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农业农村部:我国基本实现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3万亿斤台阶,粮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等大宗农产品供给量显著增加,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保持稳定。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在6月26日的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广德福表示,目前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3万亿斤台阶,粮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等大宗农产品供给量显著增加,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保持稳定。可以说,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总体上是充足的,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供给有充分保障。
广德福说,粮食生产方面,全国夏粮已丰收到手,实现了全年粮食生产的良好开局。从春播和夏播情况看,秋粮生产形势也较好。总体看,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有条件、有希望。肉类生产方面,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猪肉供应相对偏紧。针对此,农业农村部一方面积极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另一方面,推动肉类结构调整,引导增加禽肉等替代品生产。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禽肉、牛羊肉、水产品等替代品生产供应较为充足。此外,主要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生产也保持稳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国情。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广德福表示,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等多种举措,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3方面发力。
——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于我国耕地有几组数字:18亿亩,是耕地红线。15.46亿亩,是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要对其实施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10.58亿亩,是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实现上图入库、到村到户。8亿亩,是要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数量,目前已建成6.4亿亩,耕地质量得以提升一至两个等级。同时还积极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促进耕地休养生息。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包括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开展重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强农机装备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8.3%,农作物品种实现了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68%,这些软硬件方面的升级,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
——注重拓宽食物来源渠道。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拓宽视野,创新方法,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我国有广袤的山区、林地、草原、海洋等,物种资源丰富,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挖掘各种资源的生产潜力,推动食物来源的多渠道、多品种、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居民健康消费的需求。
农产品市场基本平稳
“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支撑。”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稻谷、小麦供需平衡有余,价格继续保持稳定;玉米拍卖成交活跃,价格止跌企稳;大豆、棉花、食用油、食糖供需宽裕,价格稳中偏弱;水果、猪肉等部分“菜篮子”产品价格阶段性涨幅较大。
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唐珂依次分析了蔬菜、水果和猪肉前期价格上涨原因和今后的走势。蔬菜方面,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国农产品批发200指数均值为114.5,其中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6.5,高于前两年同期水平,但仍低于2016年同期。目前,蔬菜价格已经出现季节性下跌。
前期水果价格持续走高,主要是由于苹果、梨这两个大的品种主产区去年春季遭受倒春寒天气,减产幅度较大,加之今年春季南方荔枝等部分热带水果减产,短期内市场供给偏紧。5月份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批发价每公斤7.55元,环比涨19.5%,同比涨34.6%。6月份以来,随着西瓜、甜瓜等夏季时令水果大量上市,水果价格开始出现回落势头,后期有望逐步进入季节性下行走势。
猪肉持续高位运行,主要是受非洲猪瘟疫情与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上半年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降幅较大,市场供给阶段性趋紧。5月份全国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20.63元,环比涨1.6%,同比涨29.3%,牛羊肉、鸡肉、鸡蛋价格总体走强,但同比涨幅都明显低于猪肉。由于生猪产能恢复需要周期,后期猪肉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
唐珂表示,目前夏粮产量、质量双丰收,秋粮面积稳、长势好,稻谷、小麦、玉米库存较为充足,南美大豆丰产、国产大豆面积增加、大豆供给有保障,蔬菜、水果等多数鲜活品种生产形势正常,后期我国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有坚实的基础。
秋粮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夏粮增产已成定局,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粮食生产是一环紧扣一环,夏收后还有早稻和秋粮。目前早稻处于灌浆期,长势总体正常,还有半个月就开镰收割。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产量占全年的四分之三左右。从目前情况看,夺取今年秋粮丰收是有基础的,但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潘文博表示,之所以说秋粮丰收有基础、有希望,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秋粮面积稳定。秋粮主要有春播和夏播,5月底春播结束,目前夏播已过七成。预计今年秋粮播种面积达12.8亿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这奠定了秋粮丰收的基础。另一方面,田间长势好。今年春播以来,主产区大部气象条件总体有利,虽然东北地区播种前期局部受旱,但5月中下旬连下了几场透雨,有效缓解了旱情,春播作物基本都播在了丰产期。进入6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是充沛的,光温条件也较为适宜,玉米、大豆等作物苗齐、苗全,苗情长势好于上年。
秋粮丰收要应对病虫危害。草地贪夜蛾是今年首次入侵我国的迁飞性害虫,目前已在19个省份的1000多个县发现,发生面积约500万亩。由于前期防控及时有力,扩散速度有所放缓。专家分析,黄淮海地区玉米将进入生长旺季,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有药剂可用,有技术可支撑,有力量可调配,有经验可借鉴,只要监测到位、防控及时,草地贪夜蛾是可防可控的。”潘文博说,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启动了应急防治用药机制,公布了25种防治用药名录,会同财政部紧急下拨了5亿元防控资金,指导支持各地开展防控工作。
按照中央的要求,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从今年启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当前,大豆振兴计划开局良好。农情调度情况显示,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面积都有所增加,特别是东北地区春播大豆面积增加较多,预计今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超过1.3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亩。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连续4年恢复性增加,提升了国产大豆供给水平,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增添了底气。”潘文博说。
(原题为《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吃饭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中国饭碗供给有充分保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