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际航协:2022年中国旅客吞吐量将达9.8亿,超过美国
6月19日,国际航协北亚地区机场、旅客、货运及安保服务总监侯侃在2019民航趋势论坛上透露上述信息。
侯侃说,按照现有的平均生产模式,到2037年全球的旅客量会翻倍。其中,根据市场管制松紧的程度,可能会有一些调整,若整个市场放松管制,发展可能会更好,反之,可能旅客量的增加会少一些。
谈及中国航空市场,侯侃说,中国航空市场现在在所有国家当中排第二位,IATA预测,到2022年至202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这意味着什么?侯侃的团队所做的预测是,2022年中国旅客的吞吐量会达到9.8亿,而那时美国航空市场的规模应该是9.5亿或9.6亿。
不只是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IATA预测,印度的航空市场将从现在的第7位升至第3位,印度尼西亚将从第十位升至第五位。在侯侃看来,这意味着全球航空市场在向亚太地区倾斜。
侯侃说,未来20年全球航空市场一半的增量都来自于亚太市场,占到55%。其中,仅大中华区一个地区的增量就超过了亚太区其他地区的总和,占到28%。“所以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给中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旅客巨大增量之下,全球机场的保障能力又如何?对此,侯侃介绍,目前全球最大的100个机场中,只有4个机场在未来5年能够满足现有的旅客增长量。其余96个机场或已经达到饱和,或在未来的3-5年将达到饱和。“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我们未来航空旅客发展的需求,其实是不匹配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机场的状况是不能满足航空整个市场发展需求的。”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增量最大的中国市场将会产生什么矛盾呢?
侯侃认为,行业内部有2点主要矛盾,一是快速增长的旅客量和现有的基础设施所能提供保障之间的矛盾。二是由于旅客量不断增加,旅客细分市场越来越多,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现在能够给旅客提供的服务种类、服务内容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细分市场旅客服务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行业外部则面临着许多原本非航空业的行业,如互联网科技公司等,进入航空业的挑战。在侯侃看来,这也意味着,传统航空业的界限被打破了,行业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
比如航空货运领域,侯侃回忆称,此前他就在一次中国电子货运的工作会议上告诉与会嘉宾——“我们现在做电子货运是为了生存,因为我们周边的行业已经把我们打得七零八落了,所以你们的竞争对手现在已经变了,作为南航货运、国航货运等,你们的竞争对手不是中货航,而是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甚至是淘宝、菜鸟等新兴快递公司”。
在侯侃看来,未来机场应具备三大发展方向:
一是旅客端的全流程无纸化,包括登机牌电子化、服务流程电子化等;以及行李的门到门运输服务。
二是机场端的智能化处理,包括人工智能行李分拣。
三是差异化安检,基于对旅客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让无风险的旅客更快速过安检。
此外,面对现状,侯侃也有一些疑惑:
一是行李和货物运输的实际操作当中有多大的区别?尤其是在今天物流快递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能否统一?
二是机场旅客服务流程当中,是否所有的环节都需要?有没有更简化,或者用一些新的技术去替代,而非人工干预。
三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加上5G的大环境下,航空的界限到底还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在哪里?
“希望在未来几年当中,国际航协(我的团队)和行业内以及行业外的同仁们,一起去找到这些答案,一起去验证这些答案是否准确,一起为整个全球的航空业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侯侃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