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垃圾分类大哉问③|从听说到眼见:如何让居民相信末端处理

郝利琼/爱芬环保联合创始人
2019-07-01 20:0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居民投放垃圾和环卫收运垃圾的不同方式,决定了不同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不同方式,甚至包括市民对末端处理的看法。

继续以台北和上海为例。如图所示,上海垃圾回收的方式比较复杂,在从居民家庭到垃圾被环卫车辆运走之间,它至少涉及4个不同责任相关方: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监督的志愿者、负责小区内垃圾驳运的保洁员,以及接收小区垃圾的清运工人。

由于居民投放和垃圾车清运非同时发生,绝大多数居民看不见垃圾车是否有分类收运。加上“前分后混“的问题多年来饱受诟病,居民心里始终悬着这个大疑问:我分好的垃圾,被分类清运了吗?

多年来,在各种场合,我们被问得最多的也是这个问题。政府被质询得最多的也是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中国垃圾分类最大痛点”。不解决该问题,垃圾分类难有进展。

再看台北市民,他们交投垃圾的过程,和涉及的责任相关者相对简单:居民丢垃圾当天,直接把手中的某种垃圾放到垃圾车上的指定容器。这个过程中,他直接看到了3个要点:每一天收的垃圾是不同的;垃圾车子是分类回收的;车上每个容器装的垃圾是不同的。

这种在投放垃圾时的“亲眼所见”是极具力量的。它直接回应了上面提出的那个大问题。

在上海工作的8年间,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在我工作的社区,我看到湿垃圾都是被分类运走的。

在一般的社区,居委工作人员会对居民说:我们看到了,是分开清运的。但如果居民没有“亲眼所见”,而是“听说如此”,疑问还是很难真正消除。

所以,在社区创造一个场景,让更多社区居民“看见”垃圾车到小区来拉垃圾,这是很重要的。我建议,可以组织几次小活动,让居民和清运人员直接交谈。或拍摄视频,在居民区反复播放。

除了清运环节“被看见”,末端处置环节依然需要“被看见”。“末端处置决定前端分类”,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必须严肃看待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回应居民的疑问。

多年来,作为民间组织,我们也在不同场合持续推进城市的垃圾末端建设。

在上海,2018年出台了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所有环节中实现全程分类,为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根本保障。我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末端系统的落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仅以湿垃圾处理厂为例,我自己曾去过一个开放式堆肥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可以直观看到湿垃圾处理的过程。该厂在郊区,附近几百米外有农户,可还是不断被投诉,最后只能迁走。可是,它能迁到哪里呢?又有哪里的居民,听说自己家附近要建垃圾处理设施,会表示同意呢?可是,每个人又在大量产生垃圾,这些垃圾总要在上海地界范围内被处理。这就是一个基本矛盾。

如何让这些矛盾,理性呈现在上海市民的面前,让人可以理性讨论、和平争论,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上海有一条垃圾末端参观路线“垃圾去哪儿”,参观老港垃圾处理基地,这几年相当火爆,很难预约得上。去看过垃圾填埋场、湿垃圾处理场的居民,都有很深的体会:“原来垃圾问题这么严重,垃圾处理这么复杂和困难,我们应该减少产生,做好分类。”

这些末端参访路线的设置,就是垃圾末端处置场所“被看见”的过程,就是让市民了解、理解、参与的过程。只是,上海能被看、被参观的末端还太少,无法满足市民的需要。在爱芬环保,我们只好自己找关系,开创路线,引领居民去参访。

垃圾分类是一个政府和市民强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付出,每个角色都要努力,每个环节都需要联结。上海要创造机会,让市民“看见”政府的努力,让政府“看见”市民的用心。要从“听说如此”到“亲眼见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