强的学习愿望与自信,学习主动性、计划性、策略性、专注性较好,自我管理能力强,在睡眠保证方面好于弱势学生。60.2%的“抗逆学生”未参加校外补习,远高于全省40%的相应比例。同时,他们对于不懂的问题更执着于钻研,更倾向独立思考,更少依赖记忆、背默等方法学习。
2018年起,浙江以自主研制的工具与分析模型启动省级教育质量监测新周期,当年开展小学监测,2019~2020年运用监测结果推进小学教育改进;2019开展初中监测,2020~2021年运用结果推进初中教育改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