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孕不育市场有多大?1000亿

2019-06-27 14: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刘倩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2019年6月25日,锦欣生殖医疗集团在港交所挂牌,发行价8.54港元。开盘后股价一路上扬,最高涨幅超18%,截至当日下午三时,总市值达到223.80亿港元。作为国内最大的拥有试管婴儿牌照的民营辅助生殖服务机构之一,锦欣生殖的上市,揭开了辅助生殖行业神秘面纱的一角。

在知乎,有37000人关注“不孕不育”,这个话题下有16000个提问,第一个就是“不孕不育是种什么滋味?”在全部1585个回答中,“吵架”“离婚”“试管婴儿”出现的频率极高,如果要概括,不孕不育大概是一种非常不美好的滋味。

2009年,中国人口协会发布《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不孕不育率在短短的20年间,由2.5%-3%迅速攀升到12.5%-15%,与发达国家发病率基本持平。中国不孕不育患者人数超过5000万,这意味着每8对夫妇中就有1对面临不孕不育的问题,其中女性问题占1/4,男性问题占1/3,夫妻双方共同问题占1/10。

近些年,伴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生活压力增大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生育年龄推迟、人工流产增加等问题,我国不孕不育患者的人数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理论上,育龄夫妇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一年以上,仍未怀孕者,一般被视为不孕不育患者,需接受治疗。在众多辅助生殖手段中,试管婴儿是不孕不育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

中国试管婴儿技术30年的发展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出生。这意味着,在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十年后,中国也拥有了自己的试管婴儿技术。

同年6月7日,中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罗优群在湖南湘雅医学院出生。

1996年,中国首例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的第二代试管婴儿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仅比世界首例晚了四年。

2006年,中国首例、世界第二例“三冻”(冻精、冻卵、冻胚)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出生,与世界第一例的差距进一步缩短到两年。

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同时筛查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的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出生,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15年,中国首例“无癌宝宝”在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出生。这是国内首例在胚胎阶段就接受基因筛检,排除家族中传递的癌症致病基因突变的婴儿。

中国试管婴儿技术经过30年发展,一步一步追赶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过去,试管婴儿的研究可谓是寸步难行,没有经费、没有设备、没有技术。胚胎的生长发育要求极其严格的无菌环境,但凡接触到有生物毒性的东西就会停止发育,现在一切操作都在无菌甚至是模拟子宫环境的实验室中完成,一根试管要用高纯度的蒸馏水洗7遍,而当时拿块经过福尔马林熏蒸过的白布一围就是“无菌房”,连洗试管的高纯度蒸馏水都没有。

性和生育在中国一直是相当隐私的话题,尤其是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让陌生人提供精子、卵子做研究甚至培育成胚胎植入一个陌生女性的子宫内,简直不可想象,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有违伦理道德的行为。何况当时取卵的唯一办法就是剖腹,对女性的伤害极大。

现在,取卵手术只需5-10分钟,用一根细长的取卵针就可以完成,疼痛程度类似于抽血或者打针,取卵过程还可以进行麻醉,把女性的痛苦降到了最低。

“试管婴儿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试管婴儿是不是从试管里长出来的?”“试管婴儿会不会有缺陷?”随着试管婴儿知识的普及,现在看着可笑曾经却让准父母们真切担心过的都已经不是问题。

2016年4月20日,中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罗优群的妻子成功产女,轰动业内,这是中国已经公开身份的试管婴儿中自然怀孕生育的第一人。2019年4月15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剖腹产子。这两例在中国辅助生殖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试管婴儿不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

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患者把试管婴儿作为圆自己生子梦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的数据,1990年全球只有大约9.5万名试管婴儿,2000年增加到近100万,2012年突破500万,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800万。据卫生部门统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出生近3万名通过人类辅助生育技术诞生的婴儿,而这一数字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光是中信湘雅一家就翻了4倍,出生的试管婴儿已经超过12万人。目前全球每年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诞生的婴儿超过50万。

2018年11月15日,世界首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现身重庆,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生活。

辅助生殖行业的千亿市场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有人工授精技术(AI)和试管婴儿技术(IVF)两大类,技术的评判标准为综合妊娠率。试管婴儿技术的整体妊娠率为40%-60%,远高于人工授精技术的15%,因此试管婴儿技术为辅助生殖的主导技术,也是生殖中心的主要盈利项目。

“造人”是一个精细的工作,是一条环环相扣、标准化操作的流水线。患者要先进行抽血、B超等常规检查,符合试管婴儿条件的则正式签约“进周”,接下来经过促排、取卵、取精等一系列流程,取出的精子、卵子在实验室进行清洗、筛选、受精、培养,三五天后便会有一到两枚新鲜、健康的受精卵,把受精卵移回母亲的体内才算完成一个周期。

辅助生殖行业由上游的生物医药,到中游的经销代理商,再到下游的医疗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在辅助生殖产业链中,医疗属性越强、技术壁垒越高的领域分配到的价值越大。

