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麦客:把家安在车轮上的职业收割者
新麦客
工人日报 吴凡 摄影报道
6月,盛夏的风一吹,北方的麦子就依次熟了。
这次出门,邢体建备上了200个一次性口罩和三四套换洗衣服。和老邢一起出发的有十多个人,六台车。男士们的穿着比较随意,面色黝黑,眼角布满了深邃的皱纹。女士们则要“严谨”得多,除了正常衣物,她们还带了长沿帽子、遮掩头部的纱巾和一些护肤品。
老邢家在河南新乡,是一名资深的跨区收割者,干这一行已经24年了,每年在全国各地跑。这支收割小队一般都是十多个人的规模,每年的收割路线要根据麦子的长势来定。大家出发、干活、结账、加油、吃饭都在一起,“都是信得过的兄弟和朋友。”
这个六月,他们的计划是先由南向北割河南的麦子,再一路往西走,到下旬抵达甘肃,再往后则是青海。总之,每到夏天,麦子熟到哪里他们就赶到哪里,一路艰辛坎坷。
6月3日,收割队伍连夜从豫西转移至豫东,到达时已是次日凌晨。
“这里的小麦收割价格是每亩60元,比那边划算。”随着收割机的普及,老邢他们时常感到雇主压价厉害,挣点钱不容易。
6月14日,队伍到山西晋城遇到了麻烦。天黑后一户村民怕老邢他们不割了,就站车前不让走。老邢说是天黑麦子起潮不好割,答应第二天中午再来,村民始终不同意,就是不放行。情急之下,老邢打了110求助才脱身。 常年在外奔波,对此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我们没住过宾馆,就住车里或帐篷里,习惯了。”
“车上的水,可以在加油站加,一箱两三块钱,水够两个人洗澡洗衣服,女的不方便就拿毛巾擦一擦。”
“吃饭看情况,只要有时间,我们就自己做,我们带了小液化气罐,在外面吃又贵又吃不惯。”
“车出了问题都是我们自己修,除了发动机,我们什么都会,我们都是自学成才。”
“反正我们大家干什么都在一起,互相帮忙嘛。”
问到生活的点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抢着回答。 每天最高兴的,是加油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正好聚在一起,方便分账。当天收入当天分,由一名推选出来的账房先生来记账,总数一除,各家平均。干得多,大家都高兴;干得少,大家就一起承担。 由于大家都是个体户,到了当地遇到个别不讲理的东家,难免有被欺负的时候。有些地方不愿按面积算钱,一定要按产量计算;有些东家喜欢在测量上做文章,总觉得老邢他们手里的测量仪器没自己的感觉准确;还有的很蛮横,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站在车前不让走……所以大家更喜欢结伴出行。
“绝大部分村民都是很好的,看我们割得细致,有的还送我们水果吃,非常客气的。”老邢说。
6月20日,队伍在连霍高速上跑了一整天后,终于从河南新乡到了甘肃天水,刚准备大干一场,第二天早上突然就下起了雨。由于麦子被淋湿没法收割,大伙儿只好把车停在路边上,等天晴后雇主再来跟他们联系。
甘肃天水原来是著名的麦客之乡,当年很多当地人在麦收季节会带着镰刀出远门,靠卖苦力挣钱养家。如今,这里已经很难再找到过去的那种麦客了。
“我认识的人中已经找不到还干这个(麦客)的了。”40岁的天水市甘泉镇高庄村村民白艳江说,如今村民们只在机器能开进去的地方种麦子,高山陡坡上都种了苹果、花椒和樱桃等经济作物。
“现在收一亩麦子只要几分钟,过去靠人收,一个熟练的老麦客要从天亮割到天黑,割回去还要用石磨去皮,又累又麻烦。”谈起麦收变化,今年58岁的吴礼学笑着说。老吴和老邢是老搭档,割麦子的经历比老邢还要丰富。
尽管效率更高,收麦质量更好,但他们收费在过去十几年里却基本没有涨过,一直维持在几十元每亩的水平。“现在是人工割麦子的少了,机器多了,人工费上涨了,但机器费用下降了。”老邢分析。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收割机开进了山区,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农机上高速都有绿色通道,使得像他们用的这类收割机越来越普及。
这些年,老邢带队出去作业,凭着勤劳也攒下来一些积蓄,不仅自己的收割机换了好几代,还给刚结婚的儿子在村里建了个三层楼房。他的儿子则在村里开了个店,卖农机配件。 “今年肯定是丰收了。”望着一片片金色的麦田,老邢感叹道。
《工人日报》2019年6月23日四版
作者 吴 凡
编辑 刘金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