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念徐中玉丨南帆:徐先生信奉文艺必须有益于世道人心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9-06-25 13:2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6月25日凌晨3点35分,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去世,享年105岁。

徐中玉,191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语文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名誉主任。

徐中玉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晓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徐先生长期担任华师大中文系系主任。“我是‘77级’,1978年春走进华师大,大概就是那时候徐先生的‘右派’问题被平反了。”
“他有一件事对华师大中文系非常好。”王晓明说,“那时中文系还是有‘文革’时期遗留的‘形左实右’的风气,他们不是‘左’,是看上去‘左’,但实际是‘右’。徐先生不为所动,在‘文革’结束后第一批、第二批硕士生和本科生中选拔了一批有志于做学术、还有学术潜力的人,留在中文系任教。这批人我印象里有一二十个。也正是这批人,在徐先生、钱先生、施先生等一批老一辈学者的支持下,奠定了华师大中文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进步的趋势。”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南帆曾撰文《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回忆他与徐先生的故事。

大约四十多年前,他投考到徐先生的门下。那时徐先生担任中文系主任,兼任上海作家协会主席,还是《文艺理论研究》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两份学术刊物的主编,“徐先生名声很大,我们这些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小人物,遇到他的时候心里未免惴惴的。”

南帆从图书馆找到了徐先生的多本著作,逐渐熟悉了他的文字风格:耿直硬朗,直陈要义,不遮掩,不迂回,摒除各种理论术语的多余装饰。“我时常觉得,这种文字象征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硬骨头。文艺必须有益于世道人心,这是徐先生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信奉的观点。”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这群学生会在徐先生家的书房上课。几个研究生坐在一张旧沙发上,手捧一杯热茶,自由自在地讨论乃至激辩。徐先生从不干涉学生们的想法。他通常是坐在那把硬木椅上,仔细倾听,最后略为点拨,或者做一个引导性的总结,留下让他们自己领悟的空间,“上课结束后,有时还能在徐先生的家里蹭到一顿丰盛的午饭。”

让南帆印象深刻的是:“第三个学期刚刚开始,徐先生突然通知我,我的一份假期作业将在他主编的学术刊物发表。这时我才意识到,他的确花费功夫读过我们交上的那些浅陋的习作。最后一个学期,我到外地游学,返回之后得知,我的一篇论文获得了一个学术奖项。告诉我这个消息的同学说,他是从徐先生那儿听到的。我至今记得那个瞬间心中的暖流: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学生一直在他的视野之内。”

    责任编辑:陈诗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