降调节、促排卵、诱发排卵和移植后的黄体支持,是辅助生殖用药的四大步骤。其中促排卵药物和黄体酮药物是主要辅生用药,销售占比分别为60%和17%,2016年的市场规模分别是45亿元和12亿元。2016年整个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规模在70-80亿元左右。

一个人工授精周期单价约为3000-5000元,而一个试管婴儿周期单价则达到30000-60000元。按试管婴儿最低标准三万元计算,即检查费5000元+手术费1万元+打针费1万元+其他杂费5000元,除打针收入几乎全部由药企获取外,其他检查收入和手术收入全部由医疗服务机构获得。

2004年11月17日,贝杰哈克(BERGERAC)医院的试管婴儿。

按照我国12.5%-15%的不孕不育率计算,不孕症患者人数约为5000万,假设其中每年有5%的患者选择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接受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的人数比例为1:4,且每位患者每年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则全国每年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的人数为250万,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的周期数分别为125万例和375万例,总周期数达到500万例。按照单个周期最低治疗花费计算,人工授精为0.5万元、试管婴儿为3万元,则中国辅助生殖市场空间约为1180亿元。

二胎政策放开后,国内符合二胎标准的夫妻约9000万对,其中有6000万女性在35岁以上,这部分大龄女性想怀孕,很多需要借助辅助生殖手段,还可以带来20%的市场扩容,辅助生殖行业的潜在市场超过1200亿元。

牌照+专家=摇钱树

在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受到计划生育国策、技术成熟度、法律及伦理道德制约较多,多年来一直被严格监管。2001年,卫生部出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要求对辅生机构的设立采取审批制,任何进入辅助生殖领域的医疗机构要首先取得牌照。

辅助生殖资质中最核心的是试管婴儿资质,牌照申请难度大、门槛高、数量被控制得极严。原则上必须是国家批准的三级医院;实验室负责人和临床负责人为高级职称;机构设立后,试管婴儿周期数须高于150例,临床妊娠率第一年不得低于15%,第二年以后不得低于20%,且每两年校验一次,不通过即被暂停资质;生殖中心须配12名以上工作人员,场地面积在500平米以上;试运行一年、人工授精正式运行后才能申请试管婴儿资质。

直到2007年,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中,才将“医疗机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许可”全面下放到省级卫计委审批。在此之前,全国生殖中心只有95家,随着审批权下放,及第二、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成熟,至2012年全国生殖中心增加到356家,平均每年增长50家。2013年开始,审批速度逐渐放缓,随后几年平均每年增加20家,到2016年底生殖中心共有451家。

2015年,卫生部发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配置规划指导原则(2015版)》,提出“每300万人口设置一个机构”的原则,作为各省制定生殖中心规划的主要参考依据。以此推算,我国生殖中心总量控制在550家左右,按照每年20家的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到2020年生殖中心数量即可达到540家,逼近上限。

牌照的含金量不言而喻。据估算,在一线城市,光是牌照的价格就可以达到5-10亿元。

在截至2016年底的451家辅助生殖机构中,获得试管婴儿牌照的仅有327家,仍有28%的生殖中心达不到试管婴儿的技术要求;在全国776家三甲医院中,仅有42.1%获得试管婴儿牌照;而在全部15800家私立医院中,这个比例不到0.3%;公立生殖中心占比91%,占据了绝对主导位置,私立生殖中心仅有45家。

若以试管婴儿年周期数计算,行业梯队层次分明。第一梯队以年周期数15000为分界,仅有4家医院跻身其中,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以35000例遥遥领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均超过20000例紧随其后,私立医院爱维艾夫集团踩着15000例的界限搭上了第一梯队的末班车。它也是全国排名前十的行业龙头中,唯二的私立医院。

它们的背后都有知名专家的影子。中信湘雅、北医三院都是全国最早一批开展辅助生殖的医院,在业内享有盛誉,中信湘雅的卢光琇教授建立了中国大陆首个人类冷冻精子库,“培育”了中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北医三院的张丽珠教授“培育”了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被称为“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她们就是医院的金字招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拥有知名专家、周期数多、成功率高的龙头医院。

私立生殖机构牌照的获取更与创始人的背景有关。

2001年,在张丽珠的支持下,爱维艾夫集团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生殖中心,十几年的时间成为中国私立辅生医院第一品牌。除张丽珠外,爱维艾夫集团还有全球辅助生殖医学界最著名的实验室专家王维华。

现居第三梯队的北京家恩德医院也是行业的老牌机构,在2005年就已获得辅助生殖牌照,试管婴儿年周期数在3000左右。它的创始人是中国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的领军人物刘家恩博士,刘家恩师从世界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00年回国创业。

年周期数是判断一个辅助生殖机构排名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2016年共完成试管婴儿120万周期,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面对潜在的500万周期每年的缺口,行业供不应求状况明显。而毛利率是行业供求关系的综合体现,辅助生殖行业严重供不应求,整体毛利率达到70%,此外,辅助生殖行业吸引客户多依靠技术+口碑,销售费用低,行业净利润率在30%以上,二者皆在整个医疗服务行业中最高。

