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动态 | 如何让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澎湃新闻记者 董怿翎
2019-06-28 17:5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中国传统文化很少谈论死亡,但在应对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的情况下,死亡却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临终关怀的关注持续升温。人们对老龄化及死亡的认知正在发生哪些转变?步入晚年的老人及其家庭有哪些需求?政府和社会机构又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英国巴斯大学死亡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老龄化、临终关怀和社会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上,来自中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20多名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巴斯大学社会与死亡研究中心主任特罗耶(John Troyer)指出,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以及科技的进步,谁是老年人、怎样算“好死”、是否可以帮助一个人选择有尊严地死去等都问题都需要人们重新思考。

安宁疗护的发展趋势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程明明梳理了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988年,第一家安宁疗护病房在天津设立,但此后直至2012年,安宁疗护的发展缓慢。2012年,上海在18家社区卫生中心试点专设“舒缓疗护”病区;2017年,卫计委在北京市海淀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普陀区、河南省洛阳市和四川省德阳市五地启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当年,上海270家社区卫生中心中有76家设有安宁疗护病区,政府也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程明明。

但是,目前提供安宁疗护的医院占比仍然很小。程明明团队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上海178所医疗机构中,提供安宁疗护的机构有9所,占比约为5%,高于其他几个试点。从事安宁疗护的注册护师占总医疗人员比例仅略高于1%。

在对上海市普陀区494位老人进行的调查中,程明明发现,65.99%的老人不知道临终关怀是什么。这一比例在五个试点合计为77.62%。程明明认为,如何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和相关医护人员生命教育,并且在实践中更好地融合中国的死亡文化,是当前中国安宁疗护社会工作发展的重点。

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殷志刚在演讲中也提到,上海进入老龄化已经40年,是中国最早探索社会养老服务的地区,但其对临终关怀的实践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来自英国的威尔森博士(Joanne Wilson)是巴斯大学安宁服务的名誉研究员和英国皇家自由医院的顾问护士,她所在的团队为医院和社区环境中的病人提供临终服务。本次研讨会上,她分享了在英国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复杂性。

巴斯大学安宁服务的名誉研究员威尔森。

威尔森表示,英国目前面临安宁服务需求增长但财政资源不足、缺乏人手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明确国家提供服务的重点尤其重要。2008年,英国第一个国家安宁疗护战略提出三点认识——人们并没有在自己选择的地方死去;需要为更多的将死之人做好准备;以及不是每个人都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此后,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病人的选择成为地方在国家框架下行动的重点。

有研究表明,老人离世的地点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年纪越大,越有可能在医院或医疗机构离世,而不是在安宁疗护机构或家中。人们认为自己可以在安宁疗护机构中去世,但实现这个想法的患者比例只有6%,46%的患者在医院去世。据威尔森介绍,目前,英国安宁疗护机构会优先服务有非常复杂病症的、家庭情况复杂或者没有家人的患者。

威尔森指出,按目前英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医院急诊部门的收治增速,20年后医院每年将收治300万人。但是,急诊部门在医院中的定位是进行诊疗,设计之初并没有为老年病症提供照护的功能。由于这一群体主要在院外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年,当他们病症加重时如何有效组织照护,在急诊部门提供相关的护理,是医院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65岁以上老人存在超过五种疾病的情况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有共病症的临终老人需要所有相关疾病的临床医师一起诊断,决定如何协作照护,才能为患者提供最适合且伤害最小的服务。威尔森强调,安宁疗护,应该是由多方协作,考虑不同场景与需求的一整套计划。

老人照护中被忽略的家庭照顾者

安宁疗护的概念在中国尚未普及,但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更多老人面临的是居家养老和长期照护。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照护中家庭照顾者的付出及长期照护对照顾者的影响易被忽略。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黄晨熹指出,家庭照顾对整体福利、老年照顾的结构来说非常重要——老人八九成的照护工作由家庭成员承担,而测算显示,如果把上海失能失智的老人都纳为服务对象,家庭照顾者对社会的“经济贡献”约为180亿元,占政府财政支出的2.6%。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黄晨熹。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家庭照顾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由于中国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化家庭渐成主体,家庭照顾的能力会越来越弱。同时,照顾的工作会对照顾者带来经济压力,影响社交和家庭关系,问题到达极限后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黄晨熹认为,当照顾者作为资源被用竭时,他们会需要社会提供支持。如何维持这支长期照护中的重要力量,有效降低政府公共开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有研究表明,照顾者的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协助做好照料工作,以及帮助缓解照顾过程中的压力。但照顾者的需求会因为照顾者类型或所处不同的照顾阶段而变化。

据黄晨熹观察,近年来国际上对亲属照顾者的支持政策发生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经济上的直接支持;第二,照顾技能和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的信息支持;第三,情感和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个案辅导、关怀和培训;第四,社交支持,包括娱乐活动和建立缓解压力的自助团体。

黄晨熹建议,中国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针对照顾者进行立法,以保障照顾者的社会、经济、政治权益,同时利用现代的科技制定综合全面的服务方案,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提供照料的资源。

    责任编辑:吴英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