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又见“看海”!我们离海绵城市还有多远?

2019-06-21 18:08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随着6月4日我国进入主汛期,与水有关的新闻多了起来。像今天暴雨袭击下的武汉,市区多地积水严重,中考不得不延迟一小时开考。 

逢雨季便严重内涝,武汉并不是特例。每年汛期,各大城市“看海”的照片,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道路、高铁站、地铁站等基础设施无一幸免,城市运转及日常生产生活被严重打断,市民苦其久矣。 

城市频繁内涝,有暴雨的客观因素。近些年来,五十年一遇乃至百年一遇的强降雨报道,频繁见诸报端,这种极端天气对城市排水系统是巨大的考验。但同样是降雨量大的地区,青岛被奉为典范,武汉却年年“看海”,城市间的对比显示出防汛抗涝能力的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背后,说到底还是投入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旧标准,特别重要地区才按照抵御十年一遇降雨的标准设计排水设施。此前有调查显示,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一年。

另一方面,城市化高速扩张,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原有的湖泊、洼地、农田、森林等具有蓄水能力的空间不断压缩,并被硬化的水泥地面取代,自然排水能力严重下降。像有“百湖之市”称呼的武汉,频繁内涝就跟近些年的填湖造陆息息相关。 

长远来看,内涝问题是城市扩张失衡的结果。这种失衡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地上和地下的失衡。相对于肉眼可见的地上基础设施,地下管网并不是“看得见”的政绩,城市按照偏低的标准来建设并不奇怪。其二,速度和质量的失衡。城市化步伐太快,采用摊大饼的模式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导致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总是落后半拍。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城市都在向下要空间。从地铁到地下商业空间,结构纵横交错。过去按照低投入、低标准建设的地下管网,一旦建成,升级的成本相当巨大。所以要告别“看海”,必须有前瞻性的市政规划,按可能遇到的最高降雨标准来设计。 

排水系统作为抗汛防涝的基础设施,本身就是个系统工程,投入少、标准低、不重视,容易留下历史欠账。眼下各大城市都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但把城市打造成吸水的海绵,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还需要目光更加长远的城市化发展视角。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