虽然成立辅助生殖机构前期资本投入大,资本回报周期长,一般需要两年以上才能达到盈亏平衡。但是,一旦病人来源稳定,运营成熟后,利润颇高。据专家测算,排除场地费用,一个月20个病人就能覆盖全部人员费用、耗材及设备折旧等各项成本。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上市公司也瞄准了辅助生殖市场,进军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以通策医疗、永泰能源、锦欣生殖为代表。

私立医院背后的资本入局

2011年,通策医疗入局辅助生殖领域,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签订合作协议,借助云南省唯一一家三甲级别的妇幼保健院,深入开展辅助医疗服务。2013年12月,昆明市妇幼保健医院生殖中心成功取得牌照,并在2015年3月获得了试运营资格。

通策医疗由此成为上市公司层面唯一一家获得辅助生殖牌照的企业。2012年5月,通策医疗与英国波恩集团合作,借助其IVF(辅助生殖)技术,为医院提供技术支持。波恩集团背后同样有业内专家的影子,其创始人罗伯特·爱德华曾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

但就通策医疗公布的年报来看,昆明市妇幼保健生殖医学医院在目前阶段依旧处于亏损状态。通策医疗发布的年报显示,医院在2015、2016、2017年分别亏损255万元、356万元和165万元。2018年仍处于亏损状态。

通策医疗连年亏损,永泰能源更是直接出局。

2016年4月,永泰能源联手成都锦欣医疗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0亿元,合作布局辅助生殖业务。永泰能源持有锦欣集团旗下的成都西囡妇科医院39.19%股权和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28.99%股权。

这两家辅助生殖机构的业绩不错。2016年,成都西囡妇科医院以试管婴儿年11000周期数排名全国第六,实现营业收入4.91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42.98%,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68.04%。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的周期数也达到了5000例以上,年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19.78%,净利润7873.4万元,同比增长131.31%。

但永泰能源投资的步子迈得太大,融资不利,2018年深陷财务危机,不得不将手中的辅助生殖领域这块“香饽饽”抛向市场,出清旗下全部5家医院,医疗版块卖出了十几个亿。

几家欢喜几家愁,永泰能源进军辅助医疗行业铩羽而归,而锦欣生殖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25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锦欣生殖旗下的成都西囡妇科医院每个试管婴儿周期的平均花费为4.83万元,并不包括前期的辅助治疗费用和后期的重复治疗费用,公司的毛利率维持在46%左右,是医疗美容、口腔医疗、眼科医疗等其他医疗服务中最高的。

锦欣生殖在2016年至2018年分别实现收入3.46亿元、6.63亿元、9.22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50%。三个年度的毛利润分别为1.33亿元、3.02亿元和4.13亿元。2018年,锦欣生殖旗下的成都西囡妇科医院、成都高新西囡医院、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及成都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累计完成20958个试管婴儿周期,在全国排名第三,辅助生殖服务收入高达8.01亿元,占锦欣生殖营业总收入的86.9%。

在招股说明书中,锦欣生殖还预测了辅助生殖医疗行业的前景,据其引用的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至2023年,中国的不孕不育率将达到18.1%,不孕不育夫妻增加至约5620万对。

尽管有人质疑这一数据似有夸大嫌疑,但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的千亿市场空间得到了普遍认可,这个看似冷门,实则热钱涌动的医疗细分领域“钱景”广阔。

参考资料:

《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查报告》,2009.8.25,中国人口协会。

《2018-2023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

《辅助生殖行业:稀缺辅助生殖牌照下的大蓝海市场》,2017.8.1,企业成长智库。

《辅助生殖:需求料将持续旺盛》,东方证券医疗服务子行业研究之二,庄琰、李淑花。

《辅助生殖市场规模超千亿 辅助生殖产业链分析》,中商情报网。

《微医贝联辅助生殖研究院发布辅助生殖行业报告:千亿级市场,新的变量何在?》,2019.2.3,动脉网。

《2017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竞争格局与龙头企业分析》,2018.1.22,前瞻产业研究院,朱茜。

《千亿元级辅助生殖市场报告,海外试管婴儿成最热门》,2017.6.16,动脉网。

《“辅助生殖”市场:进也不容易,赚也不容易》,2019.3.8,每日经济新闻。

《“不孕不育”第一股IPO:横跨中美年赚10亿,华平红杉高瓴成功押注》,2019.6.25,投中网,冯颖星。

《鼎晖领投近亿元 他杀入跨境辅助生殖行业建立标准价格体系 累计服务数万人》,铅笔道。

《通策医疗“华丽转身”后的这十年》,2018.9.12,亿欧网。

《被疑夸大市场前景锦欣生殖背靠成都锦江妇幼“好乘凉”?》,2019.3.19,东方财富网。

《锦欣医疗赴港IPO背后:每例试管婴儿花费近5万元》,2019.2.21,新京报,张妍頔。

《跨界医疗不好做!这家上市公司深陷债务危机,紧急变卖5家医院》,2018.7.16,新康界。

《锦欣生殖医疗集团拟港股上市,2017年试管婴儿治疗周期超18000》,2019.2.19,动脉网,高道龙。

*图片购自视觉中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