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韩国书法史上的“秋史体”,来自于阮元翁方纲影响的碑学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 肖永军 综合报道
2019-06-29 09:14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金正喜(1786—1856)是韩国历史上知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早年曾来到中国,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翁方纲、阮元等;在翁、阮二人的影响下, 他的书法沿着碑学之路,最终在韩国书法史上开创了“秋史体”的书法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的韩国书画艺术

澎湃新闻获悉,由中国美术馆、韩国艺术殿堂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系列:秋史金正喜与清朝文人的对话”这些天在中国美术馆19、20、21号展厅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87件(套)作品,分为“学艺一致”、“海东通儒”、“游戏三昧”三部分。

展览现场
金正喜(1786—1856)是韩国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在韩国书法史上开创了人称“秋史体”的书法风格,影响了韩国几代书画家,同时他也是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使者。
金正喜 《赐书楼》 19世纪
金正喜书法作品

韩国知名书法家权昌伦先生表示,秋史金正喜先生以清朝学艺界的翁方纲和阮元为老师,一起探讨文章、经书,并将金石考证学引入朝鲜。他悟出书法艺术的最终妙力在“拙、朴、美”当中,也悟到了西汉古隶的奥妙。金正喜先生的作品具有怪奇丑的书法美术观,他摆脱了束缚,追求绝对自由。

金正喜 《“七佛说偈 都得闻之”等禅诗文集》19世纪
金正喜 《“七佛说偈 都得闻之”等禅诗文集》19世纪
金正喜 《“七佛说偈 都得闻之”等禅诗文集》19世纪

1809年(清嘉庆十四年),24岁的金正喜随父前往中国北京,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与清朝书画巨匠接触的机会,其中有考证学派艺术家翁方纲,也有当时的巨儒阮元和曹江。尤其是翁方纲主张“学艺一致”,并将书法升华为真正的造型艺术。通过与他们的交流,金正喜学到了当时处于全盛时期的考证学的真髓。展品中,金正喜的《小灵隐》就可看出他与翁方纲的交往,以及对翁方纲文人生活的向往与效仿。另外,金正喜以阮元弟子自称,并以此意自号“阮堂”。

金正喜 《小灵隐》 19世纪
金正喜 《 游戏三昧》等《阮堂执告帖》 19世纪
金正喜 《茗禅 》19世纪

当时中国学界,朴学盛行,又逢三代、两汉、魏晋的金石文字大量问世,加以帖学衰颓,因而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一出,立即起到开宗立派的功效。在当时的朝鲜,金正喜是第一个获得阮元真谛的学者,再加之,他亲眼目睹了汉代之后的优秀拓本,大长见识。于是金正喜坚定地走上了一条碑学的路子。金正喜打击“家家晋体”,是反对传统帖学转辗翻刻失真,实际上他也很好地融会帖学,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促使碑派书法的“韩国化”,也扩大了清朝碑学的影响范围。金正喜手札以帖为主,兼融碑意;匾额、对联多从隶法,兼取帖意,不拘一格,又别具一格。他既天真又倔强,平和与刚烈的性格共融互补。

金正喜 《不欺心兰 示佑兰图 》19世纪
金正喜 《寻仲尼,以明道》联句 19世纪

在他的努力下,以金石考证学为中心的清朝学术传入朝鲜,在当时的朝鲜王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对现当代的韩国书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金正喜的书法气象宏大、包罗深广、风格多变。在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汉字文化圈对书法与书法家要求的共通性。

金正喜 《实事求是箴》 19世纪
展览现场

金正喜早年在仕途上虽一帆风顺,但是在晚年因卷入朝鲜王朝的党争遭遇了流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恰恰在这流配生活里,金正喜不断创作,以至于他磨穿了10个砚台,写废了上千杆笔。最终,他终于达到了“字即为诗,诗即为画”的至高境界,创出了世人所熟知的秋史体。

此外,他在画布上绘出了一座房子和一棵枯树,用枯笔技法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高尚情操,而这种节制与省略是对人为记述与虚伪的一种反驳,代表了文人画的独特性质。而此画就是代表韩国文人画最高水平的作品——《岁寒图》。

金正喜《坡公真像》 19世纪

金正喜还曾画过《枯木竹石图》,此次展览中,金正喜在其收藏的《东坡真像》的题跋就可看出他对苏东坡的推崇。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3日。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